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江西龙虎山导游词

江西龙虎山导游词

2020-09-16 来源:乌哈旅游

  各位游客朋友,我们现在来到的是江西龙虎山景区。它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千米处。东汉中叶,正一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此炼丹,传说“丹成而龙虎现”,因此得名。20xx年,龙虎山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20xx年,龙虎山及龟峰被列人世界自然遗产名录。20xx年,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各位游客朋友,龙虎山有“三绝”。一绝是“讲道都仙府,溯道教之源”。“道都仙府”就是龙虎山的上清天师府。天师府全称“嗣汉天师府”,亦称“大真人府”,是历代天师的起居之所。宋崇宁四年(公元1120xx年)始建于上清镇关门口,元延佑六年(公元1320xx年)重建于上清镇长庆坊,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建于今址。整个府第由府门、大堂、后堂、私第、殿宇、书屋、花园等部分构成,是一处王府式样的建筑,也是中国现存封建社会“大府第”之一。天师府的建筑布局成八卦形,是道教的独有建筑风格。院内豫樟成林,古木参天,浓荫散绿,环境清幽,曾有“仙都”“南国第一家”之称。天师府现已被列为全国二十一座重点开放的宫观之一。

  各位游客朋友,龙虎山道教最鼎盛的时期,在上清镇共建有十座道宫、八十一座道观、五十座道院。其中有三座最为出名,第一是上清宫,传说水浒中的一百零八将就是出自上清宫的镇妖井中。上清宫位于上清镇东面,距天师府约一千米,是一座规模宏伟的宫殿。它不仅居江南道教宫观之冠,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是历代天师阐教演法、传道授箓的主要宗教活动场所,也是正一道高道修真养性的阆苑,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天师的办公室。在它规模最大时曾有二宫、十二殿、二十四院。可惜的是这个宏伟建筑,在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因几个乞丐在长廊下烤火,不小心导致火灾而被烧毁。另一个建筑是正一观,它是历代天师收学徒的地方,也就是天师的学校。

  龙虎山的二绝是“丹山碧水”。龙虎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是二座发育在中国东南部信江盆地中段的丹霞山体。山体经过自然界常年的风化剥蚀及造山运动的作用,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峰峦岩窟、奇山怪石。穿过景区的泸溪河又像一条玉带,把两岸99峰、24岩、108处自然人文景观以及10大美景串联在一起,山因水活,水因山媚,构成了一幅巨大的丹山依碧水的秀丽画卷,自然景色极为壮观。三十年代天师张继先就此曾留下千古名句:“一条漳水琉璃合,万叠云山紫翠堆”。王安石在游览中,也曾即兴赋诗一首:“弯弯苔径引青松,苍石坛高进晚风。方响乱敲云影里,琵琶高映水声中。”从上清乘竹梭漂流而下,可欣赏两岸秀丽的山峰、郁郁葱葱的竹林,可看到祖天师张道陵肇基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现”的龙虎山景色,更可观看溪中引吭高歌的鸭群、溪岸挥着棒槌洗衣浣纱的村姑。

  龙虎山的第三绝就是25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崖墓群。崖墓葬是古越、僚人特有的一种丧葬形式,也是我国多种葬法中最古老、最特别的一种丧葬形式。古人经受了太多的战争和灾害之苦,梦寐以求的就是宁静和太平,先辈的遗愿选择了将祖先安葬于凌空绝壁之上的崖葬,让祖先在一个青山环抱、碧水环绕、宁静幽美的环境中得到永远安息。当时的人坚信:“弥高者以为至孝,高葬者必有好报”,他们就把祖先的棺椁抬上溪流边陡峭的绝壁,放置在几乎与水面垂直的天然岩洞中,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独特的悬棺景观。龙虎山崖墓数以百计,全部镶嵌在仙水岩一带的悬崖峭壁之上。仙水岩诸峰峭拔陡险,岩壁光滑平展,岩脚下便是泸溪河,临水悬崖绝壁上市满了各式各样的岩洞,独特的地理环境是龙虎山崖墓的基本成因。从泸溪河舟中或地面眺望,隐约望见一个个岩洞口或钉木妆,或封木板,“藏一棺而暴其半者”多处可见。这些崖墓大多是两千五百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古越人的崖墓悬棺,其葬位离水面209150米以上,高的达300余米。在大片岩壁上,洞穴星罗棋布,星星点点,或高或低,或大或小,数以百计。因这些洞穴高不可攀,无人入内,其中所藏之物,多少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一个不解之谜。1978年,江西省的考古工作者第一次对仙水岩的崖墓悬棺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了大批遗物。其中墓葬人骨架16副,陶器、原始青瓷器、骨器、玉器、竹木器、纺织品、纺织工具、古乐器等220余件。经测定,发掘的实物距今至少有2100余年。由于龙虎山崖墓下临深渊,地处绝壁,悬棺是怎样安放上去的,千百年来一直都是个谜,龙虎山崖墓也因此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产生了种种神话传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