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廉洁教育主题班会

廉洁教育主题班会

2024-07-01 来源:乌哈旅游


廉洁教育主题班会

一、班会主题

廉政、廉洁文化进班级,以廉洁为荣,以勤俭为本。 二、班会目标

1、本次活动使同学们知道清廉是人生道路上一个永远的道德标准,增强学生以德立身、清政廉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制观念。

2、通过主题班会,让学生懂得廉洁教育从我做起,防腐拒变,讲诚信话,做诚信事,努力学习。

3、通过各种形式,使学生知道勤俭节约已在班集体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勤俭节约的重要。

准备活动:

1、收集一些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名人的案例。如:故事《包拯》、《海瑞》、《人民的好儿子——孔繁森》、《焦裕禄》等。

2、《和善歌》 三、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导出主题:

有同学乱倒剩饭、有同学攀比名牌、有同学对违规行为熟视无睹等现象引发本节课的主题班会。

解释:廉:有正直、品行方正、不贪污之义。洁:操行清白、品行高尚 (二)倾听学生说一些廉洁的格言警句 v如:做人一身正气,为官一尘不染。 v 莲思洁而尊,人因廉而正。

v对知识的追求是学习的动力, 对金钱的贪婪是腐败的起因 v宁以正气清贫谈笑, 勿以名利金钱折腰。 v孰廉孰贪最分明,百姓心中有杆秤;

v2、贪污一根针,刺痛百姓心; v3、下棋可以悔,人生只一回; v4、君子送你平安,小人要你犯罪; v5、家有金山银山,一日不过三餐; v6、人人远离腐败,家家幸福平安; (三)认识廉洁人物

惟有清政廉洁,才能善待父母,善待朋友。惟有清政廉洁,才能心智清明,择善而从。 从古至今,我们国家清政廉洁的人数不胜数。请听包拯的故事。其实,清政廉洁的典范远远不止包拯一个,下面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同学为我们讲其他廉洁人物的故事。(海瑞、焦裕禄、《人民的好儿子——孔繁森》、党的好干部张云泉等)

四、争做廉洁学生:

其实,廉洁离我们很近。那么作为一名在校学生,我们应该用什么来约束自己,提醒自己呢?

学生讨论畅所欲言。

甲:那就是诚信。做人要诚实,这是做人最起码的道德。古时候有一个寓言,一个牧羊孩子在放牧中觉得无聊,就说起谎来,让村民上山打狼,觉得好玩谎称“狼来了”。村民几次上山打狼,但都没有狼。到后来,狼真的来了。他拼命地喊:“狼来了,狼来了。”但村民不相信他了。结果狼把羊群都吃光了。

乙:是啊,拥有诚信,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燃烧一片星空。 甲:的确,拥有诚信,一朵小小的浪花,可以飞溅整个海洋。

乙:播种诚信,你收获的不仅仅是朋友的信任,还有可以信任的世界! 甲:廉洁是火,廉洁是松,有了廉洁事竟成。 乙:廉洁是镜,廉洁是灯,有了廉洁成英雄。

乙: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齐栽廉洁之花吧!请诵读《向善歌》 v为人者,要向善,是非明,爱曾清 v流真情,不虚伪,表里一,似明镜

v你帮我,我帮你,心灵诚,品行美 v学榜样,树形象,平常事,莫轻视 v捡一元,帮一人,事虽小,情理重 v贪一分,损一招,恶不除,害无穷 v我年少,国栋梁,小事起,现时始 v点滴事,慎思行,常此往,成大器 五、班主任发言

同学们,今天以“以廉洁为荣,以勤俭为本”为主题的班会开展得非常成功,同学们的热情使我感动。是的,清政廉洁,是你人生旅途中美丽花草的种子,只要辛勤的耕耘,就一定能绽放出美丽花朵;清政廉洁,是一股清泉,滋润着我们的心。拥有清政廉洁,你的世界会无限大,生活会无限好;拥有清政廉洁,你就会美丽到永远……

v如果我们有一颗廉洁之心,我们还会对乱倒饭菜现象视而不见吗? v如果我们有一颗廉洁之心,我们还会对豪华生日宴请念念不忘吗? v如果我们有一颗廉洁之心,我们还会对品牌服饰津津乐道吗? v如果我们有一颗廉洁之心,我们还会对违规行为熟视无睹吗?

让我们心中时刻装着它——清政廉洁,让我们携起手来,争做一名正直无私、自律自强的学生,共同为我们构筑清政廉洁美丽的校园而努力吧!

幼儿老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总结

一、因人而异的沟通策略 1、根据家长性别的不同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女性家长比男性家长更多地会主动和教师交流,而且也会耐心听取教师的意见。而男性家长则很少主动和教师交流,这其中的原因部分是因为教师也是女性。因此,女性家长与教师之间更容易沟通,也最易成为幼儿园工作强有力的支持者。对于男性家长,他们更多的是当孩子出现了急需解决的问题时希望从教师那里获得方法或帮助。因此教师可以用简洁的语言给予反馈,或者直接告诉他们明确的建议和可行性的方法。

2、根据家长年龄的不同

在调查和观察中,我们发现年纪大的家长,特别是隔代家长,更关注幼儿的身体、饮食等生活方面的情况,对孩子过于娇惯,而很少关注幼儿其他方面的表现。年轻的家长,也就是父母,他们更关注孩子的在园表现。所以,对于年纪大的家长,教师不仅要反映孩子在园的生活情况,还要用浅显的语言宣传幼儿全面发展的观念,同时,要注意保持诚恳、尊重、亲切的态度.先做晚辈后做教师。对于年轻的家长,教师要尽量争取他们对于教育工作的支持.因为现在的家长看到激烈的社会竞争,会更理性地重视幼儿的发展,所以,教师在沟通时,可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手段进行联系,听取他们的建议。

3、根据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

在调查和访谈中,我们发现每一位家长对于自己的孩子期望值是不一样的,有的要求很高,有的则“很低”,甚至不对幼儿提任何要求。因此,针对期望过高型家长,教师要从客观、全面和发展的角度反映孩子,否则就会伤及家长的自尊心,使家长对孩子产生过激情绪。在措辞方面,教师要注意委婉,运用先扬后抑的方法,让家长便于接受。针对期望值低的家长,像溺爱骄纵型、放任武断型的家长,教师可以提出严格的教育要求,阐述如此发展下去的不良后果,以引起家长的注意。

4、根据家长的受教育程度

家长受教育程度不同,对于孩子的教育观念也不同。现在很多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关注较高,在观察中发现,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家长教育观念往往会出现两个极端,一个是对孩子要求过于严格,他们认为以后竞争太激烈,所以,要对孩子从各个方面进行完美打造;另一个是对于孩子过于“尊重”,认为幼儿要发扬个性和自由,结果导致孩子不能融入集体生活。事实上,这样的家长缺乏的是一个参照系数,即孩子的发展水平在群体里所处的位置。因此,与这些家长沟通时,教师要引导家长了解客观的评价观和适当的教育理念,可以从整个年龄段的发展水平来谈孩子的发展。对于受教育程度低的家长,他们往往不太重视幼儿教育,所以教师要一边和家长交流孩子的情况,一边尝试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宣传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在选择需要配合的工作时,也要量力而行,并做好简单的解释工作。

5、根据孩子的个人状况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其中包括孩子的年龄、性别、性格、身体状况、发展水平等等。孩子的个人状况不同,家长的关注点也不同,沟通的侧重点和方式也不同。因此,教师平时要善于对他们进行认真观察,观察不仅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同时,也能观察

出每个孩子身上显现出的家教风格。因此,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才能有的放矢地提出自己对孩子的看法。

二、因事而异的沟通策略 6、以交流孩子情况为主

在这种情况下沟通,教师最好用具体的语言进行表达,其次,要借助具体事件反映孩子的表现。这样会让家长更容易理解孩子的状况,感受到教师对孩子的关注。笼统地“很好,很聪明”,会让家长感觉到教师在应付自己,认为孩子是被忽视的。在反映孩子在园的一些缺点时,教师更要注意措辞,避免用一些过激的词语伤害到家长的自尊,所以,教师要多使用就事论事的评价方式以及发展性的评价。

7、以反映孩子问题为主

教师切忌用“告状”口吻,要注意维护家长的自尊,不当着其他家长和孩子的面反映孩子缺点,同时遵循“一表扬二建议三希望”的原则。比如“这个孩子在幼儿园里很喜欢参与各种活动,这是值得表扬的,如果多学习一些与人合作的方法,就更好了。相信我们好好帮助他,他会变得合作能力更强,更加优秀”。

8、以布置配合工作为主

教师要明确交待任务,语言要言简意赅,任务要具体,因为:第一,家长对于幼儿园的工作不十分了解,第二,每次教师与家长见面的时间有限。同时,要尽量让家长理解工作的目的,使家长心里清楚,以便更好地做好配合工作。

9、孩子在幼儿园出现事故时

幼儿在幼儿园可能会出现各种状况,最严重的就是事故。这种情况下,教师除了判断准确、送医及时、处理规范外,还要安抚好家长。首先,教师要勇于承认工作中的过失或者诚心向家长表示歉意,赢得家长的理解。其次,教师要详细向家长反映事故情况,让家长清晰事实真相,可以降低家长因迷惑而带来的焦虑、担忧和不安全感。最后,和家长一起协商做

好孩子恢复工作,包括以后对孩子伤口的观察、孩子活动时的特殊照顾等等,以此获得家长的谅解。

10、家长因误解情绪过激时

在幼儿园由于种种原因可能会让家长产生误解,使得家长情绪过激。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一定要理智,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急于辩解,耐心等家长说完,然后再一一向家长解释,尽量避免与家长抬杠。教师不分场合与家长争执,只会让家长认为教师对自己的孩子或者对自己有偏见,或者认为教师是不负责任的,这样更不易于沟通。教师要从家长疼爱孩子的角度理解家长的心理,并从关爱孩子的角度谈论问题,更易于家长接受。教师可以通过说“你说得很有道理。不过……”“你的心情我能理解,你看这样如何”等这样先认可再建议的方法提出自己的观点。对于蛮横不讲理的家长,教师要不卑不亢,理性地将事情解释清楚。

三、因地而异的沟通策略

11、与家长沟通时,考虑地点 有些一般性的沟通,教师可以在家长接送时用简短的语言在教室内与家长沟通。

但是,遇到反映幼儿某方面的“问题”时,教师要注意地点,避开其他家长和孩子。人际沟通学中提到沟通主体会因沟通的地点而发生情绪、心理等方面的变化,影响沟通的效果,同时,选择地点也是对家长的一种尊重,对孩子的一种尊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