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些草木虫鱼—读《草木虫鱼》有感
初一(十)班 戈春晓
诺贝尔文学奖,世界最高级别的文学奖项,这朵文苑的奇葩终于悄然绽放在中国大地。鲁迅、沈从文、老舍几位国学大师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留给中国人无尽的遗憾。如今采摘这奇葩的又是怎样一个“幸运儿”呢?他就是莫言。
让我们来走进莫言的《草木虫鱼》这篇文章吧。风花雪月,草木虫鱼,童年的记忆在心中绽放。当记者提及童年时光,莫言含笑道:“那时物质缺少,却不乏精神上的快乐。”
《草木虫鱼》是莫言对自己儿时那段极其饥饿的日子的真实记录。物质上的贫穷却开发了人的智慧:吃茅草饼,喝地瓜蔓,吃蚂蚱﹑螃蟹﹑泥鳅,连吃树皮,都要分口感。没有人吃不到的,只有人想不到的。读着,读着,我的心仿佛也跟着莫言的文字,与他的同伴们在一起了,一起去制作“奢华”的茅草饼﹑地瓜蔓,用草汁把手染绿后巧妙地捉蚂蚱,去品尝各种各样“上乘”的树皮。文章中的乐段子一个接一个,字里行间全然是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连刻画馋嘴模样也是入木三分。
读着,读着,我的嘴不禁也咂起来,仿佛自己正品尝着那些美味,心中洋溢着的欣喜、好奇﹑快乐逐渐变成钦佩。怎样的一种环境造就了一个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啊!那段辛酸痛苦的时光在莫言笔下却如此妙趣横生。是不觉得辛苦吗?不,那是常人难以预料的艰辛,但莫言感受到的却是巨大的满足。所谓满足,其实只不过是找到了一点食物的替代品而已——草木虫鱼,什么都能吃啊。也许,正是对故乡的热爱激发了莫言的灵感,他的作品虽是“魔幻与现实的结合",却都情归故乡。苦难带来的却是快乐,困境造就的是人才,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比起莫言,我们是不是要幸福得多呢?和平的年代,优越的生活,还有哪样不如意?对比起莫言的童年时光,现在的日子已经好到了天上。然而,但幸福像空气一样包围着我们的时候,我们却毫不珍惜。 “小皇帝”“小公主”是对我们特殊的称呼。这称呼与我们如影随形,摆脱不掉。我们也曾尝试着改变,但却总会被甜蜜浸泡得一塌糊涂,无法自拔。不仅如此,我们还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不满与怨恨,稍有不满就大发雷霆……
从现在起,不要做“语言的巨人”,让我们一步一步走踏实,去留下点什么吧!也许很多年后,也会有人对我们赞叹:“这是怎样一个努力拼搏的人啊!”让我们以莫言为榜样,奋发向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