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毕业班总复习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是每位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下面就本学期初三数学总复习教学,拟定本届初三毕业班的复习计划。
一、第一轮复习【3月初—4月中旬】
1、第一轮复习的形式:“梳理知识脉络,构建知识体系”----理解为主,做题为辅
(1)目的:过三关
①过记忆关
必须做到: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牢记所有的基本概念(定义)、
公式、定理,推论(性质,法则)等。
②过基本方法关
需要做到:以基本题型为纲,理解并掌握中学数学中的基本解题方法,例如:配方法,因式分解法,整体法,待定系数法,构造法,反证法等。 ③过基本技能关
应该做到:无论是对典型题、基本题,还是对综合题,应该很清楚地知道该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并能找到相应的解题方法。 (2)宗旨:知识系统化
在这一阶段的教学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组块,使之形成结构。 ①数与代数
分为3个大单元: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
②空间和图形
分为5个大单元:几何基本概念(线与角)与三角形,四边形,圆与视图,相似与解直角三角形,图形的变换。
③统计与概率
分为2个大单元:统计与概率
(3)配套练习以《中考精英》为主,复习完每个单元进行一次单元测试,重视补缺工作。
2、第一轮复习应注意的问题 (1)必须扎扎实实夯实基础
中考试题按难:中:易=1:2:7的比例,基础分占总分的70%,因此必须对基础数学知识做到“准确理解”和“熟练掌握”,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正确和迅速。(2)必须深钻教材,不能脱离课本 (3)掌握基础知识,一定要从理解角度出发
数学知识的学习,必须要建立逻辑思维能力,基础知识只有理解透了,才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相对而言,“题海战术”在这个阶段是不适用的。
(5)定期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及时反馈对于作业、练习、测验中的问题,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
二、第二轮复习【4月中旬—5月初】
1、第二轮复习的形式
第一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侧重双基训练,第二阶段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第二轮复习时间相对集中,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拔高,适当增加难度;主要集中在热点、难点、重点内容上,特别是重点;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可进行专题复习,如“方程型综合问题”、“应用性的函数题”、“不等式应用题”、“统计类的应用题”、“几何综合问题”,、“探索性应用题”、“开放题”、“阅读理解题”、“方案设计”、“动手操作”等问题以便学生熟悉、适应这类题型。
2、第二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第二轮复习不再以节、章、单元为单位,而是以专题为单位。(2)专题选择要准、安排时间要合理。专题选的准不准,取决于对教学大纲和中考题的研究。专题要有代表性,切忌面面俱到;专题要有针对性,围绕热点、难点、重点特别是中考必考内容选定专题;根据专题特点安排时间,重要处要狠下功夫,不惜“浪费”时间,舍得投入精力。(3)专题复习的适当拔高。专题复习要有一定的难度,这是第二轮复习的特点决定的,没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的能力是很难提高的,提高学生的能力,是第二轮复习的任务。但要兼顾各种因素把握一个度。
(4)专题复习的重点是揭示思维过程。不能加大学生的练习量,更不能把学生推进题海;不能急于赶进度,在这里赶进度,是产生“糊涂阵”的主要原因。
三、第三轮复习【5月中旬-6月初】
1、第三轮复习的形式
第三轮复习的形式是模拟中考的综合拉练,查漏补缺,这好比是一个建筑工程的验收阶段,考前练兵。研究历年的中考题,训练答题技巧、考场心态、临场发挥的能力等。
2、第三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模拟题必须要有模拟的特点。时间的安排,题量的多少,低、中、高档题的比例,总体难度的控制等要切近中考题。
(2)给特殊的题加批语。某几个题只有个别学生出错,这样的题不能占用课堂上的时间,个别学生的问题,就在试卷上以批语的形式给与讲解。(3)留给学生一定的纠错和消化时间。教师讲过的内容,学生要整理下来;教师没讲的自己解错的题要纠错;与之相关的基础知识要再记忆再巩固。
(4)调节学生的生物钟。尽量把学习、思考的时间调整得与中考答卷时间相吻合。
总之,在九年级数学总复习中,发掘教材,夯实基础是根本;共同参与,注重过程是前提;精选习题,提质减负是核心;强化训练,发展能力是目的。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真正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及水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