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教育最新K12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课时作业

教育最新K12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课时作业

2022-03-10 来源:乌哈旅游
小学+初中+高中

第一单元 第一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2018·黄石高一检测)“药祖”神农(如图)在中国上古传说的帝王中,地位显赫,其主要原因是( D )

A.创制并推广铁犁 C.推广牛耕技术

B.使用大镰收获 D.创制耒耜,教民耕作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相关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国传说的“帝王”中,神农氏有显赫的地位。“神农能殖嘉谷”的传说,反映了农业的先行者创制耒耜,教民耕作,进行农作物种植的成功实践,D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项错误,铁犁在神农氏时期还没有出现,排除;B项错误,神农氏时期还没有大镰(铁农具范畴),排除;C项错误,推广牛耕技术是在汉代,排除。故选D项。

2.(2018·延边高一联考)唐代诗人杜甫“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的诗句,突出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 D )

A.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 C.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B.铁犁牛耕的演变过程 D.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

[解析] 选D。由“男耕女桑”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 3.(2018·临沂高一检测)战国时,郑国在秦国修好郑国渠后,使秦国关中变为沃野,秦国日益昌盛,逐渐统一六国。这表明( B )

A.秦国完成统一主要靠兴修水利 B.兴修水利有助于实现国家富强 C.郑国在秦统一过程中应记首功 D.当时各国都比较重视兴修水利

[解析] 兴修水利有利于发展农业,增强国力,但不是“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修好郑国渠后,使秦国关中变为沃野,秦国日益昌盛”,故B项正确;郑国客观上有功于秦统一,但肯定不是“记首功”,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当时各国”,故D项错误。 小学+初中+高中

小学+初中+高中

4.(2018·南昌高一期末)西汉桑弘羊说:“铁器者,农夫之死士(敢死的勇士)也。”他这样说的主要原因是( D )

A.当时农民必须用铁器 C.西汉冶铁业技术提高

B.农业生产开始使用铁器 D.铁器成为必备生产工具

[解析] “铁器者,农夫之死士也”强调铁器在生产中的重要性,D项正确。A项错在“必须”,B项错在“开始”,C项与题干材料无关。皆排除。

5.(2018·内蒙古学业水平测试)西汉时,赵过推行代田法,把田地开成一条条垄和沟,每年轮换在沟里和垄上栽种,这样可以合理利用地力、保苗抗旱。这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是( D )

A.小农经济 C.男耕女织

B.自给自足 D.精耕细作

[解析] 代田法能有效的利用地力,是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表现,故选D项。 6.(2018·河南学业水平测试)隋唐时期出现了一种安装有犁评的生产工具,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既简便又轻巧。它是( C )

A.耧车 C.曲辕犁

B.翻车 D.筒车

[解析] 由题干中“安装有犁评”“调节犁耕的深浅”等信息可知,这种生产工具是曲辕犁,故选C项。A项是播种工具,B、D两项是灌溉工具,与题干要求不符,故排除。

7.(2018·安徽师大附中高一月考)唐代诗人王维在《丁寓田家有赠》一诗中写道:“晨鸡鸣邻里,群动从所务。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对其解读错误的是( D )

A.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C.男女分工明确

B.以家庭为生产单位 D.田园生活自然悠闲

[解析] 诗中描写的是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故A、B、C三项均正确;在封建制度下,农民需要负担沉重的徭役、兵役和赋税,因此D项表述错误。

8.(2018·山东学业水平测试)《颜氏家训》中说:“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至能守其业者,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可见当时的经济形态是( D )

A.合作经营 C.重农抑商

B.集体劳作 D.自给自足

[解析] 材料中“稼穑而食,桑麻以衣”是指种植庄稼和纺织桑麻;“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即不与外界接触而能充足的生活。综合判断,题干讲述的是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A、B、C三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

9.(2018·苏州高一检测)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是日益完善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下列对这种模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不断改进生产工具 小学+初中+高中

小学+初中+高中

B.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C.逐渐完善水利设施

D.小农经济阻碍精耕细作的发展

[解析] 小农经济下农民有一定的生产积极性,在有限的土地上努力提高耕作技术,有利于精耕细作生产模式的发展。故选D项。

10.(2018·新疆学业水平测试)春秋战国时期,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其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 D )

A.自然经济的形成 C.井田制的确立

B.商业经济的发展 D.铁犁牛耕的逐渐推广

[解析] 随着铁犁牛耕的推广,社会生产力提高,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由集体劳作变为个体农耕,促进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的形成,故选D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必须社会地控制自然力,善于利用它,并依人手的劳作,大规模地占有它或驯服它。这种必要在产业史上,有最决定的作用。”

材料二 唐朝初年,北方中原地区“自伊洛以东,暨乎海岱,灌莽巨泽,苍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唐六典》卷七:“水部郎中、员外郎掌天下川渎、陂池之政令,以导达沟洫,堰决河渠。”《唐六典》卷二十三:“凡京畿之内渠堰陂池之坏决,则下于所由,而后修之。每渠及斗门置长各一人。”

材料三 唐朝水利工程建设(单位:个) 地区 前期 后期 关内道 11 13 河南道 20 7 河东道 16 2 河北道 54 3 陇右道 1 1 山南道 5 6 淮南道 4 13 江南道 22 49 剑南道 27 4 岭南道 3 3 共计 163 101 注:道:唐朝地方行政单位。统计资料来源于《新唐书》《元和郡县图志》《通典·州郡典》《括地志》中有年代记载的水利建设项目。

(1)战国、秦汉时期的中国统治者在“控制自然力”方面是非常重视水利工程建设的。结合所学知识各举一例并说明其历史作用。

[解析] 本问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注意两个时期各举一例。

[答案] 战国:李冰修筑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或郑国修建的郑国渠使关中平原成为沃野)。为秦的统一提供了大量的粮食。汉代:修建了“井渠”,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2)农业灌溉工具的创制和改进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三国、唐宋、明清时期人们是怎样创制和改进农业灌溉工具的? 小学+初中+高中

小学+初中+高中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

[答案] 三国:翻车。唐宋:高转筒车。明清:风力水车。

(3)根据材料二,分析指出唐朝前期水利工程兴修的原因。根据材料三分析唐朝水利工程建设的特点。

[解析] 紧扣材料分析归纳要点。

[答案] 原因:唐初,北方中原地区经过连年战乱,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要巩固政权必须首先恢复农业生产,兴修水利是其必要条件;唐朝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工程的兴修,设专门官员管理水利事业。特点:唐朝兴修的水利工程多,唐前期约占全数的3/5;唐后期约占2/5。唐前期兴修的水利工程大多在北方中原地区,唐后期大多在南方,尤其是江南地区。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古代水利工程建设的认识。 [解析] 从水利工程兴修与农业发展、政治的关系等角度理解。

[答案]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利工程的兴修提高了农业生产发展的能力,促进了农业发展,奠定了封建社会繁荣的基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国内商业和城市的繁荣;水利建设是封建国家的重要职能之一,巩固了国家统一。

12.(2018·安庆高一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我国古代,“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促使中国要采取中央集权的官僚体系”。

——黄仁宇《黄河与中央集权》

材料二 在传统社会中,家庭是基本的经济单位,农村养老的路径就只能是倾向家庭供养。从农民自身的角度来看,要想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就必须要有“所依、所养”的基础,生儿养老,这就是传统社会“生男生女不一样”“多子多福”“子孙满堂”的思想根源。

——

材料三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小农经济与中央集权制度之间的关系。 [解析] 结合材料信息“直接或间接地促使中国要采取中央集权的官僚体系”回答。 [答案] 一家一户、分散的小农经济无力治理大江大河,应对自然灾害,因此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统一组织。中央集权制度是小农经济的重要保障,小农经济是中央集权制度的物质基础。

(2)材料二体现了小农经济条件下我国家庭的哪些特点? [解析] 要注意分析材料二的信息,多角度归纳概括。 小学+初中+高中

小学+初中+高中

[答案] 家庭是基本的经济单位;家庭是养老的主体;提倡多子多福,子女孝顺。 (3)材料三反映了《桃花源记》作者怎样的思想? [解析] 要立足黑暗的社会现实分析作者的思想。 [答案] 理想:人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

小学+初中+高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