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立意的忧虑与出路
{开篇语]立意决定文章的品位,立意决定高考的成败,高考作文,请三思而笔落。
一忧:我的审题能准确不偏吗?
[出路]整体把握:不为枝叶遮望眼。
[理由]“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材料的意思,只要整体理解才能把握;断章审思,只会使片面立意甚或误解材料。
示例1:
20xx年全国卷(乙)作文题:
一、著名歌手丛飞节衣缩食,为一贫困企业捐款300万,资助了178名贫困学生。当他自己病危住院经济困难时,几个受助完成学业就在本地工作的年轻人,竟无一人探望。这件事被媒体披露后,有一名受助者居然还埋怨说,这让他很没面子。丛飞说:“不要在责怪他们,我已经不再需要治疗了。”
二、华南农大学生小李通过卖废品捐款给一所希望小学,不久他被查出来患白血病,该校师生纷纷捐款,其中一位四年级女孩捐了十元,问到为什么把自己的压岁钱都捐出来的时候,这位小女孩说,她说:“只要做到小李姐姐的说的那句话就满足了。”问她是那句话,她说:“要学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要帮助别人。
根据以上材料自命题作文,体裁不限。
有同学这样写:
(1)什么是面子?一种人为了面子,为了自己身上的名牌,为了自己的“气质”,不顾自己的家境的贫寒,不顾家里父母的艰辛,甚至不顾家中父母孱弱多病的身躯,向家中索要钱财;一种人为了面子,为了自己的地位的升迁,不顾党纪国法,不顾社会谴责,大肆行贿索贿,百般巴结。不顾家中的窘境,不顾父亲苦笑,自己穿了名牌,就有面子?不顾国法,自己升迁了带“长”了就有面子?这种丧失良心的面子,当今社会不能要。
(《社会勿须如此面子》)
(2)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雷峰的榜样,激励人们就是一株小草也要为大地装点绿色;丛飞的榜样,激励社会涌现出无数“微尘”们的爱心;扬振宁的榜样,激励人们在科学的道路上不辍探索。当今社会,我们应树立榜样,应以榜样引领时代的潮流,唱响时代的强音。
(《榜样,时代的坐标》)
你说这与材料没关系吗?有的,但只是片面读取材料。(1)只抓住“这让他很没面子”,大谈不要“这样的面子”;(2)只是抓住“小女孩说法:只要做到小李姐姐的说的那句话就满足了”,大讲榜样的力量。
审题是要整体把握,第一段是写丛飞于人无私的帮助,受助者却以冷漠待之;第二段,是写华南农大学生小李帮助社会,引领社会新风。这个材料包含了两个信息:一是帮助他人的品质,二是如何看待帮助。综合起来就是都在围绕“帮助”这个话题,如果文章没有写帮助他人的品质或对帮助之风的社会态度,都算是没有整体把握材料,如此立意的文章,就会偏离材料意义,偏离命题意愿。
我们可从受助者角度来写,我们更应学会感恩,学会回报,或写期待社会给帮助者以希望以温暖。也可从施助者角度写,写爱心温暖人间,或写一个爱心,能引领社会奉献爱心,或写一个助人,更期待社会都有助人为乐的热心肠。
★特别提醒:新材料作文,颇受专家老师青睐,审题应审视材料全文,整体把握;不要抓住材料的片言短语来立意。
二忧:我的思想能新颖脱俗吗?
[出路]小化思考:半瓣叶上说人情。
[理由]“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只有大题小作,文章思想才见脱俗出新。
示例2:
(甲文)自然有四季,历史也有四季。我们有盛唐繁华的历史,这是我们历史的春天;有明朝冷寂的历史,这是我们历史的秋天;有清朝冷酷的历史,这是我们历史的冬天;有民国民族抗战的历史,这我们历史的夏天。历史的四季,我们看到了中国的曲折道路,看到了华夏的峥嵘岁月。
(乙文)30年代,中日兵戎相见,关系进入严冬;72年中日建交,打开了坚冰,尤在改革开放后,经济文化的交流,使两国关系进入夏季;小泉执政时期,中日关系进入政冷经冷的秋季;现在安倍上台,改变了对慰安妇与靖国神社的态度,尊重了中国与亚洲人民的情感,两国实现了安倍与温的互访,中日关系进入了温暖的春季。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日本也深受战争之害,只有面对历史,相互尊重,两国就会走上华繁香溢的春季,让两国国人,让亚洲人民沐浴和煦春风。
(20xx年福建一考生《季节——中日关系的冬夏秋春》)
甲文:以历史的切口切入,角度太大,也只能浅浅而谈,难以新颖与透彻。
乙文:文章审视中日的历史与现实,提出国家之间和平共处殷殷期待,文章因此彰显脱俗大气。
如此角度小巧,立意便见独特,文章也就厚实而迸发审美张力,予人清新的审美感受。
示例3: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有不少人只习惯于听赞美的话,听到一点批评的声音就受不了。所以,大国要有大国的气度,民众需要跨过“心理脆弱”这道坎。
(20xx年上海一考生《必须跨过这道坎》)
文章从这小的角度来诠释对命题的思考,文章也就厚实新颖而见力度。
示例4:
我国中药只占国际市场的2%,而日本占领了80%,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对草药还坚守在老祖宗传递切、晒、泡的制作方法,而日本却是对大胆对从中国传递过来的草药进行深加工,精加工,加工成胶囊、液汁等中成药,打入国际市场。看到国际市场上,日本中成药的气势汹涌,我们中药寒碜落魄,甚至国内还有人呼喊:中药是伪科学。国人华侨忧虑有加,悲愤有余。如若不重新审视我们对中药的传递,审视我们对传统传递的态度,不与时俱进,不创新突破,我们的中药就失去市场与地位,我们固守的传统也将也失去生命与魅力。
(20xx年广东一考生《中药式微之忧虑》)
文章从中药国际市场的式微落魄说起,表达出对话题“传递”的思考:不与时俱进,不创新突破,我们的中药就式微失位,我们的传统也将也失去传递的生命与魅力。如此小的角度,立意便见独特,而又彰显鲜明的现实意义与炽热的情感特质,予人清新的审美感受。
★特别提醒:小口思考品味与发掘,思想也就深刻而独到,厚重而不浅,文章也就为疲倦的阅卷老师带来几分清爽与振奋。
三忧:我的主题能透亮有力吗
[出路]聚点“论”“说”:一水独钓一江秋。
[理由]800字的文章,只有聚集一点“论”“说”,内容才见厚实,“论”“说”才见透亮,才有思想或情感的力度。
示例5:
摔一跤,可让孩子接受一次历练,接受一次生活的考验;拉一把,可让孩子感受他人的牵挂与期待,感受生活的鼓舞。于是我们应在教育孩子时,该让孩子摔跤时,就让他摔跤;该拉孩子一把时,就拉他一把。
(20xx年一考生《摔一跤与拉一把》)
“该让孩子摔跤时,就让他摔跤;该拉孩子一把时,就拉他一把”,你看着办吧。这等于什么也没说。如果写“孩子,你站起来”,或“写拉他一次又何妨”,文章就有明晰的思想了。
示例6:
(甲文)春,是父亲的季节,他在春天播下种子……夏,是我的季节,我面临高考与人生的选择……秋,是我母亲的季节,我的母亲在采摘果实……冬,是我弟爷爷的季节,他在火炉旁沉思……一年四季,丰富着我平凡一家的生活;感受四季,让我们感受生活的美好。(20xx年福建一考生《《季节》)
(乙文)一年有四季,有春天的温暖,有夏日的炎热,有秋天的萧瑟,有冬日的寒冷。但母亲心中没有季节,没有四季,有的是永恒的对子女对父亲的爱。春日融融,她却披着厚厚的蓑衣弯着腰脱秧插秧锄草施肥;夏日炎炎,人们都躲在阴凉一隅摇着蒲扇,她却顶着烈日在田间收割稻子收割鱼草;秋日,天气凉爽,人们加了外衣,她穿的单衣总是湿透粘身,她总是在山间果园疾走,采摘果子,汗湿衣裳;冬日,她总是穿着厚厚的衣服出门,回来时,总是抱着一捆脱下的衣服。她说:呵呵,做起活来就热了。可总时常听到她的咳嗽声。父亲总是骂母亲没一点季节概念。母亲看了父亲一眼,不吭一声,又转身来到厨房。看到她那单薄而瘦弱的身子,看到她那看着我们的微笑的眼神,我知道母亲心中模糊了季节,但有的是对儿女对家庭对生活执著而坚定的爱。
(20xx年福建一考生《季节》)
甲文:文章从四个方面谈起,写出了四人各自的季节,如此四点叙说,用力发散,角度过大,就难以集中笔墨论证,也就缺失清晰透亮的思想,缺失思想力度,文章也就浅俗,最多得及格分。
乙文:文章从母亲季节的模糊入手而“说”,写出了母亲对儿女对父亲清晰而执著的爱。如此构思,角度独特,聚集一点,文章厚实透亮而迸发出强劲的情感张力。
★特别提醒:张玉庭教授道:“两点论不如一点论。”800字的文章只有聚焦一点,才见厚实,才见透亮与力度;千万不可蜻蜓点水,面面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