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0年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含答案解析)

2020年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含答案解析)

2020-09-10 来源:乌哈旅游
2020年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1. 在下列几种方法中,不能增大声音响度的是( )

A. 增大声源的振动幅度 C. 通过喇叭形的筒传声

2. 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B. 提高声源的振动频率 D. 离声源更近些

A. 人体正常体温39℃ C. 一颗鸡蛋质量约为50g

B. 雾霾颗粒的直径约为1cm D. 空调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大约为1A

3. 下列现象形成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是( )

A.

初春,晨雾弥漫

B.

盛夏,河床干枯

C.

晚秋,朝露晶莹

D.

严冬,霜打枝头

4.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鸟受到的重力与小鸟对树枝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 小鸟对树枝的压力与树枝对小鸟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小鸟受到的重力与树枝对小鸟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小鸟受到的重力与树枝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5. 关于如下四幅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

B.

地磁场的两极与地理的两极不重合

C.

奥斯特实验证实电流的周围存在着磁场

D.

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北

6. 如图所示,擦窗机器人能凭借自身底部的真空泵和吸盘吸附在玻璃上“行

走”,带动清洁布擦拭玻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当真空泵将吸盘内的空气抽出时,由于大气压的作用,擦窗机器人被压

在玻璃上

B. 擦窗机器人在玻璃上竖直向上匀速“行走”时,所受的摩擦力大于自身

所受的重力

C. 擦窗机器人接收的指令是通过电磁波传递的

D. 擦窗机器人从窗户底端运动到顶端,其重力势能增大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冰水混合物吸热时,温度不变,内能增大

B. 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物体的动能越大 C. 汽车发动机工作时提供动力的是压缩冲程 D. 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8. 如图所示,在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蜡烛逐渐远离凸透镜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成的像渐变大 B. 蜡烛逐渐靠近凸透镜时,光屏要靠近凸透镜才能承接到清晰的像 C. 蜡烛在a点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

D. 应用蜡烛在b点时的成像原理,可制成近视眼镜

9. 一只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地面上各处粗糙程度相同。对木箱施加一个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𝐹(如

图甲);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木箱的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第一个2s内木箱所受摩擦力为2N B. 在第二个2s内木箱所受摩擦力为3N C. 在第一个2s内推力F对木箱所做的功为2J D. 在第三个2s内推力F对木箱做功的功率为8W

10. 如图所示是小晨已经连好的电路。闭合开关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B端移动,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灯丝电阻不变、电源电压不变)( )

A. 电流表的示数逐渐变大 C. 小灯泡越来越暗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1.0分)

B. 电压表的示数逐渐变大 D.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增大

11. “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将破镜合起来时,镜子破裂处的绝大多数分子间距离______(选填“较

大”或“较小”),所以分子间______(选填“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存在较大斥力”或“存

在较大引力”)。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压紧后,铅块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______.

12. 如图甲所示,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这时应将天平横梁右端的

平衡螺母向______ 调,或将天平横梁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 (填“左”或“右”)调.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矿石的质量是______ g;矿石放入量筒前后量筒中水面位置如图丙所示,矿石的体积是______ 𝑐𝑚3,矿石的密度是______ 𝑘𝑔/𝑚3.

13. 据曲靖市抗旱指挥部统计,今年我市连续数月无明显降雨,“森林防火,警钟长鸣”,在森林

防火灭火中,用直升机洒水.飞机加速时,吊着的水桶向后摆,这是由于水桶具有______ ,水从高处下落过程中,水的重力势能主要转化为______ 能.

14. 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闭合开关,用外力使导体棒ab水平向左运动,发

现导体棒cd也随之运动起来,其中ab部分的物理原理是______,该原cd部分产生的现象与______(理是由英国物理学家______第一次发现的,选填“电动机”或“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相似。

15. 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时,李梅分别测得甲、乙两种物质从固态到完全熔化的

过程中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时间/𝑚𝑖𝑛 0 甲的温度/℃ 乙的温度/℃ 35.0 1 40.0 2 44.8 3 49.5 4 54.2 5 58.4 6 62.6 7 66.9 42.0 44.0 46.0 48.0 48.0 48.0 48.0 50.0 (1)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判断,物质甲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温度44.0℃时,物质乙是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气态”)。

灯泡上标着“𝑃𝑍220−25”的字样,它正常工作______h消耗1𝑘𝑤⋅ℎ16. 小琪家里的一只照明台灯,

的电能;他家的电能表上标有“220V 10(20)𝐴”和“2500𝑖𝑚𝑝/(𝑘𝑤⋅ℎ)”的字样,他记下在10min内这个电能表的指示灯闪烁了250次,则他家里正在使用的用电器总功率为______W,电能表下面能接用电器的最大总功率是______W。

17. 要把木箱拉到斜面顶端,小明想办法把木箱放在小车上,用沿斜面方

向的轻质细绳把车和木箱匀速拉上斜面顶端(如图所示),整个过程历时10𝑠.已知木箱重𝐺=400𝑁,车重80N,对车的拉力𝐹=125𝑁,斜

面长𝐿=4𝑚,斜面高ℎ=1𝑚,则对木箱做的有用功是______ ,总功是______ ,斜面的机械效率是______ ,利用斜面能______ (填“省力”或“费力”).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18. 如图所示,A是水中的一个发光点,从A发出一条光线经平面镜

反射后,反射光线通过B点,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请画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19. 如图所示,在杠杆AB上挂了一个重为G的物体,为使杠杆在图中

的位置静止。请画出重力G的示意图、杠杆受到最小的动力F和F的力臂L。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6.0分)

20.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立一块透明玻璃板。把蜡烛A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前面,该同学应在玻璃板______(选填“前面”或“后面”)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反射所成的像。

(2)再拿一支外形完全相同但_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______。

21. 如图甲是用水来“探究浮力大小”的一些实验过程示意图。

(1)实验步骤C和D可以探究浮力大小与______的关系;

(2)由图示的情景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N;步骤A和______可以测出物体排开的水所受重力𝐺排;比较𝐹浮和𝐺排可以得出𝐹浮与𝐺排的关系。

(3)图乙是物块缓慢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随浸入深度h变化的关系图象,分析图象可知:物块浸没水中后,所受的浮力大小与______无关 (4)此物块的密度是______𝑔/𝑐𝑚3。

22. 小潘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选择了额定电压为2.5𝑉的小灯泡,滑动变阻器规格为

20𝛺1𝐴。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1电路补充完整 。

(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则电路中存在的故障可能是______(选填“灯泡”或“电压表”)断路。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______,同时观察电压表,当示数为______V时再读出电流表

的示数,最后计算灯泡的额定电功率。

(4)老师又拿来一个额定电流为𝐼额的小灯泡,来测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设计了图2电路,电源电压未知、电阻的阻值为𝑅0。 请你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只闭合开关𝑆1,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左端,读出电压表𝑉2示数为𝑈0;

②只闭合开关______,再次调节滑片,直到电压表𝑉1的示数为______,此时小灯泡正常发光,电压表𝑉2的示数为𝑈2

③小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是𝑃额=______。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0分)

23. 如图所示是利用5G网络实现远程驾驶的汽车,其质量为1.5𝑡,车

轮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750𝑐𝑚2,该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行驶13.8𝑘𝑚,用时10min,消耗汽油2kg,这一过程中汽车发动机

7

的输出功率为46𝑘𝑊.求:(汽油热值为𝑞汽=4.6×10𝐽/𝑘𝑔,g取10𝑁/𝑘𝑔)

(1)汽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 (2)在这一过程中汽车受到的阻力。 (3)在这一过程中汽车发动机的效率。

24. 如图是某饮水机的电路原理图,电源电压为220V,𝑅2的电阻是4840𝛺.当𝑆1、𝑆2都闭合时饮水机

处于加热状态,总功率为550W;当只闭合𝑆2时饮水机处于保温状态。试问: (1)当只闭合𝑆2时,𝑅2的功率为多少?

(2)当𝑆1、𝑆2都闭合时,饮水机电路中的总电流为多少?

(3)饮水机内装有1kg初温为20℃的水,若饮水机正常加热6min,此时消耗电能的84%被水吸收,饮水机内水的温度升高到多少?

【答案与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增大声源振幅可以增大响度,不符合题意;

B、提高声源振动频率可以提高声音的音调,不能增大声音的响度,符合题意; C、利用喇叭形状的筒传声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可以增大声音的响度,不符合题意; D、离声源越近,响度越大,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响度的大小与声音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响度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离发声体越近,响度就越大。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知道影响响度的大小的因素。

2.答案:C

解析:解:A人体正常体温约37℃;故A错误;

B、雾霾颗粒以𝜇𝑚计量直径;远远小于1mm;故B错误;

C、一斤(500𝑔)鸡蛋可称8--10个,那么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故C正确; D、空调电流为5A;故D错误; 故选:C。

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3.答案:B

解析:解:A、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此过程放热;故A错误; B、河床干枯是水的汽化现象,汽化吸热;故B正确;

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此过程放热;故C错误; 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此过程中放热;故D错误;

故选:B。

(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2)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4.答案:C

解析:

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衡力的辨别,学习中特别要注意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是否作用于同一物体。 解析:

A.小鸟受到的重力与小鸟对树枝的压力,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且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符合二力平衡条件,故A不正确;

B.小鸟对树枝的压力与树枝对小鸟的支持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不正确;

C.小鸟受到的重力与树枝对小鸟的支持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符合二力平衡条件,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

D.小鸟受到的重力与树枝受到的重力,两个力大小不一定相等,且方向相同、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符合二力平衡条件,故D不正确。 故选C。

5.答案:D

解析:解:

A、根据电流的流向和安培定则可知,螺线管的右端为N极,左端为S极,故A正确;

B、地磁场的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相反,且不重合,即: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故B正确;

C、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即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故C正确;

D、地球本身是一个大磁体,司南是用天然磁石磨制成的勺子,即其实质就是一块磁铁,在地球的磁场中受到磁力的作用,其静止时其勺柄指向南方,即指南的南极用S表示;地理上的南极是地磁的北极,故长柄所指方向是地磁北极,地理南极,故D错误。 本题选错误的; 故选:D。

(1)根据安培定则判定螺线管的极性;

(2)地磁两极与地理两极是不重合的,有一定的偏角; (3)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4)“司南”是最早的指南针,实质就是一个磁体。磁体静止时,指南的叫南极用字母S表示;指北的叫北极,用字母N表示。

本题考查了安培定则的应用、地理和地磁的两极、电流的磁效应,属于基础知识,要熟记。

6.答案:B

解析:解:A、当真空泵将吸盘内的空气抽出时,内部气体压强减小,它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牢牢吸在竖直玻璃上,故A正确;

B、当擦窗机器人在玻璃上竖直向上匀速“行走”时,处于平衡状态,竖直方向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故B错误;

C、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擦窗机器人接收的指令就是通过电磁波传递的,故C正确;

D、擦窗机器人从窗户底端运动到顶端时,质量不变,高度增加,其重力势能增大,故D正确。 故选:B。

(1)吸盘主要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据此解答;

(2)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力为平衡力; (3)擦窗机器人是靠电磁波接收到信息; (4)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质量和高度。

本题考查了大气压的应用,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电磁波的应用、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等知识,物体在平衡状态下受平衡力,找出平衡力是解题关键。

7.答案:A

解析:解:A、冰水混合物的质量不变,所以吸热时,温度不变,内能增大,故A正确; B、分子运动的快慢和温度有关,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即分子的动能越大,但不能判断物体的动能关系,故B错误;

C、汽车发动机工作时提供动力的是做功冲程,故C错误;

D、物体的温度升高,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也可能是外界物体对它做了功,故D错误; 故选:A。

(1)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有关;

(2)分子运动的快慢和温度有关,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即分子的动能越大,但不能判断物体的动能关系;

(3)汽车发动机工作时提供动力的是做功冲程; (4)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此题考查了内能的影响因素、分子热运动的理解、做功冲程的理解和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的理解,是一道综合题。

8.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

(1)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遵循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的特点进行判断; (2)凸透镜成像时,𝑢>2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 (3)𝑢<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可制成老花镜。

本题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的操作要领、实验现象及相关规律进行考查,知识点较多,难度不大。凸透镜成像规律应熟记。

解:A、当烛焰逐渐远离凸透镜时,由于物距变大,像距变小,所以应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光屏上才会重新出现清晰的像,烛焰的实像也变小,故A错误。

B、当烛焰逐渐靠近凸透镜时,由于物距变小,像距变大,所以应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光屏上才会重新出现清晰的像,故B错误。

C、凸透镜成像时,𝑢>2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正确;

D、蜡烛在b点时,𝑢<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可制成老花镜,故D错误。 故选C。

9.答案:D

解析:解:A、由图象可知,第一个2s内,物体没有推动,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推力等于摩擦力,等于1N,故A错误;

B、由𝑣−𝑡图象可知,在4𝑠~6𝑠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由𝐹−𝑡图象可知在4𝑠~6𝑠即在第三个2s内拉力𝐹=2𝑁,由平衡条件可得滑动摩擦力𝑓=𝐹=2𝑁,由𝑣−𝑡图象可知,物体在第二个2s内做匀加速运动,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因为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因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仍是2N,方向与推力方向相反,即向左;故B错误;

C、由图象可知,第一个2s内,物体没有推动,由𝑊=𝐹𝑠可知,推力F对木箱所做的功为0;故C错误;

D、在第三个2s内推力F对木箱做功的功率为: 𝑃=𝐹𝑣=2𝑁×4𝑚/𝑠=8𝑊.故D正确; 故选:D。

先由速度−时间图象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然后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物体是否受平衡力作用;根据由𝐹−𝑡图象求出物体受到的拉力,然后由二力平衡的条件求出摩擦力的大小。根据𝑊=𝐹𝑠可求功;由𝑃=𝐹𝑣可求功率。

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并能将𝑣−𝑡图象和𝐹−𝑡图象相结合,判断出物体的运动状态,根据平衡状态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求出力的大小是本题的关键。

10.答案:C

解析:解:

由图可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是串联关系,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灯泡两端的电压; A、因为滑片向B端移动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的电阻阻值逐渐变大,电路的总电阻逐渐增大;由欧姆定律𝐼=𝑅可知电路中电流逐渐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逐渐变小;故A错误;

B、灯丝电阻不变,电流逐渐变小,由𝑈=𝐼𝑅可知灯泡两端的电压逐渐变小,即电压表示数逐渐变小,故B错误;

C、通过灯泡的电流逐渐变小,灯泡的电阻不变,由𝑃=𝐼2𝑅可知灯泡的实际功率逐渐变小,则灯泡亮度越来越暗,故C正确;

𝑈

D、电源电压不变,电路中总电阻变大,由𝑃=故选:C。

𝑈2𝑅

可知电路中的总功率会变小,

(1)由图可知,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由题意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则由欧姆定律可求得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可得电流表示数的变化;

(2)知道了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利用欧姆定律可判断灯泡两端电压的变化,从而得出电压表的示数变化;

(3)根据𝑃=𝐼2𝑅判断灯泡的实际功率的变化,进而得出亮暗变化; (4)根据𝑃=

𝑈2𝑅

判断电路消耗总功率的变化。

本题是一道闭合电路动态分析题,分析清楚电路结构是正确解题的前提与关键,应用串联电路特点、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即可正确解题。

11.答案:较大;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引力.

解析:

本题考查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只有在达到一定距离时,这种力才能表现出来.本题考查学生对分子动理论内容的掌握情况,需要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分析.

破镜不能重圆,主要是因为绝大多数分子间的距离较大,分子间的引力无法发挥作用,所以分子间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压紧后会粘在一起,表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故答案为:较大;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引力.

12.答案:右;右;175.6;20;8.78×103

解析:【试题解析】

解:(1)由图甲所示可知,天平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为使天平平衡,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2)由图乙所示可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𝑔,矿石的质量:𝑚=100𝑔+50𝑔+20𝑔+5𝑔+0.6𝑔=175.6𝑔;

(3)由丙图可知,矿石的体积:𝑉=60𝑚𝐿−40𝑚𝐿=20𝑚𝐿=20𝑐𝑚3, 矿石的密度:𝜌=

𝑚𝑉

=20𝑐𝑚3=8.78𝑔/𝑐𝑚3=8.78×103𝑘𝑔/𝑚3.

175.6𝑔

故答案为:右;右;175.6;20;8.78×103.

(1)天平使用前的调节:若指针左偏,向右调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2)称量时,物体放在左偏,砝码放在右盘,通过增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左盘物体的质量等于等于右盘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3)矿石体积为量筒两次读数之差,密度用𝜌=𝑉来计算.

天平使用前调平衡要调平衡螺母,测量时调平衡要调游码,做题时不能疏忽

𝑚

13.答案:惯性;动

解析:解:飞机加速时,由于惯性,水桶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水桶向后摆.水在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速度增大,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水的重力势能主要转化为动能. 故答案为:惯性;动. 解答此题要知道:

(1)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2)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高度. (3)物体下落过程中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生活中很多现象都可以用惯性知识进行解释,要学会这种方法,此外掌握动能、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以及它们的大小变化情况.

14.答案:电磁感应 法拉第 电动机

解析:解:(1)闭合开关,导体ab和cd组成一个闭合电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ab在磁场中进行切割磁感线运动,闭合电路中有了感应电流,这种现象是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最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2)电路中有了感应电流之后,感应电流经过导体cd,导体cd成为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这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故答案为:电磁感应;法拉第;电动机。

(1)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中有感应电流产生,这种现象是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最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2)电动机的根据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的原理工作的。

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的原理工作的,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

15.答案:非晶体 固态

解析:解:(1)由表格中数据知,甲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所以甲是非晶体; 乙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48℃不变,所以乙是晶体,且熔点为48℃; (2)温度44.0℃时,还未达到乙的熔点,所以乙未开始熔化,是固态。 故答案为:(1)非晶体;(2)固态。

(1)掌握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区别: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 根据表格中数据结合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进行判断; (2)判断44.0℃时是否达到熔点,从而可以判断乙的状态。

此题是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考查了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区别,同时考查了学生对熔点概念的理解。

16.答案:40;600;4400

解析:解:(1)照明灯正常发光时的功率𝑃𝐿=25𝑊=0.025𝑘𝑊, 由𝑃=𝑡可得1𝑘𝑊⋅ℎ的电能可供该灯泡正常发光的时间: 𝑡=

𝑊𝑃𝐿

𝑊

=

1𝑘𝑊⋅ℎ0.025𝑘𝑊

=40ℎ;

(2)电能表的指示灯闪烁250次,用电器消耗的电能: 𝑊′=

2502500

𝑘𝑊⋅ℎ=0.1𝑘𝑊⋅ℎ,

他家正在使用的用电器的总功率: 𝑃=

𝑊′𝑡

=

0.1𝑘𝑊⋅ℎ

10ℎ60

=0.6𝑘𝑊=600𝑊;

(3)220𝑉是指电能表的工作电压,20A是指电能表平时工作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则电能表允许接的用电器的最大总功率:

𝑃最大=𝑈𝐼=220𝑉×20𝐴=4400𝑊。 故答案为:40;600;4400。

(1)由灯泡的铭牌可知照明灯泡的额定功率即为正常发光时的功率,利用𝑃=𝑡求出1𝑘𝑊⋅ℎ的电能可供灯泡正常发光时的时间;

𝑊

(2)已知每消耗1𝑘𝑊⋅ℎ的电能指示灯闪烁2500次,可求闪烁250次消耗的电能,根据公式𝑃=𝑡求出他家正在使用的用电器的总功率;

(3)“220V 10(20)𝐴,220V是指电能表的工作电压,10A是指电能表的标定电流,20A是指电能表平时工作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利用𝑃=𝑈𝐼求电能表允许接的用电器最大功率。

本题考查了电功率公式的灵活运用,明白电能表参数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计算过程要注意单位的换算和统一。

𝑊

17.答案:400J;500J;80%;省力

解析:解:对木箱做的有用功是𝑊有用=𝐺箱ℎ=400𝑁×1𝑚=400𝐽, 总功𝑊总=𝐹𝐿=125𝑁×4𝑚=500𝐽, 斜面的机械效率是𝜂=

𝑊有用𝑊总

=

400𝐽500𝐽

=80%,

很明显,拉力小于木箱的重力,所以使用斜面省力. 故答案为:400J;500J;80%;省力.

克服木箱重力做的功为有用功,拉力F做的功为总功,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就是斜面的机械效率,比较拉力和木箱重力可得出结论.

本题考查有用功、做功和机械效率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要知道使用斜面省力.

18.答案:解:(1)作出发光点A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即为像点𝐴′,连接𝐴′𝐵交平面镜于点O,沿

OB画出反射光线,连接AO画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2)𝑂𝐵斜射到空气和水的分界面时,根据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作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作图如下:

解析:(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发光点S的像点𝑆′,根据反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像点,可以有像点和A点确定反射光线所在的直线,从而画出反射光线,并确定反射点,最后由发光点和反射点画出入射光线,从而完成光路。

(2)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知道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平面镜成像特点与光的反射定律相结合来作图,比较直观、简捷、准确;在光路图中,实线虚线要分清,一般情况下只有实际光线化成实线,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法线都要画虚线表示。

19.答案:解:

物体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过物体的重心做竖直向下的力G,如图所示:

在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一定的情况下,最省力,即动力臂最长,由图知OB比OA长,所以OB作动力臂最长,过B点与OB垂直向上作垂线就得到动力F的方向,如下图所示:

解析:分析:重力的方向是竖直线向下的;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可知:在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一定的情况下,要使动力最小,则动力臂必须最长,先确定最长的力臂--即离支点最远的点,然后过动力作用点做垂直于杠杆的作用力即可。

此题既考查了力臂的画法,也考查了最小力的确定。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要使杠杆上的力最小,必须使该力的力臂最大,而力臂最大时力的作用点一般离杠杆的支点最远,所以在杠杆上找到离杠杆支点最远的点即力的作用点,这两点的连线就是最长的力臂,过力的作用点作垂线就是最小的力。

20.答案:前面;未点燃;完全重合

解析:解:(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既能成像又能透光的特点。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眼睛应该在镜前才能观察到蜡烛A经玻璃板反射所成的像;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A的像。另外拿一支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像完全重合,可以判断物像大小相等。 故答案为:(1)前面;(2)未点燃;完全重合。

(1)由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故不能成在白纸上,只能在玻璃前观察;

(2)实验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一支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并点燃,另一支放在玻璃板的后面,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确定像的位置,同时也可以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本题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能合理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只要熟练掌握平面镜的成像特点,解答此类题目就很容易。

21.答案:物体排开液体体积 1.2 E 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 2.5

解析:解:(1)由图C、D所示实验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密度相同而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实验步骤C、D可以探究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间的关系。

(2)由图示可知,物体的重力为3N,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2N,则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为:3𝑁−1.8𝑁=1.2𝑁;

由图示实验可知,实验步骤A和E可以测出物体排开的水所受重力𝐺排,比较𝐹浮和𝐺排可以得出𝐹浮与𝐺排的关系。

(3)由图示图象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后随物体浸入深度的增加,测力计的示数保持不变,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变,

由此可知,物块浸没水中后,所受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4)由(2)可知,物块浸没时所受的浮力:𝐹浮=1.2𝑁, 由阿基米德原理𝐹浮=𝜌液𝑉排𝑔可知,物体的体积:𝑉物=𝑉排=𝜌物体的重力:𝐺=𝑚𝑔,物块的质量:𝑚物=𝑔, 物块的密度:𝜌物=

𝑚物𝑉物

𝐺

𝐹浮

𝑔

=

𝐺

𝑔𝐹浮𝜌𝑔水

=

𝐺𝜌水𝐹浮

=

3𝑁×1.0×103𝑘𝑔/𝑚3

1.2𝑁

=2.5×103𝑘𝑔/𝑚3=2.5𝑔/𝑐𝑚3;

故答案为:(1)物体排开液体体积;(2)1.2;E;(3)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4)2.5 (1)分析图示实验,根据实验控制的变量与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2)物体浸没在水中时物体的重力与测力计示数之差是物体受到的浮力;桶与水的重力之和与桶的重力之差是水的重力。

(3)分析图示图象,根据实验控制的变量与图象得出结论。 (4)求出物体受到的浮力,应用浮力公式可以求出物块的密度。

本题是探究浮力大小影响因素的实验,考查了影响因素、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及结论的得出等,考查全面、重点。

22.答案:电压表 变阻器的滑片 2.5 𝑆2 𝑈0−𝐼额𝑅0 (𝑈0−𝑈2)×𝐼额

解析:解:(1)灯的额定电压为2.5𝑉,故电压表选用小量程与灯并联,如下所示:

(2)若灯泡灯泡断路,电流表没有示数,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测电源电压有示数,不符合题意; 若电压表断路,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符合题意; 则电路中存在的故障可能是电压表断路;

(3)灯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发光,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同时观察电压表,当示数为2.5𝑉时再读出电流表的示数,最后计算灯泡的额定电功率;

(4)①只闭合开关𝑆1,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左端,读出电压表𝑉2示数为𝑈0;

灯泡L、滑动变阻器R以及电阻𝑅0串联,电压表𝑉2测量R和𝑅0的总电压,电压表𝑉1②只闭合开关𝑆2,

测量灯泡L和滑动变阻器R的总电压;

再次调节滑片,当通过灯泡的电流为𝐼额时,灯泡正常发光,由串联电路的特点可知,电阻𝑅0的电流也为𝐼额,

则电阻𝑅0的电压为𝐼额𝑅0;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此时电压表𝑉1的示数为𝑈0−𝐼额𝑅0;所以,当电压表𝑉1的示数为𝑈0−𝐼额𝑅0时灯泡正常发光; 由于此时电压表𝑉1的示数为𝑈2(即R和𝑅0的总电压),

所以,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得灯泡的额定电压为:𝑈0−𝑈2; ③小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 𝑃额=(𝑈0−𝑈2)×𝐼额。

𝑈0−𝐼额𝑅0;③(𝑈0−𝑈2)×𝐼额。 (1)如上所示;(2)电压表;(3)变阻器的滑片;2.5;故答案为:(4)②𝑆2;(1)根据灯的额定电压为2.5𝑉确定电压表选用小量程与灯并联;

(2)逐一分析每个选项,找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3)灯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发光,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示数为2.5𝑉时灯正常发光;

(4)测灯泡功率需要测出灯泡额定电流对应的额定电压,根据电路图、实验原理与实验步骤分析答题。 本题测小灯泡的电功率,考查电路的连接、故障的分析、操作过程及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

23.答案:解:(1)该汽车静止在水平路面上时,对路面的压力:

𝐹压=𝐺=𝑚𝑔=1.5×103𝑘𝑔×10𝑁/𝑘𝑔=1.5×104𝑁, 对路面的压强: 𝑝=

𝐹𝑆

=

1.5×104𝑁750×10−4𝑚2=2×105𝑃𝑎;

(2)汽车行驶的速度: 𝑣=𝑡=

𝑠

13.8×103𝑚10×60𝑠𝑊𝑡

=23𝑚/𝑠,

根据𝑃=𝐹′=

𝑃𝑉

=

𝐹𝑠𝑡

=𝐹𝑣可得汽车的牵引力: =2000𝑁,

=

46×103𝑊23𝑚/𝑠

因汽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和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 所以,阻力𝑓=𝐹′=2000𝑁; (3)牵引力做的有用功:

𝑊有用=𝐹𝑠=2000𝑁×13.8×103𝑚=2.76×107𝐽, 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𝑄放=𝑚𝑞=2𝑘𝑔×4.6×107𝐽/𝑘𝑔=9.2×108𝐽, 这段时间内该发动机所做的有用功: 𝜂=

𝑊有用𝑄放

=

2.76×107𝐽9.2×108𝐽

×100%=30%。

答:(1)汽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2×105𝑃𝑎; (2)在这一过程中汽车受到的阻力2000N。 (3)在这一过程中汽车发动机的效率为30%。

解析:(1)车静止在水平路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𝐺=𝑚𝑔求出其大小,根据𝑝=𝑆求出对路面的压强;

(2)已知路程和时间,利用速度公式算出速度;

𝐹

根据𝑃=

𝑊𝑡

=

𝐹𝑠𝑡

=𝐹𝑣求出汽车牵引力,根据二力平衡算出阻力;

(3)根据𝑊=𝐹𝑠算出做的机械功,根据𝑄放=𝑚𝑞求出汽油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再根据效率公式求出汽车发动机的效率。

本题是力学和热学的综合题,考查了学生对重力公式、压强公式、燃料完全燃烧放热公式、功的公式、功率公式、效率公式的掌握和运用,利用所学知识,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

24.答案:解:(1)当只闭合𝑆2时,电路为𝑅2的简单电路,

则𝑅2的功率: 𝑃2=

𝑈2𝑅2

=

(220𝑉)24840𝛺

=10𝑊;

(2)当𝑆1、𝑆2都闭合时,饮水机处于加热状态, 由𝑃=𝑈𝐼可得,饮水机电路中的总电流: 𝐼=

𝑃加热𝑈

=

550𝑊220𝑉

=2.5𝐴;

(3)由𝑃=𝑡可得,饮水机正常加热6min消耗的电能: 𝑊=𝑃加热𝑡=550𝑊×6×60𝑠=1.98×105𝐽, 由𝜂=

𝑄吸𝑊

𝑊

×100%可得,水吸收的热量:

𝑄吸=𝜂𝑊=84%×1.98×105𝐽=166320𝐽, 由𝑄吸=𝑐𝑚(𝑡2−𝑡1)可得,饮水机内水升高到的温度: 𝑡2=𝑐𝑚+𝑡1=4.2×103𝐽/(𝑘𝑔⋅℃)×1𝑘𝑔+20℃=59.6℃。 答:(1)当只闭合𝑆2时,𝑅2的功率为10W;

(2)当𝑆1、𝑆2都闭合时,饮水机电路中的总电流为2.5𝐴; (3)饮水机内水的温度升高到59.6℃。

𝑄吸

166320𝐽

解析:(1)当只闭合𝑆2时,电路为𝑅2的简单电路,根据𝑃=

𝑈2𝑅

求出𝑅2的功率;

(2)当𝑆1、𝑆2都闭合时,饮水机处于加热状态,根据𝑃=𝑈𝐼求出饮水机电路中的总电流; (3)根据𝑊=𝑃𝑡求出饮水机正常加热6min消耗的电能,根据𝜂=据𝑄吸=𝑐𝑚(𝑡2−𝑡1)求出饮水机内水升高到的温度。

𝑄吸𝑊

×100%求出水吸收的热量,根

本题考查了电功率公式、电功公式、效率公式、吸热公式的综合应用,要注意水温升高到(末温)和升高了(温度变化量)的区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