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为基础教育的指挥棒,指引着课程改革的方向,同时对课堂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听过周教授的讲座《课堂密码:课堂教学的结构与效率》令我深受启发。
学生不是机器,每天七八节课要想保证每节课都高效的学习是很困难的,不少学生上课打瞌睡,下课就清醒,离高效真是十万八千里。教师怎么办?周教授认为需要改变课堂结构,学生我们每天见是非常熟悉的,无需太多的导入,课前的十几分钟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思维最兴奋的时间段,此时讲授本节课的重难点是最有效的。中间的二十分钟留给学生反思、巩固、练习。最后的十分钟,再次帮学生理解学习重点。在学生想学能有效学的时候,教师充分发挥好自己的引导作用,相信结构的改变必然来效率的提高。
教学内容的推进并非取决于教师的教,而是学生的自主学。预习是个不可缺少的步骤与内容。周教授结合教学中的实例,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强调预习的重要性。会预习的孩子总有一天会超越老师,他们不仅仅是预习,更是在帮教师备课,成绩好的学生永远走在老师的前面。学生不预习,课堂无法进行深入探究,合作式学习也难以展开。另外布置作业一定要精炼,留出时间让学生充分预习,学习有了方向,有了目标,课堂效率自然就会大大提高。
把学习还给学生,把教学还给课堂。能够自己学就自己学,必须教就好好教。课堂不是生命线,学生才是生命线,研究学生才会育人成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