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宋敏求《长安志》记载,药王山古称风孔山,“在华原县东五里”。《五台山记》云:“山石可为磬,叩之铿然有玉声,故一名磬玉山”。乔世宁《耀州志·地理志》云:“山出青石,唐天宝中取为磬。其后郊庙乐遂废泗滨磬。”北宋时,以山有五峰,顶平如台,又更名五台山。五台各有专名:东曰瑞应,南曰起云,西曰升仙,北曰显化,中曰齐天。清代为别于长安之南五台,亦称此山为北五台。乾隆时,耀州学正吴镇撰有《北五台山赋》,载《续耀州志·艺文志》。
药王山乃民间俗称,是因孙思邈晚年归隐于此,人民尊称他为药王而得名。这一名称已在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被正式载入《陕西全省舆地图》中,从而取代了五台山的旧名。
耀县自古相传:“先有南庵,后有北洞”。这一传说,既指药王山宗教活动的历史,亦指纪念孙思邈中心场所的演变。据南庵出土唐开元十一年《宝云寺僧思谦墓碣铭》及其它碑刻记载,药王山在南北朝时即为佛教丛林,唐代宝云寺、昭阳庵,均在今齐天台及升仙台附近。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孙思邈“称疾还山”,即隐栖于齐天台宝云寺中。后经武宗灭佛及五代之乱,寺院荒毁,佛教中落。北宋时道教中兴,于宝云寺故址创建崇福观,从此奠定道教在药王山的绝对优势。仁宗嘉祐四年(1059),邑人万俟景“每游真人故宅,观其遗迹旧基,慨然有感。乃备私钱,基构堂宇”,于南庵创建孙真人祠,名曰“新堂”(见金大定九年雯刻北宋元丰四年《耀州华原县五台山孙真人祠记》)。徽宗崇宁二年(1103),敕赐孙真人祠额为静应庙。翌年二月,敕封孙思邈为妙应真人。知州玉允中命华原县令张鲂重修庙宇(见崇宁三年《感德军五台山静应庙额敕并加号妙应真人告词》、崇宁三年《耀州五台山静应庙记》)。此后,金改静明观,元改静明宫,道教诸神殿宇渐次增多,香火日益隆盛。
北洞最早的寺庙,除石佛窟外仅有一石洞(即今太玄洞),旧称“空居”。金大定十七年(1177),“信士张林创建览胜亭”于洞前(见清康熙二年《重修五台山太玄洞一天门记》)。明正德十三年(1518),重修庙洞,“又作碑楼于庙前”(见《重修孙真人庙洞之记》)。嘉靖十六年(1537),“伐石甃阶,悬如白虹”,修筑了通往太玄洞的石磴(见《修太玄洞碑文》。石磴共141级,恰合孙真人年岁。嘉靖三十七年(1558),道士赵演斌等,以“洞前地狭隘,岁时享祀,莫蔽风雨”,遂建“祀殿一大楹”,“于是四方辐辏,不远千里,每岁二月二悉集焉”(见《孙真人祀殿记》。从此,纪念孙思邈的二月二庙会中心,便由南庵转向北洞。此后,历代修建重点也移向北洞,药王大殿更加宏丽,其它庙宇栉次鳞比,金碧辉煌,驾于南庵之上。
解放后,国家重视文物保护,多次拨出专款,使药王山得到全面扩修或改建,并将城内文化馆原存80余通珍贵碑石迁至北洞,妥善保护。古时朝山道路仅有去南庵一条羊肠小道。明代增开北路,由河东堡北侧祋祤庙前上山;清代又辟中路,由河东堡南侧上山。后因南路崎岖难行,游人多选中北两路,因而中路亦称南路。1984年,以中北路为基础,新筑环山柏油马路一条,交通方便,风雨无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