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围绕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出现的新的特征和现象,通过一系列的统计数据进行调查分析,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形成原因进行了研究的同时提出改进和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策略,为高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 状况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5A-0184-02
为了切实了解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准确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及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贯彻落实情况,我校近期采取以无记名问卷调查为主对在校学生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思想状况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个人价值观和学习状况等方面。这次调查反馈信息作一次综合分析,并以此为参照提出几点加强与改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措施。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在进行问卷调查时,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96份,有效回收率为99.2%。参加本次问卷调查的有大学本、专科学生和硕士研究生,涵盖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等学科专业。其中大学本科生占79%大专生占8%,硕士研究生占22%;新生29%,毕业班26.4%,其他年级44.2;男生51.4%,女生48.6%;汉族96%,其他少数民族4%;家庭所在地城市占36.4%,农村占63.6%;中共党员19%,共青团员77%,其他4%。 二、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总体特征 (一)政治态度和政治素养。
1.对党的信任度增强。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83.2%的大学生认为我国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91%的学生认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78.8%的大学生认为中国共产党有能力把自身建设好,93.6%的大学生对党的执政能力进一步加强表示乐观。
2.时政关注度提高。众多大学生视野开阔,关心国家和社会,关心时事政治,关注世界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调查结果显示,在国内外大事中关注度最高的前三位是:“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甲型H1N1流感蔓延多国,开展疫苗接种”,“乌鲁木齐发生7·5严重暴力事件”,分别占87.6%、86.4%、84.2%。大学生对国内外事务的高度关注反映了当代大学生有较强的政治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
3.对祖国和政府的认同感强烈。当代大学生已经意识到到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所以很关心国家大事,对政治形势具有一定的鉴别力。
但也必须看到,大学生在政治思想和政治观念上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理想信念缺失,政治鉴别力不强。少数大学生理想淡漠,信念缺失。在调查中,在“您对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的态度中“不同意”占21.8%,不清楚占12.6%;在对“我国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能搞三权分立”的态度中不同意的占13.4%,不清楚的占11.6%;在对“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而不能搞民主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态度中11.8%不同意,14.4%说不清。
2.在政治取向上具有明显的实用功利性。在问及“您认为现在大学生积极要求入党的最主要动机”是24%的大学生认为“增强就业竞争力”,18.6%的大学生认为谋求仕途发展。在问及“您尚未加入中国共产党,您有入党的愿望吗”,10.2%的大学生没有,14.6%的大学生还没想好。这说明部分大学生一方面把政治看作是实现个人利益的一种手段,另一方面又不想过多地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功利倾向较明显。
(二)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
1.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向上。在调查显示中,同意“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大学生占92.4%;同意“做人比做事、做学问更重要”的大学生占91.4%;同意“贫困的经历也是一种人生财富”占89.2%;同意“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大学生占82%,同意“在考虑利益问题时,应首先考虑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大学生占82%。在问及“您认为一个人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最主要依靠的是什么”,51%的大学生认为应依靠“个人能力和自我奋斗”;34.2%的大学生认为应依靠“诚信等良好的品质”。在问及“哪像素质对自己的成长最重要”时,“爱国热情、团队合作精神、心理素质、法制和纪律观念以及实践能力”都有较高比例。这些数据表明,在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人本观念和主体意识不断增强,较之以往,大学生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强调自我在社会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道德素质普遍提高。调查显示,我校大学生对人生的基本道德要求如诚实守信、敬业奉献等是信守和推崇的,道德要求是强烈的,他们的道德价值取向也日趋稳定和成熟。例如,在“对待长明灯、长流水现象视而不见的态度”中,95%的大学生表示反对;在“对待作业、论文抄袭,实验数据拼凑的态度”中,85.6%的大学生表示反对;在“对待考试作弊的态度”中89.4%的大学生表示反对。同意“诚信受益”的占91.6%;同意“大学生应走在公民道德建设的前列”的占92%;同意“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占85.8%。 (三)个人管理和学习状况。
1.学习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都能够平稳增长,才能使当代大学生做到知行统一,适应社会的发展。在调查中,46.1%的学生表示对“所学专业感兴趣”;当问及“您觉得学校应在哪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培养”时,实践能力和学习、科研能力位于前两位,分别是32.8%和27.4%;问及“您对下列学习环境的总体评价”时,8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好或者比较好。
2.职业规划与就业观念。当代大学生在就业压力日趋沉重,就业危机日益当显的今天,职业规划和就业观念有了新的特点。他们在择业时,既注重社会理想、道德理想,也强调生活理想和职业理想,更加理性化。
3.网络认知度和信息辨别力。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网络化时代里,对网通的认知度和信息辨别力是大学生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观念选择。当代大学生表现出他们对以网络技术为特征的现代学习方式比较感兴趣,他们将网络作为与外界沟通和交流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网络为自己带来学习、科研、求职、交友等多方面的便利。三、高校大学生思想状况原因分析 (一)社会大环境因素
1.国际大背景下的影响。当今全世界正处于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之下,中西方文化产生剧烈的碰撞和交融,迅速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作为一贯对新事物最敏感与热情的大学生,无疑会受到这种文化碰撞的影响。当西方社会的文化思想、社会观念、价值取向潜移默化的影响到我国大学生时,部分学生对新生思想缺乏认识辨别能力,在一些重要理论原则问题是缺乏是
非观念,意识迷糊,从而轻信某些独断专论,政治思想意识淡漠。
2.国内社会变革的影响。我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变革的关键时期,受改革大潮的影响,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各个领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全面深化的社会变革,必然会导致大学生在思想认识、政治取向、价值观念上出现多元化的趋向,甚至出现意识模糊地带。受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部分腐朽经济思想意识出现“抬头”现象,如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想使大学生将物质利益和个人利益放在首位,缺乏奉献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受文化多元化、网络负面信息影响,一些大学生缺乏分析能力和辨别能力,对社会主流思想出现排斥抵抗心理。 (二)学校环境因素
1.高校扩招政策的影响。我国高校响应国家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的号召,近些年来逐步扩大招生幅度,50%以上的高中生都可以进入大学进行深造,对众多学生来说是件欢欣鼓舞的事情。但某些大学面对扩招现象,学生素质状况呈现多样化和层次性,教育资源明显不足,教学条件跟不上,使大学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大学扩招也造成社会上就业供求比例失衡,大学生面对更大的就业压力更多的表现出忧虑,担忧自身前途问题和就业问题,并希望学校方面可以为学生就业作出更多的指导工作,在思想上给予理论上的支持。
2.思想政治工作没有落到实际。地方高校由于受到教学科研评估、学校机构建设等一系列压力的影响,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摆在学校工作的首位的认识不够,或者有所认识,但学校领导和教师投放精力不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队伍或队伍的地位不高。学校“两课”教师对于“两课”的讲解仍然采取多年前的方式呆板讲解,照本宣科,与学生思想没有结合点,缺乏实践环节,导致大学生对“两课”设置认识不到位,不能将其作为重要学科对待,无法深入理解其中的重要原则和涵义,思想上出现认识偏差。 (三)家庭环境因素
受我国计划生育的影响,当前我国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比例高达50%以上。多数独生子女在家中受到溺爱,从小没有养成独立的习惯,甚至在上大学后没有个人的观念和看法,从不进行理性合理的逻辑分析,面对问题只有一味的抱怨,缺乏独立解决事情的能力。许多家长将全家的希望都寄托到孩子身上,希望其受到最好的教育,可以光宗耀祖,出人头地。许多家长在给予孩子最好的经济条件和教育条件时,忽略了对他们心理和情感的关心,因为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而给学生心理压力过大,但缺乏良好的心理疏导和沟通时,容易形成心理疾病。 (四)高校大学生自身因素
高校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属于内部原因,外部原因内部原因才能发挥出作用,因此,大学生自身的原因是影响其思想政治状况最重要的因素。大学生阅历较浅,与社会没有过多的联系,面对社会转型变革的思想碰撞,缺乏社会经验和理论经验,容易出现思想上的误区,忽视主流社会意识观念。而且由于在中学时学生将全部精力都投放到考试和升学的压力中去,思想教育跟不上,不能全面的认识事务,思想上以偏概全,难以把握事物的本质。同时,高校大学生在大学生活学习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面对问题心理上所产生的怀疑、嫉妒、胆小、怯懦会严重影响到其自身思想状况。
四、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一)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大学生中,首先要明确我们党的远大理想和长远目标,坚持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学生的头脑,增强大学生对我党和国家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
其次,应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党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关键时期,理想信念一旦形成,将指导其人生的方向和目标,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保障和基础。 (二)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学校应切实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大力加强和改善各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进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首先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教育工作不应只体现在课堂上,在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中都应该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子,在学生社团建设、社会实践活动中也应该有所体现。其次要深化和改善“两课”教育,巩固“两课”建设工作调查评估成果,完善“两课”教学状况动态调查,不断提高“两课”教学实效。面对“两课”教育与大学生自身思想脱节问题,切实进行改革,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植根于当代大学生心中。最后要培养和建设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素质并且负有责任心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三)大力加强网络教育管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
在现今社会网络对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影响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高校要适应和把握网络社会高校育人环境呈现的新变化和新特点,增强时代意识,主动占领网络阵地,适应网络载体的运作特点,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四)切实解决好大学生心理问题,提高大学生心理保健意识。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有学习上的,有人际交往的,有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准备不足的等等。为了使大学生拥有健康身心并且能健康成长和成才,高校一定要切实解决好大学生心理问题。高校首先应充分利用橱窗、报刊、校园广播等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增加心理健康咨询或专题讲座的次数,努力提高大学生心理保健意识,增强大学生自身的心理调节能力。其次应加强对于心理咨询室的建设,使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功能齐全,设备先进,人员配备合理,初步具备向全校学生提供心理健康辅导服务的良好条件。学校的心理咨询室还应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能够有效及时的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为问题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进行长期的心理辅导,在生活上给予一定的帮助,切实做到“以人为本”,认真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工作。
(五)积极促进大学生就业,稳步提升大学生就业率。
据调查,当代大学生在校期间最大的压力来源于对自身前景的迷茫和就业压力问题。当今社会就业比例失调,高学历人才大量涌现,导致高校大学生毕业后很难找到工作,或者找到的工作也不尽理想。面对巨大的社会就业压力,学校首先应在就业信息和技能上给予指导和扶持。⑤①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中发〔2004〕16号).
[2]高志勇,鲍志芳. 2008级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分析——以南开大学为例[J]. 思想教育研究.2009.5
[3]郑少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方法研究[M].大连:大连海事学院出版社,2006.
[4]管永前,周成龙.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问题与对策——来自北京部分高校的调查[J].晋中学院学报.2008.0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