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决战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决战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2022-06-01 来源:乌哈旅游

  5月1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山西的大同云冈石窟,调研文化传承和交流。习近平总书记将历史文化遗产作为考察的一项重要内容,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情怀和国家对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凸显了国家对中华文化发展的长远谋划。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只有保护和传承好中华文化的每一个“构件”,才能守护好华夏之光,保护好文化之魂,更好地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传承文化的历史之“脉”,要讲好鲜活生动的好故事。传承文化的历史之“脉”是源与流的关系,重要性不言而喻。要做好传承人就要会讲好故事,不但要有“主动说”的姿态,更要有“贴近说”的智慧。“之乎者也”诚然是圣人之言,闪耀着古人的智慧,但对于群众而言,难免晦涩难懂、苦于理解,文化历史这本“书”不可避免地被“束之高阁”。对此,不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好声音”让文物开口说话,让传统文化的“原生态”在绘声绘色的讲述中更加鲜活精彩,在群众的口口相传中,让文化故事走进街头街尾、寻常巷陌,“飞入寻常百姓家”。

  守护文化的精神之“矿”,要谱写融合推动的新篇章。历史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一座座艺术宝库,更是一座座精神富矿,如何守护好这些富矿,要做好融合推动的新篇章。一方面,要创新用好精神的物质载体,用好“两微一端”,通过多媒介、新媒体传播文化精神的正能量,让文化精神在形与神的融合统一中得以发扬光大;另一方面,要对文化精神体系不断地完善和更新,融入时代赋予的新内涵、新思维,融入人民的创造精神,让文化精神更具时代特征和人文价值,在与时俱进中更加丰富,拥有可持续的生命力。

  打开文化的发展之“路”,要涵养积水成渊的大胸怀。文化的发展之“路”,不能走入过度消费的误区,不能一味地迎合经济利益,将其不断地兑换成经济价值,而不着眼于文化更长远的发展。长此以往,过度的商业化势必消解文化本身的价值,令文化发展涸泽式微,形成恶性循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打开文化的发展之路,需要微视野,还需要大胸怀,要把“文化筐”里的坏果细致挑出,以免腐坏物质产生渗透影响;还要积极广泛地同世界各国进行文化交流,学习借鉴世界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增强文化的软实力,促进文化的大繁荣。

  大同云冈石窟从过去的荒凉山区到如今的美丽景区,这背后离不开云冈人十几年来的传承、保护和发展。鉴往知来,守护华夏之光,保护文化之魂,我们当尽己所能地传承文化的历史之“脉”,守护文化的精神之“矿”,打开文化的发展之“路”,让文化的“远方”更精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