我的教学之路
——学习·实践·创新 磐安县小学数学教坛新秀 吴美琴
一、在教学路上蹒跚起步
10年前的一个夏天,从没有过任何心理准备的我来到了镇所属的一所完小里。开学的第一天,完小校长就给我出了一个“难题”,让我负责全校学生的收费,我虽感到束手无策,却也只好硬着头皮,“经费问题”弄不好可要赔的,压力重啊。忙碌了一天,还好,一分不差,正因为我对数字的准确无误吧,我就与数学学科结上了缘,从这一天开始,我就站在了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们面前初为人师,当时我才18岁,只比班上的学生大四、五岁,尽管我努力想摆出“师道尊严”的样子,但自己却老被家长误认为初二的学生(初中、小学合并),所以心里老盼望着自己“快快长大”,做个别人眼中像模像样的教师,于是我就先做好了“虚心求教”四个字。由于是一所完小,年轻老师不多,多得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因此,我倒成了他们的“孩子”,倍受关注,倍受宠爱,正因为领导的鞭策和教师们的帮助,使我开始从事数学教学工作,开始在这数学教学的山道上蹒跚起步了,这是非常幸运的事儿。就这样,在这“山高皇帝远”的完小,我一呆就是两年。
“关”总是要过的。一天,镇中心小学的领导捎来口信,让我到镇小上一堂数学公开课,说区教办的辅导员要听听我的课。天哪!我坐立不安,我彻夜难眠。说实话,习惯了在完小“一个人上课的场景”,有人要坐在后面听课,确实让我感到很紧张。那是一个让我值得难忘的夜晚,我翻遍了所有的教学资料,一个人在教室里一次又一次地“彩排”,然后一遍又一遍地修改教案。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执着与认真终于得到了教办辅导员与镇领导的认可,这一年,我就来到了尚湖镇中心小学,这是一所“省级农村示范小学”。
二、在教学路上勤于探索
“成功之花,人们只惊羡它现实的明艳。然而,谁又知道,当初它的芽,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冰心的这首小诗可以说是我教育教学工作最精辟的注解。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地感觉到了教学上的压力,心想,在完小里比比,自己也算不错,若在这里不勤奋工作,不干出点成绩,就会让人瞧不起。别人都说,“一年立足脚跟,二年稳步扎根,三年羽翼渐丰”,要出点名气,是何等之难啊。因此,我潜意识里给自己下了目标,三年之内
一点要干出点成绩。
勤于学习,博采众长
读书要像蜜蜂那样广采百花,一要勤快,二要博采,三要提炼。为了提高自己教育和教学的水平,我做到了多读书,多动笔,自主阅读了大量的教育教学理论、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教学研究、思想工作经验等等,当然,“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书上学的教学理论、教材教法,要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自如,可非一件易事。因而我在老教师们的指导下,坚持多学多问,边学边教,有机会,抓住时机认真听老教师的课堂教学,就这样,吸取了不少老教师的教学经验,再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修改教案,或写教学体会,同时更珍惜每一次外出培训的机会,学习他们的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通过这些方法,我很快提高了我的教育教学水平,不仅获得了县小学数学教材教法竞赛一等奖,县数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还获得了“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县数学教坛新秀”,“县数学骨干教师”等诸多荣誉称号。
教书育人,寓教于学
我来镇校后,学校第一次打破了语文老师当班主任的常规,数学老师也当班主任,我是该校的第一个。班主任官不大,作用可不小。在接到五(3)班时,心里着实有些害怕,“纪律差,行为差,捣蛋鬼多”,叫我一个“新手”怎么去管理呀。没法,服从需要。接班时,我满怀“爱心”按照学校学到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去做,可收效甚微。直至有一天上数学课:我发现最后座位上的王江东同学自个儿在抽屉里做小动作,若是点名批评,该生毫不理会,而我当时灵机一动,选个合适的时机跟全班同学说:“同学们,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好吗?”这下,他们可来劲了,不上数学课讲故事多开心啊!哗啦啦——下面同学全都鼓起掌来了,一下子后显得特别安静。我笑了笑说:今天,我给你们讲的故事是《公鸡为什么脸红了》(因为我刚给我小外甥讲过,所以刚好用上)。故事一说完,王江东同学马上红着脸低下了头。从这以后,他每堂课都能认真听讲,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像王江东的改变,为什么反复的教导却不如一个小小的故事成效明显呢?我不断地思索着,渐渐地,我也改变了我的做法,我不再单凭“说”“教”等简单的方法来教育学生。而是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寓教于学”,提高他们的责任感、荣誉感和合作意识。
这几年新课程实施了,许多教师都在身体力行的执行着新课程标准,我也是如此,为了不让我的数学课把“课改”变成“改课”,我是努力让我的数学教学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讲究数学教学的艺术,善于启发与鼓励。不搞“一人言”、“满堂灌”,而是师生互动,寓教于学,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
一次在教学北师大教材三年级课程《轴对称图形》一课时,我们正在做练习,一位学生
在看到练习中的“美”字时,不由得脱口而出“吴美琴”,另一位学生也马上说到:“老师名字都会叫,不礼貌”。是呀,这不就是我的名字吗?那位学生也马上意识到了,涨红着脸低下了头,这时,我却接着说:有没有发现老师这个名字、除了“美”字,还有没有轴对称的字?学生马上接到:“吴”字。“那你们找找看你同桌的名字中,有没有“轴对称”的字呢?”……由于我的不在意,学生整节课都表现得非常好,事后那位学生主动找了我,他说:“老师,我没有不尊重你,其实我非常喜欢你喜欢你的数学课。”做老师的,图个啥呀,不就是图这些吗?真得,心里甜甜的,真得“美”。
潜心科研,不懈追求
在这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小学数学是科学,也是艺术。它是门富有情感性、形象性、独创性的特殊的艺术。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必须虚心学习,不断探索,大胆实践。由于自己在教学第一线的不断探索,现已逐渐形成了“稳中求活、活中求实、实中求趣”的教学风格。但我并不满足于在教学上所取得的成绩,“不当教书匠,要做教育者”是我一踏上工作岗位就立下的远大志向。为了早日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我注意在理论上提高自己,同时对教育教学经验加以及时的总结。夜深人静,劳累一天的人们早已进入梦乡,而我还在灯下“爬格子”。认真研究教育科研论文的写作之道,细心拜读教育杂志上的文章,潜心学习优秀论文的立意、选材、谋篇、布局。辛勤耕耘总会有所收获,终于,《东方教育》1999年第3期刊发了我的文章。成功坚定了我的信心,从那以后,我便经常将自己教学中的体会、经验付诸笔端,写成文章。迄今为止,我已在省级以上教育刊物上发表论文3篇,所主持和撰定的课题、教学论文多次在各级评比中获一等奖,县级三等奖及以上的教育科研成果就达40多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主持的县级教科规划重点课题《“三个一数学课堂评价模式的实践研究”》荣获县教育科研成果评审第一名,更值得可喜的是该成果参加2004年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评选荣获金华市、浙江省一等奖。
十多年来,在教书育人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我凭着一颗爱心、恒心、进取心,辛勤耕耘,努力工作,以教育、教学工作的优异成绩,赢得了多项荣誉,受到了学校领导、同事、学生及家长的称赞。
三、在教学路上勇于创新
“新课程来了,我们怎么教?”这是我们广大参与新课程改革实验教师的困惑与呼声,也是大家最为迫切的需要。在新课程改革进程上,每当我自己讲公开课或者听别人讲公开课时,会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上好一节数学课呢?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从中悟出了几点粗浅的体会.认为一节成功的数学公开课应该具备“新”“趣”“活”“实”的特点:
新——就是不步人后尘,不因循守旧,不照搬别人的教案,努力把课上出新意来,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
趣——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
活——即教学方法灵活、把教材用活、把学生激活。
实——就是教学中要讲求实效,不走过场,不摆花架子,即努力做到教学内容充实,课堂训练扎实,教学目标落实。
记得有人说过,“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其实,面对新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也不例外。任何一堂课,当你课后反思的时候,总会觉得有一些不足和遗憾。而我的教学艺术水平正是在不断解决不足和遗憾的过程中得到了提升和创新。
四、新课程数学教学中的几种困惑:
这么多年的数学教学道路,使我自然而然地成了一些刚走上岗位的数学教师眼中的“老教师”,而在老教师眼中,我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数学教坛中的“新秀”,这双重的身份促使我不得不对我的数学教学好好地反思,好好地探索,做好“新教师”的引路人,“老教师”的追求者。特别是今年,领导多次找我谈话,要我在新课程教学中“带个头,引个路”,所以我就一下子从六年级降到了三年级,步入了新课程教学的行列,教起了北师大教材的三年级课程,在第一年的教学实施中,我也产生了种种的困惑,在对困惑的反思中,我也获得了许多收获。
1、 困惑一:孩子们,我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教你们?
由于新课程的教材比较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有着广阔的开放空间。因而: ★新课程下的学生更活泼,更大胆
在新课程的课堂中,由于教师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想法,因而学生的思维更活跃,发言更热烈。
★新课程下的课堂更开放,更快乐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领学生挖掘教材、补充教材、拓展教材,因而学生的思维更活跃,课堂更开放,在这样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
但正因为这样,我却发现了这样的矛盾
由于新课程下的课堂比较开放,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各自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就容易造成课堂纪律比较混乱的现象,就没有良好的课堂常规,若太注重课堂常规,却有怕教学“不民主”。若照顾了班里部分成绩优秀、性格活泼大胆的学生的表现欲望,就忽略了部分学习落后的学生发言的机会,造成优的更优,差的更差,也造成了两极分化更为严重的局面。
反之,成绩优异的学生就没有什么发言的兴趣。因而我在新课程数学教学中,我在反复地问自己:今天,我究竟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教学最好呢?
2、困惑二:课堂上,我究竟该为学生什么样的数学教学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所以在教学中,我也非常注重情境化教学,但有时创设的教学情境并不能产生预想的效果,却使得:
★课堂变集市,华而不实
由于在新教材中提倡设置问题情境、活动情境、故事情境、竞争情境等,所以有时我也采用了,课堂上虽然气氛很热闹,我却总有种华而不实的感觉。没有数学的朴实之美,情境创设有些“变味”、“走调”。
★独奏变伴奏,角色错位
由于在新课程数学教学中,我太想关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就多多考虑了如何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却忽略了知识点的落实,往往容易从一个教案设计中的“独奏者”变成了教学中的“伴奏者”,造成了角色的错位,也造成知识的“蜻蜓点水”。
3、困惑三:新课程下的后进生,想说爱你容易吗?
学生王某,在我接班时他的学习基础并不好,处在后几位,因为是新课程下的学生,他真得是既活泼,又大胆。由于对我的新鲜,他前半学期表现得非常好,无论是上课发言,还是单元检测,都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正在我暗自感到庆幸的时候,由于他对一个“老师”的新鲜感已过,以前所有的缺点都开始一一展现出来,“课堂上做小动作,每节课都如此”,“家庭作业不完成,每周也如此”,怎么办呢?我把我所有的“功夫”都用出来,开始对他进行心理攻势,请家长,请心理辅导员,可不管我怎么软硬兼施,却怎么也不见有效果,我都闷了,这样的学生,我都教了十几年了,怎么就没发现呢?看着他成绩一天天的下降,我好纳闷,就这样,过年放假了。一次,在散步的路上无意中碰到了他的爸爸带着他,原来他爸爸是我以前的一个老熟人,(因为他爸爸常跑运输在外,跟我交流的多是他妈妈。)想想以前,我虽很无奈,但感觉过年了,何必说别人不好呢,于是就摸摸他的头,对他说:“鑫鹏,长大了,该懂事了”。转眼新学期到了,我正在为他的表现而发愁,然而他又很出乎我的意料,表现得非常好,可我还在想,他会不会又跟前学期一样呢,想说爱你怎么就这么不容易啊。
在数学教学的道路上,面对成绩,面对困惑,我将不断探索,不断追求,无怨无悔。有人问我,这是为什么?我回答说,是“爱”,是对小学数学教育执着的“爱”。我钟爱自己的事业,我热爱自己的学生。因为有了爱,我便拥有了世界上最珍贵的财富——因为有了爱,我便拥有了孩子们真诚的感情;因为有了爱,我便拥有了世界上最可爱的礼物——孩子们灿
烂的笑容;拥有了世界上最不容易忽视的领域——孩子们纯真的心灵。责任感和使命感驱使着我,我会努力在我平凡的工作中书写自己精彩的人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