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碳汇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综述
2022-04-29
来源:乌哈旅游
第38卷第1期 贵州林业科技 Guizhou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1.38,No.1 Feb.,2010 2010年2月 中国林业碳汇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综述 邱建生张彦雄陈景艳 田炼红管继红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摘要:本文对中国在清洁发展机制(CDM)下的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即林业碳汇的发展历史、现状, 进行了回顾、梳理与总结,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林业碳汇;趋势;综述 中图分类号:¥718.556 文献标识码:C Current Status and Prospect of Carbon Sequestration Forestry Development in Guizhou Province Qiu Jiansheng Zhang Yanxiong Chen Jingyan Tian Lianhong Guan Jihong (Guizhou Academy of Forestry,Guiyang 550005) Abstract:As the post—Kyoto Protocol consensus gradually forming,the world is stepping into the new age of low—carbon economy.Since forest has signiifcant influence on the climate changes,the forestry development is now facing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ies.Under such background,this paper ifrstly presented the history and the current status of he catrbon sequestration forestry development in China,and then discussed and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rtend in the future. Keywords:Caron seqbues ̄afion fores ;Current status;Prospect;China 1 林业碳汇的功能、作用及林业碳业 碳汇市场 1.1林业碳汇 碳,减缓了温室效应。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森林的碳 汇作用。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是《京都议定书》框 架下,清洁发展机制(CDM)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 国家之间在林业领域内的惟一合作机制,是指发达 国家通过出资造林,以森林起到的固碳作用来充抵 减排二氧化碳量的义务,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森林生 态效益价值补偿的一种重要途径。 1.2林业碳汇的功能、作用及林业碳汇市场 碳汇与碳源是两个相对的词。碳源是指产生二 氧化碳之源。自然界中碳源主要是海洋、土壤、岩 石与生物体。此外,工业生产、生活等都会产生二 氧化碳,大量工业二氧化碳集聚在空气中就造成了 全球范围内越来越严重的温室效应。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国际社会采取了对 森林、湿地等植被可以快速、大量地吸收、汇 聚和储存二氧化碳,称为碳汇。 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大量的二氧化 收稿日期:2009—10—18 策,以应对气候变化,其中多种树、保护森林就是 一个重要手段。而且值得重视的是,通过植树造林 固定二氧化碳,成本远低于工业减排。 作者简介:邱建生(1965~),男,副研究员,目前从事油茶的相关工作。 50 贵州林业科技 38卷 森林是最大的“储碳库”和最经济的“吸碳 器”。森林生物量约占陆地植被总生物量的80%, 森林植物中的碳含量约占生物量干重的50%。全球 不能超过该国基年排放量的1%。 2003年l2月举行的第9次缔约方大会通过了 关于造林和再造林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方式和程 序。根据这个决定,造林和再造林清洁发展机制项 目必须遵照与其他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类似的模式和 总碳量约2.48万亿吨,其中1.15万亿吨贮存在森 林中。研究表明,林木每生长l立方米,平均吸收 1.83吨二氧化碳,放出1.62吨氧气。IPCC第四次 评估报告专门论述了林业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作 程序。但是,此类项目与能源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相 比,具有一些自己的特点,包括:森林固碳的非持 用。报告认为:林业具有多种效益,兼具减缓和适 应气候变化的双重功能,是未来30—5O年增加碳 汇、减少排放成本较低、经济可行的重要措施。由 此看出,森林在适应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中具有十 分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积极开展造林绿 化、增加森林植被、减少森林火灾和森林的不合理 采伐等,都可以增强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和固 定。 林业碳汇是通过造林、再造林和森林管理、减 少毁林等活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与碳汇交 易结合的过程、活动或机制。根据《波恩政治协 议》和《马拉喀什协定》,造林、再造林被同意作 为第一承诺期合格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即发达国 家可以通过在发展中国家实施林业碳汇项目抵消其 部分温室气体排放量,这是一个对林业发展具有重 要意义的事件,标志着林业的生态功能在经济上得 到了全社会的承认,标志着林业的生态服务进入了 可以通过贸易获取回报的时代。在此大背景下,一 个全新的市场——国际碳汇市场正在全球范围内形 成。 2 造林和再造林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规 则 根据《马拉喀什协定》,在议定书所规定的第 一个承诺期内(2008—2012),土地使用、土地利 用变化和森林方面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仅限于造林 和再造林项目。所谓造林, 指通过栽种、播种和 /或人为的增进自然种子源,将至少有5O年处于无 林状态的地带转变为森林地带的直接由人类引起的 。所谓再造林,是指在曾经有林,但被改为无 皂 带通过栽种、播种和/或人为的增进自然种 ,将这种无林地带改变为森林地带的直接由人 荚引起的活动。就第一个承诺期而言,再造林活动 将限为在1989年12月31日处于无林状态的地带上 的再造林。附件一国家从这些项目中获得的信用额 久性,固碳量的监测比较困难,不确定性较大,项 目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影响,包括对生物多样性和自 然生态系统的影响比较显著等,适用此类项目的规 则明显比适用能源项目的规则复杂,主要在如下一 些方面有所不同。 2.1边界 项目边界是对在项目参与者控制之下的造林或 再造林项目活动的地理位置的描述。项目活动可以 涵盖多个不连续的土地。 2.2基准线 造林或再造林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时项目边界内 碳库中的碳存储量的变化总和。项目的基准线应该 基于具体项目,通过透明而且保守的方法来确定。 在确定基准线的时候,需要考虑不确定性以及国家 和部门政策,例如历史上土地的使用、实践和经济 的发展趋势。在计算基准线时,项目参与者可以选 择不考虑项目边界内的一个或者多个碳库或者温室 气体排放,只要能够提供透明和可核查的信息钲明 这种选择不会导致所计算的项目固碳效益的增加。 在确定基准线的过程中,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建议者 应该从下面的方法中选取最合适的一种:可用的历 史上或者现有的项目边界内碳库内碳存储量的改 变;一种经济上有吸引力的土地利用方式带来的项 目边界内碳存储量的改变,考虑投资的障碍;在项 目开始时最有可能的土地利用方式带来的项目边界 内碳存储量的改变。 2.3计入期 造林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计人期有如下两种选 择:最长不超过2O年,最多可更新两次。每一次 更新的时候,都需要指定经营实体确认原来的基准 线仍然可用,或者应用新数据对其进行了更新。最 长30年,不可更新。 2.4非永久性问题的解决方法 两种解决项目非永久性问题的方法。签发临时 CER(temporary CER,TCER)或者长期CER 1期 邱建生等:中国林业碳汇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综述 5 1 (1Ong--term CER,LCER),项目参与者需要从中 选择一种。一旦选定,则在项目的整个计人期内应 保持不变,包括可能的计人期更新。tCERs不可以 转移至下一个承诺期,而且在签发所处的承诺期的 外的影响。如果可行,则该评价需要包括项目对当 地社区、土著人、土地使用、当地就业、食物生 产、文化和宗教场所以及获取薪柴与其他森林产品 等的影响的信息;对潜在重大影响的监测和补救措 施;项目设计文件中还需要包含一份监测计划,所 应用的监测方法学必须包括采样和测量单个碳吸收 库的温室气体吸收量的技术和方法的相关信息,并 下一个承诺期结束时自动失效。失效后的tCERs不 能再转让。如果选择签发tCERs,则签发的数量等 于与项目开始时相比,一个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增加 的固碳量。如果tCER。被用于遵约目的,则其失 且保证项目减排量的核查不会基于项目的最大碳吸 效后,需要用其他的减排量来替代。 LCERs不可以延期至下一个承诺期,而且在项 目的减排计人期结束的时候会自动失效。失效后的 CERs不能再转让。如果在5年之内,项目没有提 交相应的核查报告或者所提交的核查报告显示项目 的固碳量下降,那么就需要从已经签发的U:= ERs中扣除相应数量的LJ:ERs。如果项目所提交 的核查报告显示项目的固碳量增加,则需要签发增 加数量的LCERs。如果LcERs被用于遵约目的,则 其失效后,需要用其他的减排量来替代。 2.5核查与核证 项目减排量的首次核查与核证可以在项目参与 者选择的任何时间进行。此后一直到项目的减排计 人期结束,核查与核证将每5年进行一次。核查将 确定项目所带来的温室气体的减少量,并且通过包 括实地考察等方式,确定项目所带来的社会经济和 环境影响是否受到监控;确定项目的边界是否产生 了变化,进而是否影响到土地的法定归属和获取项 目所产生减排量的合法权利。同时,需要对项目的 管理进行审查,以保证没有按照项目的最大碳吸收 量来进行核查。 2.6项目设计文件包含的内容 与能源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项目设计文件相 比,造林和再造林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项目设计文 件中必须包括如下的额外内容:描述项目所在区域 内现在的环境状况,包括气候、水文、土壤和生态 系统,以及可能存在的稀有或濒危物种和它们的习 性;项目所涉及土地的合法归属、获取所产生减排 量的合法权利、当时土地占用和使用情况的描述; 选择的碳库,以及必要的透明和可核查的信息;减 少潜在泄漏的措施;项目的环境影响分析,包括对 项目边界以外的影响。如果可行,则该评价需要包 括项目对水文、土壤、火险和病虫害等影响的信 息;项目的社会经济影响分析,包括对项目边界以 收量。 3 我国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优先发展 区域 2006年l2月12日,我国造林再造林碳汇项 目“优先发展区域选择与评价项目”通过专家验 收。项目基本确定了我国开展清洁发展机制下碳汇 项目的优先区域主要分布在我国中南亚热带常绿阔 叶林带,南亚热带、热带季雨林、雨林带,青藏高 山针叶林带及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该项目由国家林业局碳汇管理办公室与国家林 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合作完成,并得到了美国大自 然保护协会和保护国际的支持。项目旨在根据《京 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2008—2012年)对清洁 发展机制下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的要求,通过分析 1990年土地利用资料和森林资源调查资料,建立综 合评价指标与方法,提出在第一承诺期内,我国适 合开展清洁发展机制下的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的优 先发展区域。 专家一致认为,通过建立我国造林再造林碳汇 项目发展区域评价地理空间数据库,编制全国以县 为基本单元的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优先发展区域分 布图,初步搞清了我国实施林业碳汇项目各个区域 的本底情况,为评估中国CDM碳汇项目潜力奠定 了基础,也为国家林业碳汇管理部门开展碳汇方面 的相关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4 我国林业炭汇的发展现状 4.1 《中国广西珠江流域再造林项目》成功注册 为全球第一个林业碳汇项目 中国和世界银行在中国广西合作开发的林业碳 汇项目《中国广西珠江流域再造林项目》,2006年 成功注册为全球第一个林业碳汇项目。由环江毛南 族自治县兴林营林有限责任公司与生物碳基金托管 52 贵州林业科技 38卷 机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签订碳减排量购买协议。 2006年l1月14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 (CDM)下的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的相关模式和程 序是2003年和2004年才分别由《联合国气候变化 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在全球提出申请的100 个林业碳汇项目中,世界银行最终选中了20个项 目。中国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和苍梧县的4000 公顷荒地上造林项目,可在l5年里吸收50万吨二 框架公约》第九次和第十次缔约方大会正式通过, 此前在全球范围内实际上没有一个完全按照《京都 议定书》下相关规则而实施的碳汇项目。实施造林 再造林碳汇项目,虽然能够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积 极贡献,但如何确保实施的项目是通过直接人为活 氧化碳。在世行的安排下,这一吸收量将被西班牙 和意大利用来履行其根据《京都议定书》承诺的温 室气体减排量,中国为此可得到220万美元的资 金。项目成为首个成功注册的项目。 项目开创了我国林业加人国际“碳汇交易”, 增加林业投资渠道的先河。此次广西珠江流域再造 林项目资金来源是发达国家设立在世界银行的生物 碳基金。 项目计划在环江和苍梧县(自治县)各营造 2000公顷。树种和再造林模式主要是包括马尾松和 枫香混交林、杉木和枫香混交林、马尾松和大叶栎 混交林、马尾松和木荷混交林、桉树纯林等。 该项目实施后,到2035年将固定二氧化碳77 万吨。按协议,世界银行生物碳基金一期将向项目 业主购买220万美元的碳汇。项目计划实施的l2 年中,将为项目区农民增加2llO万美元的收入, 使当地5000户、2万名农民受益,创造临时就业机 会500万个,同时还将在改善珠江流域生态环境, 促进增加粮食产量、农村能源供给、农民技术培训 等方面发挥效益。 该项目所使用的基线方法学和监测方法学也是 全球第一个获得CDM执行理事会批准的CDM造林 再造林方法学。以中国林业科学院森林生态环境研 究所张小全博士为主,针对国家林业局广西林业碳 汇试点项目开发的、适合在退化土地上实施清洁发 展机制(CDM)下再造林项目的基线和监测方法 学,l0月31日至11月2日,由CDM执行理事会 下的造林再造林项目工作组通过,并作为工作组会 议报告附件公布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 网站(http://cdm.unfccc.int/Panels/ar)o这是截 至目前世界各国向联合国CDM执行理事会递交的 l3个方法学建议中,惟一获得CDM造林再造林工 作组通过的方法学,正式批准文件于2006年l1月 23日至25日召开的联合国CDM执行理事会会议后 正式公布,此方法学正式公布后,可以用于今后实 施的类似的CDM再造林项目。实施清洁发展机制 动,产生了真实、可以核查的减排量,必须针对不 同立地类型转化为森林的情况,开发相应的基线和 监测方法学,也就是说,必须用科学方法确定在所 选择的造林地上造林后,用公认的科学方法计量树 木生长吸贮的碳,并对照1990年基准年,证明这 些碳真正是由于人为直接活动即造林引起的,并可 进行核查和监测。由于碳汇项目方法学研究专业性 很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CDM下造林再造林碳 汇项目在全球的进展。该方法学获得通过,不仅向 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已经具备了实施CDM造林再造 林项目的能力,有助于中国在国际上进一步吸引新 的碳汇项目,同时,也有助于在全球范围内增强工 业化国家(附件一国家)通过实施CDM造林再造 林项目,来实现其在《京都议定书》中承诺的减排 义务的信心。因此,无论是对于中国还是对于国际 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标志性意义。 4.2 云南腾冲CDM小规模再造林多重效益项目 2004年,云南省林业厅、保护国际和美国大自 然保护协会决定,在云南开展森林多重效益项目。 项目要达到3个效益,第一,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汇固定住,有利于气候;第二,通过CDM,可以改 善当地群众生活;第三,种植多种植物,有利于生 物多样性。 2005年,全球生态系统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 之一的腾冲县从全省31个符合条件的竞争者中脱 颖而出,成为云南首个森林多重效益项目试点。该 项目试点占地467.7公顷,涉及腾冲曲石乡、界头 乡、猴桥镇的大坝、东华、周家坡、上街4个行政 村和国营苏江农场,涉及433户共计2108名村民。 种植的树种有秃杉、光皮桦、云南松、桤木等当地 土生植物。这些树木预计在3O年内将产生碳汇17 万吨,由于达不到每年碳汇8000吨的标准,这个 项目属于碳汇CDM小项目。由于该项目在CDM框 架下,因此项目的前期工作比较复杂,50万元前期 工作经费由美国3M公司无偿提供。前期工作首先 1期 邱建生等:中国林业碳汇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综述 53 要调查地块,保证试点土地符合CDM项目要求。 国林科院、北京林业大学等单位合作开展了“北京 市森林资源价值核算”、“北京山地森林生态系统服 务功能及其价值”、“北京东灵山三种温带森林生态 系统的碳循环”等研究。2006年,又在市科技重 大项目“北京山区森林健康经营关键技术研究和示 范”中专门设置了2个碳汇相关子课题,并开展了 相应研究。从2006年7月开始,北京市园林绿化局 接着就要启动社区调查,对当地的经济、文化状况 进行了解,考察当地群众是否愿意进行该项目。然 后。开展基线调查,摸清试点土地的自然情况。 4.3中国四川西北部森林碳汇项目通过国家审核 2008年9月10日国家发改委召开了国家清洁 发展机制项目审核理事会第五十二次会议,参加的 理事会成员单位有:科技部社会发展司、外交部条 法司、财政部国际司、农业部科教司、国家环保部 国际司、中国气象局科技司、四川省发改委等。在 本次会议上,以四川省大渡河造林局为项目业主开 发的中国四川西北部退化土地的造林再造林项目, 顺利通过了审核。 中国四川西北部退化土地的造林再造林项目是 清洁发展机制(CDM)下的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 本项目是在四川省林业厅、保护国际(CI)成都办 公室、四川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下,在四川开展的林业碳汇试点项目。 本项目于2004年12月起准备,2005年l2月 完成造林地块的选择,2006年底完成项目初始信息 调查、碳基线调查及社区调查,2007年7月完成了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2007年1月完成与林地所 有者的合作协议的签订,2007年底完成项目PDD 文档的撰写,2008年4月通过第三方认证机构 (DOE)核实认证,2008年5月本项目先后通过了 四川省林业厅、国家林业局审批。 本项目将在四川省的理县、茂县、北川、青 川、平武5个县的21个乡镇28个村境内的部分退 化土地上建立多功能人工林2251.8公顷。项目宗 旨:吸收CO 等温室气体、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 水土保持、缓解贫困促进社区发展。项目所选造林 树种为乡土树种,没有外来人侵物种或转基因物 种。项目实施期6O年,计人期选择为20年可更 新。预计在20年的计人期内产生53.3万吨CO:当 量的临时核证减排量,年均2.6万吨CO 当量。在 有碳汇收益的情况下,以每吨CO:当量5美元计 算,可获碳汇收益266.5万美元,本项目的财务内 部收益率(FIRR)为9.42%,项目具有较好的经 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4.4中国林业碳汇发展现状 4.4.1 森林资源的碳储量初步摸清 自1999年以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先后与中 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合作,组织了 以李文华院士为首的近20名知名专家和学者,对 北京市森林资源的碳储量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 表明:截至2007年底,北京市森林资源总碳储量 为1.1亿吨,森林资源年固定二氧化碳量约为972 万吨(碳汇量),年释放氧气量约为710万吨。 4.4.2首批林业碳汇项目正式实施 经认真调研并充分筹备,北京市首批2个碳汇 已正式启动。即中国绿色碳基金中国石油北京市房 山区碳汇项目;北京市八达岭林场碳汇造林项目。 4.4.3 中石油投资在广东龙川建200hm “碳汇 林”项目启动 该项目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出资150万 元兴建,200hm 荒山、迹地将种上南方常见的优 良乡土树种,经过20年的生长周期后,项目将成 为每年吸3667.5吨二氧化碳,排出1080吨氧气的 森林氧吧。 该项目所栽植树木都是“碳汇”能力较强的红 椎、木荷、藜蒴、红香等优良乡土树种,同时,为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还使用了人工作业和施有机肥 等手段。 4.4.4全球首个毛竹林碳汇项目落户杭州临安 中国绿色碳基金临安毛竹林碳汇项目正式启 动,成为全球首个毛竹林碳汇项目。项目将在杭州 临安藻溪镇严家村、松溪村营造毛竹碳汇林共五十 公顷,在项目实施的二十年内可以固碳(吸收二氧 化碳,并使二氧化碳中的碳固定下来)五千多吨, 从而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改善环境。 项目计划从毛竹林碳汇计量技术研究、毛竹采 伐利用的碳平衡及碳转化研究等多个方向,对竹林 碳汇以及相关技术进行研究并获得相应的数据。如 果这一项目的研究能获得突破,不仅可以更准确地 计算我国的竹林碳汇,也将为计算全国竹林乃至森 林生态系统对全球碳平衡的贡献量、中国森林资源 碳汇情况提供重要的资料和数据,可以提升我国在 贵州林业科技 38卷 今后参与碳交易的国际谈判中的优势地位,进而通 过用碳汇抵消一部分工业源二氧化碳的排放,使我 时,必须重视发挥森林的固碳作用。森林在发展低 碳经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中的作用关键就是要增 国获得更多的温室气体排放配额。 4.4.5武汉市开建667hm “碳汇林” 667hm ‘碳汇林”,由中国绿色碳基金中石油 集团投资500万元,地方配套投资500万元兴建, 其中江夏区建400hm ,黄陂区建267hm ,成林后, 20年中可吸收、固定3O余万吨二氧化碳。 4.4.6 中国首批碳汇林项目在甘肃庆阳市合水林 业总场正式启动 碳汇林项目是国家林业局和中石油集团合作在 全国7个省、市试点实施的碳汇项目之一,2月25 日与国家林业局签订项目合约。该项目属公益性项 目,建设内容为人工营造油松、沙棘碳汇林 133hm ,实施期限从2008年到2028年,共20年, 总投资100万元。 项目建成后,6o年内项目区生物量增加8.7万 吨。吸收二氧化碳14.03万吨,释放氧气lO.39万 吨,产生固碳经济价值4157.1万元。油松、沙棘 采种、问伐期出材可创经济效益685万元。项目区 共可产生经济效益4842.1万元。同时,该项目的 实施,对加快人工造林绿化步伐,发挥森林生态效 益,减轻社会就业压力,增加职工群众收人,提高 林业生产集约化经营水平和科技含量具有较强的带 动作用。 综上所诉,目前我国开展碳汇造林项目主要有 3种类型:一是清洁发展机制碳汇造林项目,二是 中国绿色碳基金支持开展的碳汇造林项目,三是其 他碳汇造林项目。其他碳汇造林项目主要包括各地 与外国政府、国内外企业、组织、团体等开展的不 属于清洁发展机制类型和中国绿色碳基金支持的, 并以积累碳汇为主要目的的造林、森林经营以及相 关碳汇计量与监测、碳汇交易等活动。 5 发展趋势 5.1低碳经济将带来林业新的发展机遇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 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 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 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发展低碳经济,既要重视节能减排,更要重视 碳汇。所以,低碳经济要求在尽量减少碳排放的同 强森林的碳汇功能,减少和控制森林成为温室气体 的排放源。 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央林业工作会议上,温家宝 总理指出:“林业在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回 良玉副总理强调:“应对气候变化,必须把发展林 业作为战略选择”。加快林业发展,增强森林碳汇 功能,已成为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共识。由此可以 看出,低碳经济将带来林业新的发展机遇。 5.2低碳经济将进一步加大林业碳汇市场 哥本哈根会议将是低碳经济最重要的基础,而 基于后《京都议定书》协议之上的,是即将可能产 生的一个新的交易市场一全球将会出现更大的、统 一的碳交易市场。建立国际碳交易市场,对世界经 济整体、以及各国国内经济完成向低碳经济的转型 至关重要,已经成为各国的共识。碳交易市场近年 来的每年交易金额都以翻倍的速度增长,2008年的 市场价值是600亿欧元,2012年有望达到1500亿 美元。后《京都议定书》,市场价值将会更大。碳 汇市场交易是将市场机制引人到生态服务领域的新 概念,对形成构筑在市场准则基础上的生态服务系 统,建立生态消费价值市场补偿机制,促进生态服 务功能的产业化发展,进一步推进全社会对森林生 态服务功能有偿化的理解和新机制的建立,都有着 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参与国际碳汇市场的 交易活动,可以引进新观念和新机制,并从更高层 次上将我国林业建设纳入缓和全球气候变暖的国际 行动中,促使我们站在全球高度,重新审视我国林 业发展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深化全社会对林业建设 重要性的认识。 5.3以林业生态建设换取拓展国家经济发展 空间 目前,国际社会希望中国在减排中起带头作 用。中国面临着巨大的减排压力。加之在当前及未 来较长时期内,我国经济社会还将持续增长,能源 结构以煤为主难以改变,温室气体排放势必大幅增 加。在现有资源禀赋、工业技术体系和传统能源消 费模式下,我国工业减排成本高、难度大,而且在 一定时期内还可能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较大负面影 响。未来工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国家优势需要考虑 争夺和赢取排放空间。因此,以林(下转第48页) 48 贵州林业科技 38卷 有害生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防控: 装材料的单位和企业检疫监管,与涉木单位和企业 建立检疫联席会议制度,明确相关职责;加强检疫 宣传和执法,定期开展检疫专项检查,依法严肃处 理违法违纪案件。 l、加强机构建设,提高防控能力。林业有害 生物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就目前我州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员编制,远远 不能适应林业快速发展的需要,需要政府加强对林 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投入,增加机构编制和加强业务 培训,组织开展专业化防治队伍建设,逐步完善监 4、加强预测预报,为防控提供科学依据。要 确保调查监测质量,发挥我州三个国家级中心测报 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治减灾体系和应激反应机 制,提高防控能力。 2、改善林种结构,提高林分抗病虫能力。要 以营林为主,建立培育森林健康理念,将林业有害 点的示范带动作用,严格测报流程中信息采集、传 递、处理、决策等关键环节的全过程管理,实行监 测调查人员绩效报酬和虚假数据责任追究制度,确 保监测调查数据的真实性、统计的准确性和传递的 时效性,为防治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5、加强综合防治,大力推行项目工程治理。 对预测将暴发成灾、有必要进行防治的林业有害生 物,要选用针对性强,不伤害其它生物的无公害药 剂进行防治;对我州发生面积较大、对森林资源有 较大潜在威胁的病虫种类实行以综合防治为主的工 程治理,增加政府对防治的资金投入,推行“谁经 营、谁防治”的原则,广泛筹积资金,为综合治理 提供资金保障。 生物防治工作贯穿于整个营林工作中,将培育健康 森林作为营林工作的主要目标,逐步对现有低产林 进行改造,因地制宜,合理搭配,引进抗病虫树 种,营造混交林,改善森林生态环境,增加林内生 物多样性,提高森林自身抵御林业有害生物和林业 灾害的能力。 3、严格检疫执法,阻止林业外来有害生物入 侵。除要做好引进苗木、种子和木材运输的调运检 疫外,重点对我州使用光(电、线)缆盘、木质包 (上接第54页) 将发展中国家林业方面的行动纳入发展中国家减缓 业生态建设换取拓展国家经济发展空间必将成为我 国的战略选择之一。这必然带来国家对林业政策的 气候变化的行动范畴,实行与工业减排等同样的激 励政策,配套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大力提高林业 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其三,把林业生物能源开 发、建设作为国家未来能源产业发展的重点。 重大变化,其一,国家必然进一步加大对林业建设 投资力度,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开征碳税,建立 绿色碳基金,大力开展造林增汇活动;其二,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