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乡前期
经历两轮面试,很幸运能够成为20xx年“三下乡”支教队的其中一员。队内的会议和讨论就陆续开展起来,队员间的互相认识、课程的选择、课程的设计。但上课的学生情况不太明确,只好根据去年的学生人数和年龄组成来做课程设计,考虑到不同年级的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个别课程需要分班进行,故还需准备两套内容。另外,有些课程,如手工课,需要几位老师协助教学,所以我们队内开展两次手工学习课。
临近下乡,大家的备课应该也接近尾声了。但在“模拟课堂”之后,大家有种铩羽而归的感觉。在有下乡经验的张新和雁辉师兄等人的提点下,才发现我们之前的设想都太理想化了,很多实际的情况都没有考虑到,如,授课内容太深奥,超出一般中小学生的接受范围,授课形式太枯燥,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等。加上队员之间的意见和建议,又对课程进行了一些改进,力求让课程更容易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
下乡前两天,相关指导老师给我们开展了一些特别培训,如姚溱老师介绍讲解的“服务学习”,方盈老师讲授的如何写预案申请,林煜老师带来的趣味十足的户外素质拓展等。这些培训让我们对“三下乡”有了更多的认识和理解,并有助于大家的团队意识的初步形成和成员之间的相互熟悉,让我们可以为下乡作更好的准备。
二、下乡期间
7月23日早上,在林兵峰老师和姚溱老师发表了对我们的寄望和温馨提示之后,进行了简短的交接乡旗仪式,随着团长张新“出发”的一声令下,大家抖擞精神,登车向河源市河东县涧头镇进发。历经几小时的车程,终于到达目的地——涧头镇的中心小学,大家齐心合力一起将物资搬下车,入住各自的宿舍。安顿下来后,我们支教队和科技队联合起来,一起到街道、乡村去为我们的下乡活动作宣传。但当天天气不太好,外出宣传期间,下起了大雨。待雨停后,我们还是坚持下去,再走访多几户人家,因为作为支教队一员,真的非常希望可以招募更多学生前来上课。
第二天早上,下乡的第一节课就要开始了,到底会有多少学生来上课,我们心中无数。去年有一百多人,中心小学的肖主任也说大概可以叫到一百多人来上课。早上的上课时间为9点,但有些小朋友7点多就来到学校,等待着上课。到了正式上课,据我们统计,前来上课的学生约有70人,但这并非表示课程秩序就很好。相反,因为经验的缺乏,在课前就有小朋友打架,上课时课堂有几度陷入混乱,吵闹的学生很多,还有不少学生是下课后就再没有回来上课的。课后,我们立即召开会议,认真总结反思,其中可能的原因包括:部分学生对课程内容兴趣不大;课程内容偏深,授课老师用词过于不够通俗易懂,不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尤其低年级的学生更是不知所云;课堂时间过长,小朋友的注意力集中不了那么久;助教老师的辅助教学意识薄弱,,相互之间默契不够,没能很好地协助主讲老师维持课堂秩序。会议最后,还讨论了接下来的课程应该采取怎样的形式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助教老师应该怎样协助主讲老师等。下午的科普知识课,增添了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的环节,课堂情况有所改善,但授课的措辞和时间长度,还是做得不够好,还熬不到下课,课堂秩序就快要崩溃瓦解了。
第一天的上课情况,让我们感到非常沮丧,但“雪上加霜”的是,价值九十多块的奖品被一些调皮的学生拿走了。我们都感到压力不小,尤其是队长黄晓苏。在重重挫败和困难面前,我们知道,最需要的是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想方设法改善课堂纪律和气氛,绞尽脑汁节省上课物资。
25号,即我们开展课程的第二天,早上的课由我来讲,关于一些医学方面的小常识。这天的课堂秩序相比前一天,有了很大的好转。得益于我们采取的一些新措施: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并分别委派一个小组长协助管理课堂秩序;除了理论讲授外,还在各小组间进行了问答积分比赛,积分和纪律最好的小组都可获得表扬和奖品;在讲授理论时,适当地增加情景模拟。这样一来,课堂秩序有了大的改善,学生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对授课内容也更感兴趣了。
在之后的课程里,我们“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对前一次课认真总结,得出可以“治”住学生的方法,并在以后的课上沿用,不断改进,如分组制度,积分竞赛等;对于不好的教学方式,则避免再使用,或及时改良后再用,如抢答,虽然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但却很容易引起课堂秩序混乱,也很难达到公平,于是大家就提议少采用抢答的形式,但后来队员周莉制定了严格的抢答规则后,秩序比较好,这样抢答也可以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我们开展的课程,有与时俱进的“亚运世博抢鲜看”,探索科学奥秘的“解开电的面纱”,还有健康保健、心理教育、素质拓展、手工制作等的,涉及多方面的知识,发现学生对可以亲自参与、动手尝试的课程兴趣较大,如团队户外素质拓展和手工课等课程,对于理论较多的课程,则需要适当插入一些视频或者情景模拟,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说到情景模拟,可以由老师来表演,也可以给出表演大纲内容,让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由发挥表演。在心理教育课“心灵的窗户”上,我们就尝试了让学生来表演的方式,结果表演出乎意料地好,他们的语言更生动也贴近同龄人,感染力也更强,台下的小朋友被逗得哈哈大笑。另外,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增进课堂参与程度,拉近学生与课堂的距离。
通过不断的反思和总结,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得以不断的进步,到后来的课程就越上越顺利了。最后的一个内容是“游园会”,学生通过参加各式游戏活动来赢得奖券,然后兑换奖品。就这样,我们的课程在一阵阵欢声笑语中完满结束了。
三、下乡归来
29号,在与学生的依依惜别中,跳上了回校的大巴,隔着玻璃窗,看到几个一路送行的女生擦眼泪,我们挥挥手,却无意地留下了一丝丝离别的哀伤。在车上,小心展开一封封学生给的信,在他们那略显稚嫩的字里行间,却包含着一颗热切的感恩的心和无限美好的祝福。过往几天的点点滴滴,在脑海里反复播放着,他们的声音在耳边一遍又一遍回响着,多苦,多累,也值了……
回校第二天早上,是“三下乡”后的一个分享会。会上,各个队及队员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和经验分享,让我不仅见识、学习到更多的下乡感受和经验,也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下乡,是一个团队的事,需要各成员团结协作,相互帮助,无私奉献自己。希望下一届的“三下乡”可以开展得更顺利、更完满!加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