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历年自然灾害大盘点
【20xx年,全球自然灾害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地震】
4月25日,尼泊尔中部地区突发8.1级强烈地震,造成境内约9000人死亡,2.2万多人受伤;地震还导致尼泊尔文物损毁严重。这是该国80多年来发生的最大自然灾难。
10月26日,阿富汗东北部发生7.8级强烈地震,巴基斯坦、印度、乌兹别克斯坦等邻国均有强烈震感。地震造成阿富汗境内至少115人死亡,538人受伤;巴基斯坦境内至少272人死亡,2123人受伤。
【火山】
6月12日,印度尼西亚北苏门答腊省的锡纳朋火山喷发。因锡纳朋火山活动剧烈,印尼政府将火山预警级别提升到最高级,并敦促居住在火山南部和东南部7公里以内的居民撤离。
8月14日,厄瓜多尔中部的科托帕希火山喷发,腾空而起的蘑菇云高达8公里,大量火山灰弥漫在空中。厄宣布全国进入为期60天的紧急状态。
【雨雪】
2月25日,莫桑比克中部和北部地区发生的洪涝灾害造成至少158人死亡。
2月27日,连日来发生在阿富汗各地的暴雪和雪崩,造成至少216人死亡,27人受伤。其中24日夜间发生的雪崩就造成182人死亡。
8月9日,缅甸持续大雨导致全国大面积水灾,造成100多人死亡。
10月1日,危地马拉首都危地马拉城附近小镇圣卡塔琳娜-皮努拉因暴雨引发泥石流,造成至少280人死亡,70人失踪。遇难者中有儿童和刚出生的婴儿。
12月4日,印度官员称,印南部泰米尔纳德邦首府金奈遭遇罕见大雨引发洪灾,造成至少325人死亡,数万人受灾。
【风暴】
3月14日,热带风暴“帕姆”横扫南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造成24人死亡。 8月27日,热带风暴“埃丽卡”过境东加勒比海,造成多米尼加20人死亡、海地1人死亡。
10月18日,台风“巨爵”(当地名:兰多)登陆菲律宾东北部奥罗拉省,造成至少58人死亡。
【高温】
6月1日,印度官员称过去一周印度多地持续高温,已造成2200多人死亡。当地媒体称,今年的高温是印度有气温记录以来最严重的。
6月25日,据巴基斯坦媒体报道,巴南部信德省过去6天来持续高温,造成至少1017人死亡,逾千人被送进医院。巴气象部门说最高气温为1979年以来的历史最高。
7月2日,德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比利时、奥地利等欧洲国家都处于高温预警状态,其中瑞士和卢森堡更是处于红色高温预警状态。此次热浪袭击欧洲,连北欧国家瑞典都未能幸免,也发出了黄色高温预警。
【20xx年,全国自然灾害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全国灾情时空分布不均。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近90%全国县级行政区不同程度受到自然灾害影响。从灾种上看,干旱、地震灾害损失明显轻于“”时期均值,台风、低温冷冻和雪灾损失基本持平或略偏轻,但风雹、洪涝和地质灾害损失明显偏重;从时间上看,重大灾害过程主要集中在6-7月,其中7月份暴雨洪涝灾害突发连发,灾情发展迅猛,单月死亡失踪人口、倒塌房屋数量和直接经济损失均占全年灾害总损失的近5成,较“”同期均值增长1倍以上;从区域上看,各地区灾情差异较大,西南和西北地区灾情与“”均值相比明显偏轻,其中西南地区大部分灾情指标偏轻50%以上;华北、华中和华东地区灾情与“”时期均值相比明显偏重,因灾死亡失踪人口和直接经济损失均为最高值。
二是暴雨洪涝灾害南北齐发。全国共出现51次强降雨天气过程,平均降雨量为1951年以来最多(略高于1998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期间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70%以上,长江流域发生1998年以来最大洪水,太湖发生流域性特大洪水;海河流域出现1996年以来范围最广、强度最大的流域性暴雨过程,部分河流发生超历史洪水。其中,南方6月30日-7月4日、北方7月18-21日分别出现南北两地最强降雨过程,武汉、南京、合肥、新乡、安阳、石家庄、邯郸、太原等南北方多个城市发生严重内涝,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灾区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据统计,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全国9954.9万人次受灾,968人因灾死亡,214人失踪,604.2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284.5万人次需紧急生活救助;农作物受灾面积8531.4千公顷,其中绝收1297.3千公顷;房屋倒塌44.1万间,215.5万间不同程度损坏;直接经济损失3134.4亿元。总的看,洪涝和地质灾害灾情与“”时期均值相比明显偏重,紧急转移安置人口和直接经济损失均为最高值,河北、湖北、安徽、江西等省灾情突出。
三是极端强对流天气频发。全国共发生59次大范围强对流天气过程,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冰雹、龙卷风等突发性强对流性天气为20xx年以来最多。据统计,风雹灾害造成全国2728.1万人次受灾,251人因灾死亡,6人失踪,26.3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32.5万人次需紧急生活救助;农作物受灾面积2908千公顷,其中绝收268.8千公顷;倒塌房屋3.5万间,67.8万间不同程度损坏;直接经济损失463.9亿元。总的看,风雹灾害灾情与“”时期均值相比明显偏重,直接经济损失为最高值,倒损房屋数量为次高值。其中,江苏、山西、新疆重大灾害过程灾情突出,特别是6月23日江苏盐城龙卷风冰雹特大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四是台风登陆强度强、影响大。中国大陆地区共有8个台风登陆,较常年(7个)偏多1个,6个登陆强度达到台风级别以上,强度偏强。其中,第1号台风“尼伯特”是1949年以来登陆中国的最强首个台风,闽江支流梅溪闽清站发生超历史洪水,造成85人因灾死亡、20人失踪;第14号台风“莫兰蒂”为今年登陆中国大陆地区的最强台风,也是1949年以来登陆闽南的最强台风,造成38人因灾死亡、6人失踪;第21号台风“莎莉嘉”是1971年以来10月份登陆海南岛的最强台风;第22号台风“海马”是1949年以来登陆广东最晚的台风,也是1949年以来10月登陆粤东的最强台风。
据统计,台风灾害造成全国1721.2万人次受灾,174人因灾死亡,24人失踪,260.6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农作物受灾面积20xx.5千公顷,其中绝收145.1 千公顷;倒塌房屋3.7万间,18.1万间不同程度损坏;直接经济损失766.4 亿元。总的看,台风灾害灾情与“”时期均值相比略偏轻,但因灾死亡失踪人口偏多(仅次于20xx年),其中福建省灾情相对突出。
五是地震活动水平总体较弱。中国大陆地区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18次,发生次数低于“”时期均值水平,且主要集中西部地区。其中,1月21日青海门源6.4级地震、5月11日西藏丁青5.5级地震、10月17日青海杂多6.2级地震和12月8日新疆呼图壁6.2级地震影响相对较大,灾区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受损,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据统计,地震灾害造成全国50.9万人受灾,1人因灾死亡,41人因灾住院治疗,30.6万间房屋不同程度损坏,直接经济损失55.6亿元。总的看,地震灾害灾情与“”时期均值相比明显偏轻,因灾死亡失踪人口、倒塌房屋间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均为最低值。
六是干旱、低温冷冻和雪灾影响有限。全国出现两次较大范围高温天气过程,均发生在盛夏时段。内蒙古、西北、东北等地相继出现阶段性干旱,灾情明显轻于去年,但局部地区受灾较重。尤其8月份,全国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11%,东北地区西部及内蒙古东部等地发生较为严重的夏伏旱。据统计,干旱灾害造成全国农作物受灾面积9872.7千公顷,其中绝收1018.3千公顷。
总的看,旱灾灾情与“”时期均值相比明显偏轻,农作物受灾面积和绝收面积均为次低值,其中,黑龙江、内蒙古、吉林、甘肃4省(自治区)受灾相对较重,农作物受灾面积合计超过全国干旱面积的8成以上。此外,年初中国遭遇多次大范围寒潮和雨雪冰冻天气过程,南方多地出现低温冻雨,广州、南宁等南方城市出现多年以来首次降雪天气;5月中旬,西北大部骤时降温导致农作物损失突出。据统计,低温冷冻和雪灾造成全国农作物受灾面积2885千公顷,其中绝收172.7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78.6亿元。总的看,低温冷冻和雪灾灾情与“”时期均值相比基本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