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抑郁自杀的干预治疗
作者:唐成智 李正根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04期
【摘 要】文章首先明确的青少年抑郁和自杀的定义,以更好的诊断青少年抑郁和自杀,接着进一步阐述了针对青少年抑郁和自杀的预防和干预措施。分别说明了药物疗法,精神分析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的研究现状,以前当前研究的问题和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针对青少年自杀行为的预防,提出了四种一般性措施:(1)案例发现;(2)危机管理;(3)教育项目;(4)管制潜在的自杀行为。
【关键词】青少年;抑郁 ;自杀 ;干预 一、青少年抑郁
抑郁症被认为属于一种内在精神问题,伴有焦虑、饮食问题、社会隔离和低自尊问题,尤其是体现在青少年和儿童身上。
从现象学的角度看,研究者一致认为青少年抑郁症类似成人抑郁症。抑郁症通常被描述为“情感空虚”“枯燥乏味”,隐藏自己所有的知觉和外在形象,像黑云笼罩一般。抑郁症的其他核心要素被描述为“快感缺乏”、不能感到愉悦及无法从活动中获得兴奋,而活动一直被认为是获得快乐的源泉。
Perersen指出只有依据美国精神医学协会(1994; DSM-IV)或依据世界卫生组织(ICD-10)分类的抑郁症临床诊断标准,抑郁并发症才能得以认定。依据DSM-IV和ICD-10的标准,临床抑郁症患者是指既有可辨认的综合症状,又有极大痛苦和认知功能障碍的个体。 在回顾关于抑郁症儿童、青少年症状的文献的基础上,Groen下结论道:症状的种类发生了变化,青春期前后显现症状的比率也发生了变化。如无能、躯体疼痛不适、表情沮丧、精神运动性坐立不安、分离焦虑更多地发生在儿童身上,而快感缺乏、无助、嗜睡、体重改变、自杀念头和自杀行为更多地发生在青少年身上。 二、青少年自杀
自杀被定义为一种旨在造成自己死亡的行为。然而,青春期的许多自杀或自杀尝试的动机并不是想去死,而仅仅只是要表达绝望和愤怒。自杀行为经常可以分为三类:(1)自杀意图。指思想上认为生活毫无价值,要通过具体的自杀计划,专注于强烈的不切实际的自我毁灭。(2)准自杀(自杀未遂)。指深思熟虑的、非习惯性地以非致命的方式行事,没有受到他人的妨碍,能够导致或事实上确已导致了自我损伤。(3)自杀。相信或意识到行为的后果,通过直接或间接的行为致使自己死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许多作者认为,直接自杀在青春期和成年早期特别常见,如在道路交通上搞大冒险。 新近关于青少年抑郁症与自杀的本质的认识,对于预防和与治疗有何启示? 三、青少年自杀抑郁的预防与治疗
为了缓解抑郁症状,许多精神病学家和内科医生在青少年人群中使用抗抑郁药物,常见的如选择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物(缩写SSRI)。然而,据可获得的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出版或未出版的资料显示,SSRI已被用于了儿童和青少年。有证据显示,自杀的风险在加剧,包括自杀企图、准自杀和自我损伤,这也都与SSRIs有关联。最近出版的《青少年抑郁症治疗研究》发现,对于某些青少年抑郁症状温和恶化到深度的抑郁症,参加氟西汀治疗是有益的。比起安慰剂来说,氟西汀治疗联合认知行为治疗是很有效的,在治疗的末期它削弱了自杀的企图。然而,在用氟西汀治疗的过程中,不幸事件如自杀行为、自杀企图、自我损伤和暴力,呈现出上涨趋势。达成广泛共识的是药物治疗必须联合精神疗法,把父母纳入治疗之中,细心负责地应对自杀企图和自杀行为,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治疗青少年抑郁症。
各种各样的心理治疗都显现出对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效果,其中最重要的是认知行为疗法和人际关系疗法。在认知行为疗法中,治疗医生注重提高患者的社会技能、关注患者的认知方式,减轻其悲伤和无能的症状。最有名的一个认知行为途径,即青少年抑郁过程的处理;该项目由青少年组的16个会期和一组分开的父母组成,这一途径引导抑郁症青少年去管理自己的情绪,认同并参与到快乐的活动中去,辨识消极思想及其原因,在重压之下积极放松,提高社会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
尽管基于青少年抑郁症的认知行为疗法效果较好,但是新近的证据显示,人际关系心理疗法也管用、有效。这一疗法聚焦于青少年的成长问题,如同父母分离、同伴关系发展和同伴群体压力处理。这一项目经常持续12-15期,由3个阶段组成。在第一阶段,治疗师同患者及其父母一起评估关系,一起决定去关注人际交往问题的某些方面。在第二阶段,治疗师和患者直接针对指定的问题去引导行为改变。在第三阶段,患者渐渐地去结束治疗,建立处理未来问题的能力。
依据抑郁发展模型,认知行为疗法除了关注社会退缩和同伴排斥以外,还关注青少年解释社会事件时的认知偏见,不正常图式和消极归因风格。人际关系治疗,相对而言,主要侧重于成长经历和人际关系,以及导致并维持消极工作模式和不正常图式的不利事件。依据抑郁发展模型,联合使用认知行为疗法和人际关系疗法,对于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是大有益处的。 大多数预防项目和早期干预项目仅限于针对那些被认为高风险的个体,旨在清除单一风险因素的影响,通常是生活压力事件(如父母离婚、父母死亡等),或亚临床抑郁症状。相对而言,仅有少数研究以整个青少年群体为目标对象,尝试着去预防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生。在预防青少年抑郁症方面,澳大利亚学者做出了很具有说服力的研究,他们使用了拟定的预防计划,基于改变消极的解释风格、认知缺陷、功能性失调态度、人际关系处理和低期望的自我表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项目结束前,在处理技巧、归因风格和知觉控制方面,这些研究中约一半的研究发现有显着的改善。
依据抑郁症发展模型为了预防和早期干预,应该将青少年的社会环境(家庭、同伴、学校)考虑进来。提出三个水平的学校服务:(1)一级预防服务。提供给所有的教职工和学生,通过沟通问题、分享资源。(2)二级预防服务。改善有抑郁症风险的教职工和学生。(3)三级预防服务或危机干预。针对那些心理上正经受严重困境的教职工和学生。 在美国和加拿大,各种校内生活小组已经运作了近30年,旨在支持教师去适当地干预那些处于心理困境中的学生。
任何一个自杀企图的青少年都应该得到适当的治疗。首要的健康服务和社会服务应该是,医院、精神病学家或心理学家去验证有嫌疑或明显的精神障碍。理想化的状态是,患者自己同意去危机干预中心,接受专业人员的检查和评估。通常,鼓动患者及其家人去做精神病学检查和治疗是很必要的。患者自杀未遂之后紧接着的一段时期,正是治疗机构回顾、审查患者实际生活状况的好时机。很不幸的是,往往由于治疗机构对于患者的精神背景、个人问题、周期复发等认识不够,导致所采取的解救患者的治疗措施不甚得力。
青少年自杀理论的主要焦点在于是否受当前条件限制,如年龄限制、缺乏活动性或一些法律约束。对于那些主要表现为行为问题、攻击性行为及对压力和挫折低容忍的自杀未遂者,这些条件限制显得尤为关键。正如我们的研究所示,抑郁不是引发青少年抑郁的唯一风险因素,行为问题、冲动、抗压能力弱、滥用药物、家庭关系紧张及人际关系不和谐都可以引发青少年自杀行为。尤其是同性恋青少年,极可能遭受到父母及同龄人的拒斥。当治疗企图自杀或自杀未遂的青少年时,所有这些因素都因该被考虑进来。
针对青少年自杀行为的预防,Shaffer提出了四种一般性措施:(1)案例发现,(2)危机管理,(3)教育项目,(4)管制潜在的自杀行为。我们接下来简单讨论这四种措施。 为了鉴别高风险个体,间接案例发现被用于一些自杀教育项目,去训练学生、老师和家长去发现具有自杀倾向的同学、朋友、儿童的主要特征。然而,较之于不参加案例发现,那些在案例发现中接受过系统训练的青少年,并不是更倾向于去推荐陷入忧虑的朋友去接受治疗。直接案例发现尝试去引发自杀青少年他们自己的风险状态。一些自陈量表被改进,用以验证青少年的前自杀状态(如青少年自杀问卷)。但是他们在预测具有自杀倾向的青少年方面还没有显示出足够的有效性。
危机服务旨在心理矛盾情绪。心理矛盾先于自杀企图,在心理干扰的背景下产生。通常以电话热线的方式提供危机服务。以前的经验告诉我们,危机服务对自杀率的影响微乎其微主要是因为打热线的多数是女性,而女性自杀的风险性较之男性本身就要低很多。电话热线通常所能给出的建议都是很平常的,很难奢望其能对求助者有多大实质性的帮助。再则,许多自杀行为发生前,受害者本身就处于焦躁状态,他或她往往是不可能去打热线以寻求帮助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通过传递与自杀和准自杀相关的信息,干预自杀的教育项目旨在努力地提高人们预防自杀的意识。这一项目有利于案例发现,洞悉特殊个体的自杀企图,并方便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去获得精神健康教育资源。然而,绝大多数参加教育项目的青少年并没有自杀的倾向性。此外,所有这些旨在降低自杀率的教育努力,反而可能适得其反,因为它会造成模仿效应。基于对美国范围内的15个学区的调查,Speaker提出了一个综合模型,旨在干预青少年自杀和学校暴力。
这一模型针对青少年暴力和自杀,给出了几点建议:(1)以抵制家庭结构的削弱,整个家庭都要被纳入干预项目。(2)为了克服在处理暴力和自杀未遂,学校资源和技巧的缺乏、教师和管理者的角色定位的适当改变是很必要的。(3)为了抵制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中断,教育应该将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同一性。(4)为了处理家庭暴力和青少年药物滥用,冲突调节是必要的。(5)为了培养学生抵御媒体暴力的意识,建议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参考文献
[1] Petersen, A, C., Compas, B.E., Brooks-Gunn, J., Stemmler, M., Ey, S., & Grant, K.E. Depression in adolescence [J].American Psychologist, 1993,48,155-168. [2] Groen, G., & Petermann, F. Depressive Kinder und Jugendliche [Depressiv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M]. Gottinggen, Germany: Hogrefe.2002.
[3] Speaker, K.M., & Petersen, G.J. School violence and adolescent suicide: strategies for effective intervention[J]. Educational Review, 2000,52,65-73.
[4] Shaffer, D.,& Piacentini, J. Suicide and attempted suicide. In M. Rutter, E. Taylor, & L.Hersov(EDs.),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 Modern approaches[M]. London: Blackwell.1994.
作者简介:唐成智(1970.02- ),男,广西富川人,本科,广西贺州市富川县新华乡中心校工作,主要从事小学教育工作和研究;通讯作者:李正根(1985.06- ),男,江西万载人,研究生,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教师,主要从事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教学和心理咨询中心学生心理辅导工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