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在主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在全体教师共同努力下,我校教学工作以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实施“质量提高”为目标,以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为实施策略,实现师生素质内涵的全面、持续、有效发展目标,比较圆满地完成各项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强化管理,落实措施,提高实效。
本学期,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了区教学常规工作精细化管理实施意见,检查、督导教师的教学常规工作,有效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1、教案。
学校每月对各教师的教案认真检查(包括节次、教学目标、教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过程中的创新、德育的渗透、各种能力的培养、优点和存在问题)并做好详实的记录,每次检查,主管领导亲自盖章签字,每次都对检查情况进行汇总小结,并及时将情况反馈给各教师,以便各教师查漏补缺,进一步改进,促进教学。
2、作业。
我校对作业的检查也是每月一次,一二年级主要是生字、数学,三到六年级主要是数学、语文、作文、日记、词语摘抄、英语,每次对各年级的作业逐班逐人逐类进行详细检查,作业重教师的批阅次数、批阅符号、批阅日期、鼓励性的语言、学生的书写程度和格式、错题的更改,作文的点批、眉批、总批,语句、标点、选材、修辞手法等方面,书写的规范程度,都做以详细的记载,每次作业检查都要及时做以小结,优点及存在问题及时向老师做以汇报,使老师及时将存在的问题进行补救,加强自身和对学生的要求,使作业真真正正成为检查自身教学实践和学生对知识的巩固运用情况的有力工具。现在我校学生整体的书写水平向前迈进了很大一步,本子整洁了,书写工整了,格式规范了,教师批阅起来也就轻松多了。
3、学生质量。
本学期我校立足于数、语、外三科,从基本抓起,数学“每日十题”、课前“3分钟口算”常抓不懈,强化数学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语文实施诵读制度,英语实施口语与朗读训练,每月对三科单项调研,及时总结促进提高。期末三年级全区质量调研中,数学取得了全区第15名,语文24名,综合20名的好成绩。
二、大力抓好骨干教师、青年教师队伍建设。
1、抓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重全程管理。本学期,有计划地做好了新教师的培训工作,通过师徒结对方式,鼓励新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进修、培训和自学考试,促使他们快速成长。我校新教师牛通、袁琳娜两位新教师一学期以来,务实工作,认真学习、努力工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牛通组织运动员参加区运动会获得小学B组第五名的好成绩;袁琳娜在区青年教师卡拉OK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2、抓好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加强对现有市、区骨干教师的管理,明确要求,成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我校的骨干教师多数担当学校的中层角色,他们责任意识和进取精神非常强,积极参加南关区组织的各项活动,如:南关区农村小学课堂教学评比中,王春艳、刘丽岩的课堂教学获得了二等奖;李晓旺、王春艳、刘丽岩、刘岩在南关区教材解读比赛中取得了入围的好成绩。
三、有效实施校本教研工作,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一)重培训,促转变。
我校十分注重对教师培训,采取走出去的方式,提升教师教育教学专业水平。本学期我校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积极支持教师参加来长教育名家讲座培训总计20多人次。教师虚心学习,认真记录,及时反思,形成文稿。学校组织这些教师召开了“学习、反思、提升”外出学习经验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校内,本学期实施校长培训讲座两次、主管校长和主任各一次培训制度,有效落实教师培训工作,教师专业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二)采取多种形式,提高整体素质。
1实行跨年组备课,提高教师教学设计水平。结合学校没有平行班的实际,每周教学校长公布备课内容,要求所有教师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设计意图”等方面介绍教学设想,然后,全体成员再针对本班学生实际及自身的教学风格进行参与式讨论。写出个案,交流讨论,达成共识,形成教案(学案)。
2、广泛开展教师之间听课、评课活动。本学期,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学校开展了“每人一课、每周一课、每校一课”的教研制度。学校明确要求,每周四为全校的听课日,要求教师之间相互听课,为教师之间的学习与交流搭建平台。学校在四月、五月份定期就教育教学中疑难问题开展集体“会诊”活动,要求教师将本人在教学中遇到的疑难、困惑问题,随时记录下来,通过教研组专题研讨等形式进行集体“会诊”,找出解决的办法。
3、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年轻教师汇报课活动。骨干教师是学校的财富,如何使这笔财富增值,是学校领导应关注的问题。本学期,我校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方面,组织骨干教师于五月份每人上一节校内的公开课,课后自评,在学校教研中发挥引领作用。我校年轻教师较多,特别是本学期新来两位专业教师,学校在三四月份对他们进行了跟踪听课与培训,五月份给全体老师上了一节汇报课,效果较好。
4、“农远”搭桥,引领教师课堂教学设计水平快速成长。
我校非常重视“农远”工作,充分挖掘农远资源,很好与教师课堂教学整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4月份,校长对教师进行了“如何有效应用农远课程资源”专题培训。全体教师不仅明确了课堂教学四种模式,而且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效整合,取得了一定效果。得到市区电教馆领导及专家的肯定,刘秀敏老师代表长春市农远资源应用成果推荐参加全国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比赛。
5、自我反思,自我成长
我们要求教师要经常进行教学反思,例如:
“怎样备课”、“怎样写教案”、“怎样上好一节课”、“如何听课、评课”、“如何引导学生课堂质疑”、“怎样发挥学生教学资源的作用”等,这些问题虽细小、具体,却是教师几乎每天都可能碰到的教学实际问题,应成为校本教研的主旋律。反思的目的在于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养成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现象、教学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和创新性见解的习惯,真正成为教学和教研的主人。学校要求教师写教后记、案例分析,并鼓励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反思进行理论总结。同时,我们也鼓励教师用记录自己教学中的故事和轶事的形式来反思自己教学行为。学校定期交流教师教学安全案例、论文。
(三)向兄弟学校学习,提高教学水平。
本学期,学校抓住每次机会派教师到兄弟学校参加听课、听讲座、参观交流等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并和西五协作校同备一节课,同上一节课,同评一节课,通过名校的引领和带动有效促进了校际间的交流,同时很好的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刘丽岩、李晓望、牛通三位教师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四、有效实施“阳光教育”,逐步完善阳光少年评价机制。
学期初,我校结合区教育局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实施意见,结合本校实际探索、建立了本校的“阳光少年”评价机制。采取每天记载、周统计、月总结评价的方式,通过申报———践行———反思———评比四个环节的体验,不断增强了学生参与争做阳光少年的责任意识,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参与阳光少年评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月初定目标、闯关夺星的实施途径,学生的学习素养、卫生素养、文明素养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在六一校文化艺术节表彰了百名阳光少年和十佳阳光少年。通过典型带动全体,期末认真全面评价每一个学生,填好阳光少年快乐成长记录单,学校及时总结,使评价工作逐步步入科学的评价轨道,探索我校学生素质评价的特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