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0-2021学年涉县河南店镇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2020-2021学年涉县河南店镇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2021-06-14 来源:乌哈旅游
2020-2021学年涉县河南店镇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捉弄 契诃夫

一个晴朗的冬日中午,严寒,冻得树喀喀作响。娜坚卡①挽着我的胳膊,两鬓的卷发、嘴上的茸毛上,蒙着薄薄的银霜。我们站在高山上。从脚下到平地伸展着一溜斜坡,雪坡在阳光的照耀下,镜子一样闪闪发光。我们身边,放着小小的轻便雪橇。

“我们一块儿滑下去,娜杰日达·彼得罗夫娜!”我央求,“只滑一次!我保证:不会伤一根毫毛。” 可是娜坚卡害怕。从她那小小的胶皮套鞋到冰山脚下这段距离,在她看来像深不可测的地穴。我刚邀她坐上雪橇,她往下一看,倒抽一口冷气,连呼吸都停了。要是她当真飞向深渊会怎祥?她会吓死的,吓疯的。

“求求您!”我又说,“不要害怕!您要明白,您这是缺少毅力,胆怯!”

娜坚卡最后让步了,看她的脸色我知道,她是冒着生命危险让步的。我扶她坐到小雪橇上,搂着这个脸色苍白、浑身打颤的姑娘,跟她跌进深渊。

雪橇飞去,劈开的空气迎面袭来,在耳衅怒吼,凶狠地撕扯着衣帽,刀割般刺痛脸颊。风的压力下,几乎难以呼吸。像魔鬼用铁爪把我们紧紧抓住,咆哮着要把我们拖进地狱。周围的景物汇成一条长长的忽闪而过的带子……再过一秒钟,就要粉身碎骨了!

“我爱你,娜佳!”我小声说。

雪橇越来越平缓,风的吼声和滑木的沙沙声已不那么可怕,呼吸也不再困难,终于到了山脚。娜坚卡已经半死不活,脸色煞白,奄奄一息……我帮她站起来。

“说什么也不滑了,”她睁大恐惧的眼睛望着我,“一辈子也不滑了!”

一会儿,她回过神来,眼睛探察我:那句话是我说的,还是旋风的呼啸中她的幻听?我呢,专心致志地检查手套。

她挽起我的胳膊,在山下又玩了好久。那个谜显然搅得她心绪不宁。那句话是说了吗?说了还是没说?这可是一个有关她的自尊心、名誉、生命和幸福的问题,世界上头等重要的问题。娜坚卡不耐烦地、忧郁地打量我的脸,胡乱回答我的问话,等着我再说出那句话。啊,这张可爱的脸上,表情是多么丰富呀!我看得出来,她在竭力控制自己,她想说点什么,提个什么问题,但她找不到词句,她感到别扭,可怕……

“您知道吗?”她说,眼睛没有看我。 “什么?”

“我们再……再滑一次。”

于是我们拾级而上。我再一次扶着脸色苍白、浑身打颤的她坐上雪橇,再一次飞向恐怖的深渊,再一次听到风的呼啸、滑木的沙沙声,在雪橇飞得最快、风声最大的当儿,我再一次小声说:

“我爱你,娜佳!”

雪橇终于停住。娜坚卡立即回头看我们刚刚滑下的山坡,随后久久地审视我的脸, 倾听我那无动于衷、毫无热情的声音,于是她整个人,浑身上下,连她的皮手笼和围巾、帽子在内,无不流露出极度的困惑。她的脸上分明写着:

“怎么回事?那句话到底是谁说的?是他,还是我听错了?”

这弄得她心神不定,失去耐心。可怜的姑娘不回答我的问话;愁眉苦脸,就要哭出来了。 “我们是不是该回家了?”

“可是……我喜欢这样滑雪,”她涨红着脸说,“我们再滑一次好吗?”

虽说她“喜欢”这样滑雪,可是,当她坐上雪橇时,依旧脸色苍白,吓得透不过气来,浑身直打哆嗦。 我们第三次飞身滑下。她一直盯着我的脸,注视着我的嘴唇。可是我用围巾挡住嘴,咳嗽一声,滑到半山腰时,我又小声说道:“我爱你,娜佳!\"

谜依旧是谜!娜坚卡默默不语,想着心事……我从冰场把她送回家,她尽量不出声地走,放慢脚步,一直期待我会再说那句话。看得出,她内心怎样受着煎熬,又怎样竭力克制自己,免得说出:“这句话不可能是风说的!我也不希望是风说的!\"

第二天上午,我收到一张便条:“如果您今天还去冰场,请顺便来叫我一声。娜。”从此,我们几乎天天去滑雪。当滑下坡时,每一次我都小声说:“我爱你,娜佳!”。

很快娜坚卡对这句话听上瘾了,就像喝酒、服吗啡一样上瘾。现在缺了这句话她就没法生活。当然,从山顶滑下依旧令人胆战心惊,可是此刻的恐惧,反给那句话平添一种特殊的魅力,尽管这句话依旧是个谜,依旧折磨着她的心。我和风究竟谁向她诉说爱情,她不知道,后来她显然不在乎了——喝醉了就成, 管它用什么杯子喝呢!

早春三月已来临……我们也不再去滑雪。而我正要动身去彼得堡——要去很久,也许一去不复返了。 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如今娜坚卡已出嫁,已有了三个孩子。当年,我们一块儿滑雪,风送到她耳畔一句话:“我爱你,娜佳!”这段回忆是永生难忘的。对她来说,这是一生中最幸福、最动人、最美好的回忆……

如今我也上了年纪,已经不明白,为什么当初我说了那句话,为什么要捉弄她…… ①娜坚卡,娜佳,均为娜杰日达的小名。

(有删改)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围绕“捉弄”展现环境,塑造人物,发展故事情节,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人性的审视和思考。 B. 小说开头描写景物和描写人物相交融,为下文故事情节发展、人物形象塑造做了准备。

C. 娜坚卡渴望爱情,但又不敢大胆表白,她想知道准确的答案,但又害怕希望破灭,最终没能得到向往的幸福。

D. 作者对“我”捉弄娜坚卡的行为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评,结尾段表明了“我”的深刻歉意和内疚。 2. 小说中多次出现“我爱你,娜佳!”及相关故事场景,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3. 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长河(节选) 沈从文

辰河中部小口岸吕家坪,河下游约有四里一个小土坡,名叫“枫树坳”,坳上有个滕姓祠堂。祠堂前后十几株老枫木树,叶子已被几个早上的严霜,镀上一片黄,一片红,一片紫。祠堂位置在山坳上,地点较高,向对河望去,但见千山草黄,起野火处有白烟如云。村落中乡下人为耕牛过冬预备的稻草,傍附树根堆积,无不如塔如坟。河下船埠边,有从土地上得来的瓜果、薯芋,以及各种农产物,一堆堆放在那里,等待装运下船。三五个小孩子,坐在这种庞大堆积物上,相互扭打游戏。更远处有皮鼓铜锣声音,说明某一处村中人对于这一年来人与自然合作的结果,因为得到满意的收成,正在野地上举行谢土的仪式,向神表示感激,并预约“明年照常”的简单愿心。

祠堂前老枫树下,摆摊子守坳的,是个弄船老水手,好像在水上做鸭子漂厌了,方爬上岸来做干鸭子。这一天,他听到两个赶路的乡人讨论城里的“新生活”,他虽说是个老江湖,“新生活”是什么,究竟不清楚。老水手不说话,向远处看,看到对河橘子园那一片橘树,和吕家坪村头那一簇簇古树。他想:“来就来你的,有什么可怕?”两个过路人走后,老水手却依然坐在阳光下想心事。

他预备过河去看看。对河萝卜溪村子里,住了个人家,和他关系相当深。他得把这个重要消息报告给这个一村中的带头人知道,好事先准备一番,免得临时措手不及,弄得个手忙脚乱。因此收拾了摊子,扣上门,向河边走去。

上了渡船,掌渡的认识他,正互相招呼,河边又来了两个女子。一个年纪较小的,脸黑黑的,下巴子尖尖的,穿了件葱绿布衣,月蓝布围腰,围腰上还扣朵小花,用手指粗银链子约束在背后,链子尽头还系了一个小小银鱼作坠子,一条辫子盘在头上,背个小小细篾竹笼,放了些干粉条同印花布。一个年纪较大

的,眼睛大,圆枣子形脸,穿蓝布衣印花布裤。年青人眼睛光口甜,远远的一见到老水手,就叫喊老水手:

“满满①,满满,你过河吗?到我家吃饭去,有刀头肉,焖黄豆芽。”

老水手一看是夭夭姊妹,就说:“夭夭,你姊妹赶场买东西回来?我正要到你家里去。你买了多少好东西!”他又向那个长脸的女孩子说:“二妹,你怎么,好像办嫁妆,场场都是一背笼!……”老水手对两个女孩子只是笑,因为见较大的也有个竹笼,内里有好些布匹杂货,所以开玩笑,说是陪嫁用的。那个枣子形脸的女子,为人忠厚老实,被老的一说,不好意思,腮帮子颈脖子通红了,掉过头去看水。

掌渡船的说:“二姑娘嫁妆有八铺八盖②,早就办好了。我听你们村子里人说的。头面首饰就用银子十二斤,压箱子十二个元宝还在外,是王银匠说的。夭姑娘呢,不要银的,要金的。谁说的?我说的。”

末后的话自然近于信口打哇哇,图个嘴响,不必真有其事。夭夭虽听得分明,却装不曾听到,回过头去抿着嘴笑,指点远处水上野鸭子给姊姊瞧。

老水手说:“夭夭,你一个夏天绩了多少麻?我看你一定有二十四匹细白麻布了。” 夭夭注意水中漂浮的菜叶,头也不回。“我一个夏天都玩掉了,大嫂子麻布多!” 掌渡船的又插嘴说:“大嫂子多,可不比夭夭的好。夭夭什么都爱好③。” 夭夭分辩说:“划船的,你乱说。你怎么知道我爱好?”

掌渡船的装作十分认真的神气:“我怎么不知道?我老虽老,眼睛还上好的,什么事看不出。你们只看看她那个细篾背笼,多精巧,怕不是贵州云南府带来的?值三两银子吧。你顶小时我就说过,夭夭长大了,一定是个观音,哪会错?”

“你怎么知道观音爱好?”

“观音不爱好,怎么不怕路远,成天从紫竹林到南海去洗脚?多远一条路!”弄渡船的一面悠悠闲闲的巴船,一面向别的过渡人说:“我说知道就知道。我还知道宣统皇帝退位,袁世凯存心不良要登极,我们湖南人蔡锷不服气,一掌把他推下金銮宝殿。人老成精,我知道的事情多咧。”

几句话把满船人都逗笑了。

大家眼光注意到夭夭和她那个精巧竹背笼。那背笼比起一般妇女用的,实在精细讲究得多。

渡船到河中时,夭夭向老水手说:“满满,你坳上大枫木树,这几天真好看。叶子同火烧一样,红上了天,一天烧到夜,越烧越旺,总烧不完。我们在对河稻草堆上看到它,老以为真是着了火。”

老水手捉住了把柄说:“夭夭,你才说不爱好看的东西,别的事不管,你倒看中我坳上那枫木树。还有小伙子坐在枫木树下唱歌,你在对河可惜听不着。你家橘子园才真叫好看,今年结多少!树枝也压断许多吧。结了万千橘子,可不请客!因为好看,舍不得!”

夭夭装作生气样子说:“满满,你真是拗手扳罾④,我不同你说了。”

两姊妹是枫木坳对河萝卜溪滕家大橘子园滕长顺的女儿。守祠堂的老水手也姓滕,是远房同宗。老水

手原来就正是要到她家里去,找她们父亲说话的。

夭夭不作声时,老水手于是又想起“新生活”,他抱了一点杞忧,以为“新生活”一来,这地方原来的一切,都必然会要有些变化,夭夭姊妹生活也一定要有变化。

过完渡,几个人一起下了船,沿河坎小路向着萝卜溪走去。

河边下午景色特别明丽,朱叶黄华,满地如锦如绣。回头看吕家坪市镇,但见嘉树成荫,千家村舍屋瓦上,炊烟四浮,白如乳酪,悬浮在林薄间。……看来一切都象征当地的兴旺,尽管在无章次的人事管理上,还依然十分兴旺。

(选自《长河》第二章“秋”,有删改)

【注】①满满:小叔叔通称。②八铺八盖:八床盖被,八床垫被,为最丰盛的陪嫁物。③爱好:喜欢精美。④拗手扳罾:言故意扭着。 4. 赏析画线处的语言特点。 5. 概括“老水手”形象。

6. 选文主要以对话形式展开,分析作者这样安排的艺术效果。 7. 结合全文,说说湘西农村社会具体“美”在何处。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智库答问·关注网络时代的表达匮乏系列访谈之一

本期嘉宾:

李宇明:北京语言大学原党委书记,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 刘运峰: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南开大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 王灿龙: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 访谈内容:

光明智库:古人形容人漂亮可以用“玉树临风”“顾盼神飞”,我们只会说“高富帅”“白富美”;古人表达悲伤用“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我们只会用“蓝瘦香菇”……我们的语言到底是越来越贫乏,还是越来越多样?从个人语言运用情况来看呢?

刘运峰:语言是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发展的,我们现在的很多语言是时代产物,几乎每天都在产生新词语。

个人语言运用是存在贫乏、单调甚至生硬的问题。我经常想,同古人相比,我们的科技进步太快了,但我们的表达能力,对人和事物的观察、感知能力,文学艺术的创造能力、鉴赏能力却没有同步提高。古人可以用“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来描写早春景象,我们大

多只能用“春天来了,大地吐绿”或“春风吹来,感到暖融融的”来表达。

王灿龙: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话语系统。评价一个时代的话语,标准很关键,自从白话文成为书面语言形式以来,从政论文章到文学作品,再到法律文件、科研报告等,都能很好地满足表达的需要。古代的诗词歌赋的确语言优美、韵味悠长,但我们不能仅仅以此为参照来判断说今天语言贫乏。

光明智库:有网友表示,由于互联网时代有着同质化表达的网络氛围,要求更加直接和简洁的表达,造成了语言贫乏。您觉得社交软件、网络的应用有没有导致语言贫乏,社会环境和时代发展是否加剧了这种现象?

李宇明:过去,书面表达是很慎重的事,比如给远方家人寄信,还要专门请教书先生帮忙。现在除了给报纸投稿、撰写论文,其他情况下,很多人都是通过手机即时表达,这种频率和过去明显不同,也就显得不那么郑重了。

刘运峰:如果说社会环境和时代发展加剧了语言贫乏,恐怕有些武断。但可以说,社交软件和网络平台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拓展了交往空间;另一方面,使人在表达方面变得懒惰、随意。比如,书信这种人际交往方式,对语言表达的依赖性非常强,写信时,要考虑收信人的身份、感受,要字斟句酌、文从字顺,要表述准确、讲究格式,这无疑是对语言表达能力的最好训练,但互联网时代的通信太发达了,我们几乎不写信了,逐渐也就变得不会写信了。

光明智库:对于这种语言表达相对匮乏的发展趋势和现状,您是否会忧虑?要扭转这一现实,我们该从何发力?

刘运峰:我所担心的是,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人们对技术的依赖会越来越强,而主观能动的表达会越来越少。长此以往,感悟能力、认知能力、鉴赏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都会下降。专业教育固然重要,但素质教育永远是第一位的。我们的培养目标,并不单纯是某个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而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的素质除了政治素质、道德素质、身体素质等之外,很重要的一项就是文化素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主要靠读书这一途径。

杜甫诗中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笔”最终要落实到语言表达上。读书,尤其是纸质书的阅读,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讲,是潜移默化的过程,是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生命体验,具体到语言表达也是如此。不读书或是读书少,就没有或者少有词汇的积累,就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就更谈不上丰富性、形象化的表达。

(选自《光明日报》2019年04月08日07版,有删节)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但是我们的表达能力、观察感知能力、创造能力、鉴赏能力的提高却相对滞后,并没有同步提高。

B. 王灿龙认为,古代诗词歌赋的语言优美、富有韵味,今天的语言虽然贫乏,却能够很好地满足表达的需要。

C. 时代在发展,语言也在不断发展,像大家耳熟能详的“高富帅”“白富美”“蓝瘦香菇”等语言就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D. 互联网时代通信太发达了,我们变得不会写信了,也不写信了,刘运峰据此认为,时代的发展加剧了语言的贫乏。

9.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宇明、刘运峰在谈话中都以写信为例说明了现代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表达方式,事例生活气息浓厚,道理深入浅出。

B. 随着时代的发展,语言会越来越丰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的语言积累也会越来越多,相反地,个人语言运用还会出现贫乏、单调甚至生硬的问题。

C. 网络时代的社交软件和网络技术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扩展了交往空间,但同时又会让人们表达变得懒惰、随意,影响了人们的语言表达。

D. 李宇明认为当下人们都借助通讯工具方便快捷地表达,这使得了人们对书面表达不再看重,导致语言的贫乏。

10. 针对网络时代语言表达相对匮乏的趋势和现状,刘运峰认为如何扭转这一现实?请简要概括。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下面问题。

(一)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二)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关中自元昊叛,民贫役重,岐下岁输南山木筏,自渭入河,经砥柱之险,衙吏踵破家,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自是害减半。

11. 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固一世之雄也 固:本来 B.举匏尊以相属 举:全,都 C. 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危坐:端坐

D. 托遗响于悲风 遗响:余音,指箫声

12.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词类活用情况,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①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②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③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④侣鱼虾而友麋鹿 A. 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B. 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 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D. 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13. 下列对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段写出了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B. 本段倩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的感触。

C. 本段重在说理,借追述历史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不变”的哲理。 D. 本段句式上整散结合,押韵自由灵活,极富声韵之美。 14. 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类似于后代的散文诗。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律赋”。《赤壁赋》即属文赋。

B. 苏轼,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散文明白畅达、汪洋恣肆。其词豪迈奔放,开创豪放派一代词风。

C. 壬戌,是我国古代纪年法中的年号纪年法。“既望”是农历的每月十六日,“望”是农历每月的十五日。 D. 冠,又称“加冠”“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成年时举行加冠的礼仪。后代冠礼虽废,但仍保留“加冠”“已冠”“弱冠”等说法。 15.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2)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归园田居五首(其二)

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16.下列对这首诗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墟曲”写出了经过战乱,到处都是废墟,诗人只能拨开荒芜的草,和村子里的乡邻来往,生活很艰辛。 B.诗歌写出诗人与乡邻相见,谈话的主要内容是桑麻的长势,显示诗人与乡邻关系友好的淳朴之情。 C.开辟的荒地越来越多,令人喜悦,同时又感到霜霰将至,生怕自己的辛劳毁于一旦,心怀恐惧,这是一种单纯的喜惧。

D.诗人用质朴无华的语言,悠然自在的语调,叙述乡居生活日常片段,让读者在其中领略乡村的生活的特点。 17.这首诗的前四句写出了怎样的乡村生活?并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从渔业方面进行阐述,并符合当下可持续发展观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唐代韩翃《宿石邑山中》“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两句以浮云侧面衬托山之高;李白《蜀道难》首段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他物侧面衬托山势之高,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3)词人李清照《醉花阴》中表现景美、人美、酒美却不能与亲人相伴的遗憾,颇有柳永“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意味的两个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

19.下面是某公安部门提供给市民“防诈骗”的初步构思框架图,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得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11分)

20.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您送给我的这张非常珍贵的照片,唤起了我对童年的记忆,我将好好惠存!

B. 学校公告栏有某学生写的失物启事:我在餐厅吃饭时不小心遗失了《高中数学题典》,如有拾到者,请速还我!

C. 张经理,您家父今天来公司找您,您不在,我负责接待的;他叮嘱说您回公司后,一定要给他回个电话。 D. 犬子将于国庆结婚,婚宴地点在朝阳街友谊大酒店,恭请老同学届时光临!

四、写作(60分)

21.不同的社会、时代里,不同的文化、群体中,不同的人对“愚”有不同的认识。你对“愚”有怎样的看法?请以“说‘愚’”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参考答案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浏览选项,带着选项当中的信息去阅读文本;其次要简要分清“内容理解类”选项和“鉴赏评价类”选项,将选项当中提到的信息和原文作比对;再次,本着“知识性错误”优先的原则,选出题干中要求的选项。

D项,“结尾段表明了‘我’的深刻歉意和内疚”说法错误。结尾处说“如今我也上了年纪,已经不明白,为什么当初我说了那句话,为什么要捉弄她……”,可见“我”在上了年纪之后,已经忘记了自己当初捉弄娜坚卡的原因,我没有反思,更没有歉意和内疚。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小说情节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首先要理解其中人物、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主题是核心,“三要素”以表现主题为根本目的,而三要素之间又是相互影响的关系。小说就其中任何一个角度命题时,往往要把四个方面都考虑进去。这是一个“循环解题思路”。其次,考查情节的作用,可从情节本身、人物、环境、主题等角度来分析。再次,还要规范答题模式,这类题型的答题格式一般为:作用点+体现点。所谓“作用点”是指作用是什么,一般要用术语作答;所谓“体现点”是指这个作用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必须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答题模式要采用“观点+具体阐释”式。

本题中,从结构上来说,小说写“我”三次与娜佳一同滑雪,每次都是“我”在山腰说:“我爱你,娜佳!”使娜佳由恐惧的“连呼吸都停止”到提出“再滑一次雪橇”的要求,再到 “可是我……我喜欢这样滑雪”,再到“从此,我们几乎天天去滑雪”,到最后回忆“当年,我们一块儿滑雪,风送到她耳畔一句话”,“我爱你,娜佳!”贯穿全文,实现多点照应,构成了文章的行文线索,使文章结构严谨有序,不枝不蔓。从人物形象上来说,娜坚卡第一次听到“我爱你,娜佳!”,她“心绪不宁”“在竭力控制自己,她想说点什么,提个什么问题,但她找不到词句,她感到别扭,可怕……”;第二次听到“我爱你,娜佳!”,娜坚卡“无不流露出极度的困惑”“心神不定,失去耐心”;第三次听到时,她“内心怎样受着煎熬,又怎样竭力克制自己”;到后来,她“对这句话听上瘾了”“现在缺了这句话她就没法生活”——“我爱你,娜佳!”及相关故事场景的反复出现,反复渲染,使人物形象逐渐丰满、清晰,进而鲜活生动。从主题思想上来说,“我爱你,娜佳!”及相关故事场景的反复出现,非常贴近现实生活,令读者唏嘘共鸣,娜坚卡从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时的疑虑、心绪不宁到逐渐困惑、

彷徨,再到忽视身边的危险,沉溺其中不可自拔,都是现实社会生活的剪影,最终在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不断清晰和发展中,作者完成了社会生活和人性问题的深刻思考。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探究小说标题意蕴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一般按照三个步骤来进行:一是要点明手法,看文章标题有没有使用双关、比喻、反讽(反语)、反问、引用等常见的修辞手法;二是要分析标题的表层含义,即是把标题在文中所表示的最浅层的意思分析出来;三是要分析标题的深层含义,要联系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主题等方面去具体分析。

本题中,“捉弄”首先从表层意义上讲,“捉弄”是指“我”故意在滑雪时对她说“我爱你,娜佳!”,让她在极度危险中心神不宁,弄不清“那句话是我说的,还是旋风的呼啸中她的幻听”“那句话是说了吗?说了还是没说?”,因此一再要求再滑一次,即使面临再大的危险也毫不在乎。其次,从深层意义上看,娜坚卡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我”捉弄,正是由于对爱情、幸福的向往和执着,当她听到“我爱你,娜佳!”的时候,“就像喝酒、服吗啡一样上瘾。现在缺了这句话她就没法生活”“对她来说,这是一生中最幸福、最动人、最美好的回忆”,可见,人性是善良的、简单的、纯美的,总是向往爱情、幸福、美好。最后,“我”对娜坚卡的捉弄,是人性中复杂面的折射;娜坚卡渴望爱情,憧憬美好,“我”正是利用了她这一点,再三捉弄她,而我在很多年后却“已经不明白,为什么当初我说了那句话,为什么要捉弄她”,体现了作者对人性的审视和思考。 【4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抓住句子所用艺术手法、句式或用词特点,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分析表达效果。

“叶子同火烧一样”,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红上了天,一天烧到夜,越烧越旺,总烧不完”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这两句也采用了以动写静手法,形象描绘出深秋枫叶的热烈、绚烂,赞美了枫叶红到极致的美。从句式上来看,划线的句子多用短句,节奏明快,透露出说话者夭夭语气的热切,表现了夭夭性格的活泼开朗。而“真好看”“红上了天”“总烧不完”“老以为”等口语化表达朴实率真,既符合当地的地方特色,又符合说话者夭夭活泼开朗的性格特征。划线的句子表现得非常鲜活有力,读来让人感觉故事中“夭夭”的形象如在眼前。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要到小说中圈出直接描写人物言行举止的内容,还可以圈出对该人物起到衬托作用的内容,最后根据这些内容概括人物特点。

从“弄船老水手,好像在水上做鸭子漂厌了,方爬上岸来做干鸭子”“他虽说是个老江湖”可知,老水手半生漂

泊如今暂得安定,生活阅历丰富;从“他得把这个重要消息报告给这个一村中的带头人知道,好事先准备一番,免得临时措手不及,弄得个手忙脚乱”“老水手于是又想起‘新生活’,他抱了一点杞忧,以为‘新生活’一来,这地方原来的一切,都必然会要有些变化,夭夭姊妹生活也一定要有变化”可知,老水手善良、热情,关心乡里事情;也可以从老水手听到赶路人谈论“新生活”就担心枫树坳如今的安稳可知,老水手思想保守;从“老水手对两个女孩子只是笑,因为见较大的也有个竹笼,内里有好些布匹杂货,所以开玩笑,说是陪嫁用的”“老水手捉住了把柄说:‘夭夭,你才说不爱好看的东西,别的事不管,你倒看中我坳上那枫木树。还有小伙子坐在枫木树下唱歌,你在对河可惜听不着。你家橘子园才真叫好看,今年结多少!树枝也压断许多吧。结了万千橘子,可不请客!因为好看,舍不得!’”可知,老水手性情幽默,说话风趣。 【6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结合文本的艺术手法分析文本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效果,然后根据要求作答。

从“年青人眼睛光口甜,远远的一见到老水手,就叫喊老水手:‘满满,满满,你过河吗?到我家吃饭去,有刀头肉,焖黄豆芽。’老水手一看是夭夭姊妹,就说:‘夭夭,你姊妹赶场买东西回来?我正要到你家里去。你买了多少好东西!’”“掌渡船的说:‘二姑娘嫁妆有八铺八盖,早就办好了。我听你们村子里人说的。头面首饰就用银子十二斤,压箱子十二个元宝还在外,是王银匠说的。夭姑娘呢,不要银的,要金的。谁说的?我说的’末后的话自然近于信口打哇哇,图个嘴响,不必真有其事。夭夭虽听得分明,却装不曾听到,回过头去抿着嘴笑……”等处可知,故事以对话形式展开,通过对话,展现湘西独特的民俗风情和乡土人情;更有利于塑造夭夭、老水手、掌渡船的等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在对话中塑造得逐渐丰满;同时,故事以对话形式展开,淡化了情节,使故事的节奏舒缓,作者娓娓道来,形成独特的叙述风格。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本类型题目一定要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抓因求果找理由,此类题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的、分散的。根据要求非常谨慎地从原文中寻找辨识有效信息,并将有效信息进行剪辑组合,形成全面的符合要求的答案。

从“祠堂前后十几株老枫木树,叶子已被几个早上的严霜,镀上一片黄,一片红,一片紫。祠堂位置在山坳上,地点较高,向对河望去,但见千山草黄,起野火处有白烟如云。村落中乡下人为耕牛过冬预备的稻草,傍附树根堆积,无不如塔如坟。河下船埠边,有从土地上得来的瓜果、薯芋,以及各种农产物,一堆堆放在那里,等待装运下船。三五个小孩子,坐在这种庞大堆积物上,相互扭打游戏。”可知,湘西农村社会的“美”体现在朴素美好的生活场景中;从“更远处有皮鼓铜锣声音,说明某一处村中人对于这一年来人与自然合作的结果,因为得到满意的收成,正在野地上举行谢土的仪式,向神表示感激,并预约“明年照常”的简单愿心”“掌渡船的装作十分认真的神气:‘我怎么不知道?我老虽老,眼睛还上好的,什么事看不出。你们只看

看她那个细篾背笼,多精巧,怕不是贵州云南府带来的?值三两银子吧……’”可知,湘西农村社会的“美”体现在淳朴传统的社会礼俗中;从“年青人眼睛光口甜,远远的一见到老水手,就叫喊老水手:‘满满,满满,你过河吗?到我家吃饭去,有刀头肉,焖黄豆芽。’老水手一看是夭夭姊妹,就说:‘夭夭,你姊妹赶场买东西回来?我正要到你家里去。你买了多少好东西!’”“掌渡船的说:‘二姑娘嫁妆有八铺八盖,早就办好了。我听你们村子里人说的。头面首饰就用银子十二斤,压箱子十二个元宝还在外,是王银匠说的。夭姑娘呢,不要银的,要金的。谁说的?我说的’末后的话自然近于信口打哇哇,图个嘴响,不必真有其事。夭夭虽听得分明,却装不曾听到,回过头去抿着嘴笑……”“两姊妹是枫木坳对河萝卜溪滕家大橘子园滕长顺的女儿。守祠堂的老水手也姓滕,是远房同宗。老水手原来就正是要到她家里去,找她们父亲说话的。夭夭不作声时,老水手于是又想起“新生活”,他抱了一点杞忧,以为“新生活”一来,这地方原来的一切,都必然会要有些变化,夭夭姊妹生活也一定要有变化”可知,湘西农村社会的“美”体现在温暖融洽的人情关系中。 【点睛】鉴赏语句要注意以下几点:①首先要注意从本句入手,看清句子在文中的位置,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然后从结构、内容和表现主题等方面分析语句的作用。②要注意分析其可能采用了某种修辞手法或者某种表现手法及其对表达的作用。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项,“但是我们的表达能力、观察感知能力、创造能力、鉴赏能力的提高却相对滞后,并没有同步提高”错误,与原文内容“我们的科技进步太快了,但我们的表达能力,对人和事物的观察、感知能力,文学艺术的创造能力、鉴赏能力却没有同步提高”比较分析之后可以发现,原文说的是“对人和事物”的观察、感知能力,“文学艺术”的创造力、鉴赏能力没有同步提高,选项中所说的能力缺乏“对人和事物”“文学艺术”限定。 B项,“今天的语言虽然贫乏”错误,原文“但我们不能仅仅以此为参照来判断说今天语言贫乏”,据此可见王灿龙并不笃定地认为今天的语言贫乏。 C项,正确。

D项,“刘运峰据此认为,时代的发展加剧了语言的贫乏”错误,原文“如果说社会环境和时代发展加剧了语言贫乏,恐怕有些武断”表明刘运峰不确定认为社会环境和时代发展使语言贫乏,原文“但互联网时代的通信太发达了,我们几乎不写信了,逐渐也就变得不会写信了”的状语“几乎”在选项中故意丢失,造成程度范围的不同,同时“不写”和“不会写”之间有因果,不可倒置。 故选C。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D项,“李宇明认为当下人们都借助通讯工具方便快捷地表达”错误,原文表述是“现在除了给报纸投稿、撰

写论文,其他情况下,很多人都是通过手机即时表达”,指在大部分情况下,都可以借助通讯工具方便快捷地表达,人们也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看重书面表达。 故选D。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结合“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人们对技术的依赖会越来越强,而主观能动的表达会越来越少。长此以往,感悟能力、认知能力、鉴赏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都会下降”概括出“重视语言表达”;结合“人的素质除了政治素质、道德素质、身体素质等之外,很重要的一项就是文化素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主要靠读书这一途径”“读书,尤其是纸质书的阅读,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讲,是潜移默化的过程,是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生命体验”概括出“通过读书来提高文化素质”;结合“不读书或是读书少,就没有或者少有词汇的积累,就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就更谈不上丰富性、形象化的表达”概括出“积累词汇、语言”。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词语含义能力。

B项,“举”,结合“匏尊”分析,应该是举起。句意:举起杯盏相互敬酒。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实词中词类活用词活用类型判断能力。

①西:名词作状语,向西;②东:名词作动词,向东进发;③渔:名词作动词,打渔;④侣:名词意动用法,以……为伴侣。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C项,“显示人生与天地‘不变’的哲理”错误。第三段,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此段由赋赤壁的自然景物,转而赋赤壁的历史古迹。主人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古迹作答,文理转折自然。但文章并不是直陈其事,而是连用了两个问句。如今他在哪里呢?曹操这类英雄人物,也只是显赫一时,何况是自己,因而如今只能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但那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才把悲伤愁苦“托遗响于悲风”,通过箫声传达出来。借追述历史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 故选C。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识记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项,“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律赋’”错,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应为“文赋”; B项,“苏轼,南宋文学家”错,苏轼是北宋的;

C项,“壬戌,是我国古代纪年法中的年号纪年法”错,应是“干支纪年法”。 故选D。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语句翻译能力。

(1)句中,“亲”,亲自;“授”,教;“辄”,总是,常常;“语”,动词,说出;“辄能语其要”,常能说出其中的要害。

(2)句中,“缪”通“缭”,连接,盘绕;“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和判断句,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

(3)句中,“况”,何况;“渔”“樵”,名词作动词,打渔,砍柴;“渔樵于江渚之上”,状语后置,即“于江渚之上渔樵”,在江边的水渚上捕鱼砍柴;“侣”“友”,名词意动用法,以……为伴侣,以……为朋友。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我的神色也愁惨起来,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客人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苍苍。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首尾相连延绵千里,旗子将天空全都蔽住,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诗,本来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然而现在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中的小洲打渔砍柴,以鱼虾为侣,以麋鹿为友,在江上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样渺小。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的没有穷尽。想要携同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知道这些终究不能实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

苏轼字子瞻,是眉州眉山人。十岁时,父亲苏洵到四方游学,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听到古今的成败得失,就能说出其中的要害。到二十岁时,就精通经传历史,每天写文章几千字,喜欢贾谊陆贽的书。任职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关中自从元昊叛乱后,百姓贫困,差役繁重,岐山下每年要输送南山木

筏,从渭河进入黄河,要经过砥柱险处,衙吏相继破产。苏轼访察到其利弊所在,为他们修订衙规,让他们自己选择水工按时进送或停止,从此损失减少了一半。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诗人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错误的地方一般有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A项,“墟曲”是乡野,“曲”是隐辟的地方,不能理解成废墟。“生活艰辛”无据,故选A。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情感。回答画面提分三步走:一是用一句简明的话整体概括出画面的特点,其中要答出画面描写的时间、地点及特点;而是要用优美流畅的语言生动描绘画面;三是回答出该意境的营造对诗人表达情感的作用。首先要读懂诗意,然后抓住诗中的主要意象,准确描绘这首诗的画面。读懂这首诗,本篇是《归园田居》第二首,着意写出乡居生活的宁静。先是从正面写“静”。“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生活在偏僻的乡村,极少有世俗的交际应酬,也极少有车马贵客造访。正因为没有俗事俗人打扰,所以“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那虚掩的柴门,那幽静的居室,已经把尘世的喧嚣俗念都远远地隔绝了。幽静的居室,内心的安静,身心俱静。诗人让读者去领乡村的幽静和自己心境的恬静。诗人在这衷正是描绘了一个宁静、纯美的天地。本题先回答前四句的乡村生活是宁静的,再回答本诗表达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抱贫守志的高洁之志。

【点睛】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①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②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③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④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⑤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分析景物的色彩倾向,一般来说景物的色调和作者内心的情感是相辅相承的,暖色调和积极向上有关,冷色调和哀愁有关。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同时还要注意诗文后面的注解。⑦关注体现情感的重要词语。古代诗人特别注重关键词,并以此作为情感表达、意境营造的核心。 【18题详解】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如(1)要关注“从渔业方面进行阐述,并符合当下可持续发展观”这一提示, (2)中要关注“首段”“句用他物侧面衬托山势之高”这一提示,(3)中要关注“表现景美、人美、酒美却不能与亲人相伴的遗憾”这一

提示。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数罟、洿池、鳖、尚、猱、度、篱、盈袖。

【19题详解】防诈骗要注意两个主要环节,一是对姓名、身份证号、电话号码、银行账户等个人信息要严格保密;一是对对方身份、陌生账户、陌生短信息等来历不明的信息要谨慎对待。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能力。要求考生根据图画的有关内容,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信息,或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它属于语言应用能力的考查。

本题表述的起始点为“防诈骗”,左上为“保密”的内容,主要是“个人信息”,而“个人信息”包括“姓名”等四项,右下是“谨慎对待”的内容,主要是“来历不明的信息”,包括“对方身份”等三项。把这些表述出来即可,注意语言简练,字数符合要求。 【20题详解】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辨析语言运用的得体的能力。语言得体一般有两种,一是文体得体,即文章或话语要符合文体的要求,主要表现为要符合文体的特殊格式和语言要求,比如口语中一般不要用文言词语等。一是语体得体注意说话人的身份、场合,主要表现为用语的褒贬、谦敬词语运用的的当等。选项A,“惠存”是请别人保存自己赠送的物品,此处主客颠倒;选项B,“请速还我”语气过于生硬,不符合失物启事的语境;选项C,“家父”是对自己父亲的称呼,此处应该用“令尊”。故答案选D。 【21题详解】【范文】 说“愚”

占得人间一味愚,语出东坡。谪迁徐州时,人到中年的东坡随手翻阅二三:“归去来兮,归去来兮,占得人间一味愚,甚好,甚好。”苏公拈须微笑时,也许有自嘲,也许有暗喜,也许有神伤,也许有洒脱…… 这个“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探花郎,不待“一日看遍长安花”的热闹繁华,便开启了漫漫谪迁之旅,人生失意时,他选择有机会就去修修苏堤,种种竹子,没事就喝喝酒,吃吃肉,谈谈诗,作作画……占得人间一味愚,诗酒田园,自在我心,活得快乐,活得洒脱,不亏欠于他人,不纠结于小利,大概就是活得成功吧。 入世做事,出世做人,亦莲亦菊,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只默默坚守本心,执着坚持理想,占得人间一味愚,愚一下又何妨?

愚,是隐,是藏,更是坚守最初的梦想。

我认识一个护工,北漂十年,因年龄大被工厂拒之门外,无奈之下只好选择当一个护工。虽然在北京漂泊,工资只有两千出头,她却每天开开心心的,像个孩子一样蹦蹦跳跳。有人笑她这是何苦?工资低,工作累,又有何妨?思念家乡的韭菜饺子和排骨炖土豆并没有让她掉下眼泪,而是让她更加认真努力地照顾病人。占得人间一味愚,安在当下,坚守初心也许就是人生的真谛。

所有梦想,所有选择,没有对错,没有高下。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占得人间一味愚,他们选择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苏东坡安于贬谪生活,占得人间一味愚,他们选

择了做最真实的自己;“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的秋瑾,占得人间一味愚,他们选择了舍弃小我、为国为民的担当。

愚,是安然,是坚守,更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低调选择。

聪明是一种天赋,守愚是一种选择,世人如你我,是否会精致的利己,过分的聪明?在奉献关头,漂亮地转身,潇洒地抽离?

幸好,我们看到了更多的人选择占得人间一味愚。在这场战“疫”中,多少医护人员不顾个人安危冲上前线,多少医护人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病倒甚至失去生命。明知前线危险艰苦,她们为什么没有“聪明地转身”?因为他们选择了这身白衣,就背上了救治生命的使命。占得人间一味愚,他们没有因为维护小我利益,而扔下手中的柳叶刀,选择坚持自己的理想,坚守自己的岗位。方舱医院中,带领着病患跳起广场舞的那些笨拙得可爱的身影,让我们看到了与天斗其乐无穷的勇气,江山有幸,有这样的人在守护,原来占得人间一味愚,其实是人间最大的奢侈。

当我们按下暂停键、用牺牲经济发展的代价、用全民宅家的策对抗疫情时,我们隐隐约约听到了世界的嘲笑声,我们“愚”吗?也许吧,但我们用最真实的数据证明我们“愚”得有效,“愚”得有大国担当。

占得人间一味愚,做一个敢于担当的老实人,做一个看淡名利的自在人,这样“愚”的传承,我们可以上溯到治水的大禹、可以回望燕然勒功、尘封名利的邓稼先、钱学森……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占得人间一味愚又如何?放下对财富的追求,关注生命,这样的选择值得让世界尊重。 聪明是一种天赋,守愚是一种选择,占得人间一味愚,是人间最奢侈的自在。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命题作文的能力。

【审题】题目的核心是“愚”,首先需要理解“愚”的含义。愚本意是性格孤僻,不谙熟人情世事。最为浅显的意思是愚笨,愚蠢。

然后需要理解“愚”的深层意思,古人讲“大智若愚”,显然是对“愚”的肯定,《愚公移山》中愚公与智叟的比较,也同样赞扬了愚公持之以恒的精神。可见,由古至今,“愚”还被赋予了多种内涵。学生应从更深的层次理解“愚”的内涵:对于科研工作者而言,“愚”是潜心学术,持之以恒,认真刻苦,为国奉献;对于边疆战士而言,“愚”是不怕困难,保卫祖国;对于无数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平凡者而言,“愚”是默默无闻,坚持付出,不求回报,埋头苦干;面对人生的起落风雨,“愚”是心态平和,看淡得失,豁达乐观。

题干要求谈出自己对“愚”的认识,学生可以根据古今中外人们做人、做事的态度谈论“愚”的价值,就其正面意义展开论述,这个角度更好行文。

【立意】 “愚”指的不是笨,是老实,是踏实,是潜心钻研。 “愚”是认真工作,是默默奉献。

“愚”是埋头苦干、民请命的人、拼命硬干。 大智若愚。

“愚”是看淡得失,用平静、柔和、美好的心态来对待身边的人和事。 “愚”是一切跟由内心走,不因为外在的因素而给自己的内心徒增烦恼和恐惧。 “愚”是学会遮掩自己的锋芒,虚怀若谷。 “愚”是责任和担当,是安然地坚守。

【素材】 “愚人”的第一个优点:可巧避锋芒,勿遭嫉妒与嫌隙。这可是我参考了诸多历史名人的案例得出来的结论。先看看三国时的杨修,察言观色之下,三言两语之中便道出了曹操心中的小九九。可是,聪明如斯却也蠢钝如斯!那曹操乃生性多疑之人,又怎会把一眼便看破自己心思的人留在身边呢?于是杨修便为我们作出了“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最好诠释。再说同为三国英雄人物的刘备吧,虽然鲜有人评价他聪明,但他在“青梅煮酒论英雄”里的精彩表现却让人赞叹不已。试想,当曹操放出“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的话时,刘备若是扬扬自得,兴高采烈地表示赞同的话,那他的下场可能就与杨修无二了。刘备正是因为守拙与示弱,才保全了自己,为自己赢得了生机。可见,刘备所表现的“懦弱”正是“愚人”所具有的品质,学会遮掩自己的锋芒,亦是一种“智”的体现。

“愚人”在做决定时不会因为“瞻前顾后”“怕这怕那”而犹豫不决,也不会像“聪明人”那样容易稍经挫折便止步不前。其实,有时候“想太多”反而不如“很少想”,“很少想”还不如“什么都不想”,一切跟由内心走,不因为外在的因素而给自己的内心徒增烦恼和恐惧。事实上,往往阻止我们前行的,不是其他,而是我们自己沉重的内心。所以,做个“愚人”,少想多做,带着一颗轻松愉悦的心漫步在人生的旅途上吧。

“愚”指的不是笨,而是老实,“智”指的不是智商,而是为人处事的智慧。智商高不一定真聪明,很多人聪明反被聪明误,是假聪明。例如《红楼梦》中的王熙凤不可谓不聪明,但她“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她使了一辈子阴招,耍了一辈子小聪明,结果害人终害己,得不偿失,这样的人一点也不老实,算不上真聪明。有的人“绝顶聪明,极端老实。”比如陈景润,他是数学天才,其成就迄今难有人超越,然而在生活中又太老实,不懂生活常识,不谙世事,这样的老实性格使他潜心于数学研究,助他登上科学高峰。这样的人,是真聪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