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机房维护、运维服务、网络优化等个人工作总结

机房维护、运维服务、网络优化等个人工作总结

2024-04-15 来源:乌哈旅游

  医生面对一位病人时通常是诊断、治疗、观察三个步骤,网优工程师的工作方式和性质和医生极为相似。

  一.“诊断”

  医生在诊断病人病症时需要通过问诊、化验、透视、超声波等方法取得病人数据来判断病人的某些部位的病因和病状。同样,网优工程师在网络优化的过程中第一件要做的事情的如何取得数据和分析数据以确定网络中全部或部分小区何时发生了何种问题,情况如何,如何发生的。“诊断”网络的方法我们通常包括:

  1.用户反馈与投诉:就如医生问诊一样,病痛会让病人主动投医,当网络出现问题时某些的时候还来不及等待网优工程师发现,用户的反馈甚至投诉就会到达。用户投诉时往往是“病痛难忍”的时候,说明网络绝对发生了很明显的故障。在对用户投诉的详情了解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获取到用户感知,通过经验可以初步判断出“病状”:信号差、起呼难、通话质量差、掉话、单通、串话、寻呼失败等,合格的网优工程师能够通过用户投诉的信息初步判断出问题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安排进一步的“诊断”来帮助更正确的“确诊”。

  2.DT与CQT:医生确诊病因时,通常需要让病人进行化验,化验可以通过血液和体液中的各种细胞和酶的含量发现病因。DT和CQT的目的也是为了获取一些必要的空口数据用来判断出网络问题,包括:信号强度、话音质量、邻区信息、TA与站距、功率控制、覆盖情况、频率干扰、空口信令、切换过程、掉话过程等。DT和CQT是以抽样为基础面向单个用户,是处理用户投诉问题时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

  3.OMCR数据统计分析:对健康有意识的人会经常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通过全面各项的体检来发现可能存在的疾病,例如心率、血压、红白细胞含量等。在无线侧网络优化中可以通过OMCR中的大量计数器数据和信令录制来全面分析整体网络的性能,可以及时发现正在或已经变差的小区,提前将问题解决,保持网络的良好性能,避免引起用户投诉。同时通过OMCR数据分析能更快更好地从面向网元的角度去发现网络性能的问题,例如分配成功率低,拥塞率高,掉话率高,切换成功率低等等。

  4.告警监测:常见的外科疾病例如骨折,创伤等是不需要过多的分析就知道病因的。告警监测类似于此,在网优过程中通过观察告警也是很直观的告诉我们设备何时发生何种故障,及时解决故障能够避免网络发生更大的问题,另外在故障分析中第一时间查看告警历史记录能够避免在分析过程中走过多的'弯路。

  结合以上几种方法我们大部分能够确诊网络发生的“病症”,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解决问题,也就是“治疗”的过程。

  二.“治疗”

  治疗一种疾病前,医生掌握了常见的治疗方法,例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等。同样网优工程师的基本技能也是要掌握大量的处理故障方法,这些方法大致包括,配置数据更改,无线参数调整,远程复位,设备更换,扩容,天线调整,割接,翻频等。使用何种方法“治疗”需要先了解“病因”,下面就我在工作中最关注的几种问题来总结一下这些问题排查解决方法:

  1.语音信道拥塞:

  语音信道拥塞的主要“病因”:

  1)话务密度高,超出基站的设计容量;

  2)设备的不稳定或故障造成的可用资源缺乏导致信道拥塞;

  3)邻小区存在故障;

  4)LAC规划不合理,如LAC的边界在高话务地带、主要交通干道等用户多且移动频繁的区域,使得位置更新过于频繁形成不合理的呼叫模型,降低了系统容量;

  5)无线参数设置不合理。如小区重选滞后,切换容限,小区切出触发电;

  6)平等定义的不合理造成的乒乓位置更新和乒乓切换;

  7)覆盖过大,存在孤岛现象。

  “治疗”语音信道拥塞的主要方法:

  1)检查小区和它的邻小区是否工作正常,检查TCH可用性以确定不稳定设备。如邻小区工作不正常,本小区会额外承担其部分话务;

  2)检查话务移动性,看是否是由于过量来切换引起的TCH拥塞,如存在,可通过优化切换参数来减少邻区至拥塞小区的切换次数,来减小拥塞;

  3)检查无线参数设置,如小区重选滞后,切换容限,小区切出触发电平等定义的不合理造成的乒乓位置更新和乒乓切换;

  4)通过场强测试,分析是否覆盖过大,有孤岛现象存在。对于孤岛现象,一种方法是调整孤岛小区的天线,消除孤岛现象;另外一个方法是为孤岛小区定义新的邻小区,其参数的定义原则是:从孤岛小区向正常小区的切换/位置更新优先于反方向的切换/位置更新;

  5)拥塞由话务密度高引起,检查基站是否已达最大配置否,规划扩容足够数量的载频。

  掉话分为三大类:无线链路掉话、LAPD掉话、切换掉话,相对来说是网优工作中故障的重中之重,是KPI指标中最重要的一项。

  无线链路掉话的“病因”有:

  1)存在覆盖弱区,无线信号差;

  2)存在干扰,如频率规划不当而导致的网内干扰以及其他系统外干扰等;

  3)无线参数设置不合理:小区最小接入电平设置过小,导致移动台在覆盖弱区通话,易掉话;NCCPermitted设置不合理,有些网络可能存在主小区和邻小区采用不同的NCC,这就需要在NCCPermitted中添加相应的邻区采用的NCC。一旦设置不合理,将导致移动台不侦测某一NCC的邻区,导致无法切换,产生射频丢失掉话;

  4)无线链路故障定时器设置过小,导致移动台陡然恶化情况下就超时掉话;功控参数设置不合理,如电平、质量功控门限不合理,可能将导致移动台在信号差、质量差的时候还在降功率等问题;跳频参数设置不合理,Maio配置不合理,导致同一站内存在同邻频干扰;

  5)邻区数据定义不全或配置错误,导致移动台无法通过切换来改善信号,导致信号恶化掉话;

  6)切换参数设置不合理,导致移动台在质量很差的情况下无法及时切换来改善无线质量而掉话;

  7)邻区存在拥塞,导致移动台在质量很差的情况下无法及时切换来改善无线质量而掉话。重点需解决邻区的拥塞;

  8)设备硬件故障,如功放输出功率过低,不同载频发射功率差别大,载频发射机、合路器、分路器设备故障等;

  9)天馈系统故障,如小区内两根天线倾角和方位角不一致,天馈驻波比大,天线过高或下倾角不合理造成覆盖范围过大,造成越区覆盖,形成远端孤岛效应而产生掉话等;用户原因造成,如移动台电池接触不良易掉电等。

  无线链路掉话的“治疗”方法:

  1)检查无线参数设置,对不合理的无线参数设置进行调整;

  2)检查BER、空闲干扰带等级等指标,减小消除无线干扰;

  3)通过路测查看是否存在覆盖问题,针对弱覆盖区,需重点排查硬件故障,针对越区覆盖,需重点排查功率参数、切换参数,天线下倾角等;

  4)检查排除设备硬件,对问题板件等进行更换;

  5)检查天馈系统,对问题部分进行排查。

  三.观察

  医生在治疗病人时,观察是同步的,也是反复的,这个过程的目的就是为了确保治疗的方法有效,保持病情的稳定,直到病症消除。网优工作也是一样,常见的“治疗”方法是比较片面的,要找到正确的方法,也是一个处理与观察相互的过程。例如,通过BTS测量发现某载频指配成功为零,第一判断是载频故障,某些时候并不是如此,CDU故障也会导致同样的问题,所以在更换载频后网优工程师必须进行KPI观察,以确保解决方法有效,直到问题解决。

  总体来说,在网优工作的过程中,把自己当做网络的“医生”,需要不断提高“医术”,需要不断总结经验,需要掌握很多“诊断设备”的使用,要掌握一些“手术”技能,要有一种良好的“医德”在遇到“病症”时要尽自己最大能力去“治疗”,不能放任不管,敷衍了事,这是对自己职业的不负责,也是对我们的“病人”不负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