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初中语文朗读

浅谈初中语文朗读

2024-01-08 来源:乌哈旅游
浅谈初中语文朗读

概要: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朗读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没有朗读就不是语文课。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设计朗读,让朗读之花绽放于课堂之上,且盛放而不败。

特级教师于漪对朗读在语文课堂的重要性作这样叙述:“要反复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

(一)朗读,能披文入情

诗词的感情浓烈,语言优美,抑扬顿挫。教师要引导学生准确地读出音情从而更快的理解诗词。

比如:《观沧海》和《天净沙·秋思》,虽然都是写秋天的,但是感情基调不一样。《观沧海》这首诗于苍凉中又有慷慨、壮阔激昂。表达了作者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和抱负。而《天净沙·秋思》用寓情于景的方法,通过对秋天黄昏时的景物描写,表现了异乡游子的羁旅之情,也反映了当时沉闷的时代气氛。所以前一首应该读出振奋高昂的语气来,后者则用低回婉转的语气来朗读。

又如《黄河颂》,诗歌以明朗的语言塑造了黄河奔腾不息、气势雄伟的形象,并且以“啊!黄河!”反复的手法直接抒发了对黄河赞美之情,语气豪迈、铿锵有力。只有引导学生反复带感情地朗读,才能让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只有恰如其分的朗读,才能更好地学好诗词。 (二)朗读,能化文为画

精读课文突出一个“读”字,在教学中要以读代讲。

《黄河颂》中,诗人非常注意刻画黄河的形象,也注意营造歌词的画面美。“望黄河滚滚”“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等诗句,边想象边朗读,一幅宏大的波澜壮阔的雄伟画卷便展现在面前。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雨果从历史到现实,从伏尔泰的卓越贡献到他的伟大人格,构成了整个演说的脉络层次。精彩语句,俯拾皆是,极富鼓动性和感染力。作为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雨果在这篇演讲稿中很好地展现了浪漫主义的语言风格。由于学生对时代和思想背景的陌生,很难理解雨果对伏尔泰的高度评价,也就很难引起感情的共鸣。只有通过反复朗读充满激情的、富

于浪漫主义色彩的演讲词,才能让学生想象伏尔泰为弱势群体呐喊、奋争的场面,从而理解整篇演讲稿。

语言文字是表象的载体,学生通过边读边进行形象思维,化文为画,宛如置身其境,学习起来得心应手。

二、朗读促进写作

怕写作文是大部分学生的通病。尤其怕写不喜欢、不熟悉的题材的作文。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平时的教学中可以多选择一些优秀的文章,让学生反复朗读甚至背诵,增加学生的信息储存,扩大知识面,写起作文来,题材就广泛多了。同时在写作课上,教师可以选择有代表性的例文,引导学生朗读,总结、归纳写作技巧,然后进行仿写,最后谈谈心得。从中汲取经验,久而久之就克服怕写作的心理,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多朗读,才能熟练地掌握知识,提高写作水平。

三、朗读教学的思路

教师有明晰、科学的教学思路,才能使课堂步骤清晰,才能促进学生快速理解和感悟文本。

(一)初读,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朗读了解文章大意,感知作者情感。吕叔湘先生说:“语言之妙,妙不可言。”这说明学习语言应重于感悟。学生能在朗读中受到五彩斑斓的语言色彩的感染,进而领悟语言之妙,则不但能使学生受到语言的教育,而且能激发起学生们学好语文的兴趣。如《春》一课,学生在朗读中能轻而易举地理清文章总——分——总的结构。同时也感受绿草如茵的情景、百花盛开的繁荣景象,身临春风送暖的胜境,欣赏夜雨和郊外的美丽画面,最后一起迎春。

(二)范读,情感激励

教师的范读对学生有激励作用。课堂上,多媒体的范读录音能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倘若教师自己经过认真揣摩文字里蕴藏着的意义,体悟作者的真实情感,然后进行范读,能让学生更直接地、深入地课文内容,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并产生共鸣。如:教学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时,更需要教师的范读来带动学生的情感。教师那富有感情的语气、抑扬顿挫的语调能使学生思绪飞扬,在海燕

“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中被海燕的那种勇敢的战斗精神所感染。

(三)再读,进入情景

文章巧妙的构思,感人的人物,优美的词句都需要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去探索。 如教学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的结尾部分,学生通过初读、范读,已经感受到韩麦尔先生的爱国主义者形象,在再次朗读时就能自然而然地把韩麦尔先生内心深处翻腾着的痛苦、自责、惜别等复杂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四)品读,领悟情感

《安塞腰鼓》这篇文章自始至终节奏强烈,气势恢弘,是训练学生朗读的好篇章。在教学时,我让学生有选择地朗读词句来领悟作者的情感。如“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一段,学生在品读感受到层层递进的排比所表现出来的黄土高原上西北汉子的豪放、热情,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 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朗读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没有朗读就不是语文课。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设计朗读,让朗读之花绽放于课堂之上,且盛放而不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