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行业是一个能快速培养教师综合能力的行业,随着竞争的白热化,教培行业的老师不仅需要专业的知识,还需要独特的教育见解,当然这些在一般的学校里都可以练就,只是教培行业的老师所需要的时间更加少,同时与学生和家长游刃有余交流的本领也是必不可少的。
怀着一颗希望能把所学运用于学生身上的初心,开始了踏上了创业这条路子,一开始是以心理咨询作为经营的目标,但是事实证明南宁这个市场还不够成熟,进而开始转入到能接触到学生的行业,那就是教培行业。清晰地记得混成社区的人,从30楼高的楼层里,穿着高跟鞋,一层一层的往下派送传单。烈日炎炎之下,用自行车载着伙伴,在城里游荡着,只是希望能找到学生的影子。怀着满腔的热血,相信这未来就是属于我们的,坚持着信念。好不容易有学生了,没有老师带,那就自己带,初生牛犊不怕虎,自己研究,结合自己对于学生的分析,使出浑身解数,娃子们都带起来了,家长也是很满意的。就这样经过了2年的热血奋战,机构稍微有点起色,规模稍微好了一点,但是单靠我们几个人是发展不大,接下里就是不断的招人培养,问题来了,我们没有管理经验,带人也成了非常大的问题,加上没有体系的可以传授的知识,所以新人也要走上自我摸索的道路,这就得看个人的修行和悟性了,很多人没有办法在这条路上获得一些成就感,最终选择了放弃,厉害的也不想继续在这里待着,因为看不到希望,我们也不懂得如何给别人希望,就很单纯的认为把学生给老师,老师就能像我们一样会无师自通,基本就是一年走一批,也是很头疼的问题。
16年扩张,但是失败了,也给了我们很深刻的教训,那就是我们这样子的组织架构是不利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最深刻的暴露了我们的管理组织能力不行。
17年开始进行组织的结构的分工,市场、咨询、教学和教务部,新建的部门各方面都不成熟,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还引进了有经验的人来带领这我们做业绩。17年虽然部门是建设起来的,但是因为部门没有达到最大的产能,所以没有完成业绩的任务,也给了我们非常大的打击。
18年重新规划,重点还是放在部门的建设上,但是因为没有对教学进行强有力的管理,很多学生的进步并不明显,服务跟不上,家长的投诉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所负责的教务部,因为管理能力不强,教务人员流动比较大,面临家长的投诉和退费问题,让我觉得心力交瘁,加上机构上班的时间和亲人是错开的,很难对的上,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还要坚持下去,带学生能比较好的体验到成就感,但是管理给我比较大的压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