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追寻泾河魂12——陇东煤城正宁县

追寻泾河魂12——陇东煤城正宁县

2024-08-13 来源:乌哈旅游

为选一个怎样的题目才能体现正宁最大的特点而为难了。


正宁县位于甘肃庆阳市东南部,子午岭西麓,东接陕西黄陵县,以子午岭为界;南邻陕西旬邑县;西南与彬县相邻;西接长武县,以泾河为界;北面与甘肃宁县接壤。


这里既有厚重的历史遗迹又有现代红色文化的遗存;既有茂密的林草资源,又有平整肥沃的大面积耕地;水资源丰富,煤炭储量超过19亿吨。相比陇东地区各县多以石油为主矿资源的情况,正宁因与陕西彬县、长武、旬邑这三个煤资源富集县区相接。因此其煤炭资源开发也呈现出较好的态势。因而为正宁定名为“陇东煤城”。



正宁县有四郎河、支党河、无日天沟河、嘉峪河四条较大的河流。这四条河流均属泾河水系。也是县内最大的一条河流,全长80多公里贯穿县境东西。从地图上看,正宁地势自东向北向西南倾斜,地势东高西低,东宽西窄,很像一个三角形。总面积1319.5平方公里,其中位于东部的子午岭区374.8平方公里,全部被林草覆盖,占全县林地总面积的80%。是正宁涵养水分调节雨量的天然“水库”。农区面积为94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3.96万亩,占总面积的22%。正宁县耕地大多分布在比较平坦的塬面,土地平整、土层深厚、而且熟化程度高,大多是比较肥沃的黒垆土壤,加上水源丰富的川台地,构成了正宁农作物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这里也是先民最早繁衍生息地之一。周先祖不窋庆城教农稼穑,正宁也在其中。由于气温日差大,利于光合作用和干物质形成以及糖分累积,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上好条件。这里冬小麦约占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的35%左右,其次为玉米、高良、糜子、谷子、洋芋、荞麦、各种豆类。经济作物有烤烟、油料、蔬菜、瓜类、甜菜等,其中“罗川旱烟”和“宫河大葱”是这里有名的特产。


正宁历史久远,文化积淀深厚,出土的生物化石、历史文物众多。这里在秦代即置阳周县,西汉更名泥阳县,后又迭称罗川、真宁县。清雍正初更名为正宁县一直沿用至今。上世纪30年代,成为陕甘宁边区的一部分。共产党领导的新正县与国民党统治的正宁县并存,许多老一辈革命家曾在正宁驻扎活动,留下了革命的印记。


这里有子午岭、调令关、庵里水库、马鞍山等自然风景区;黄帝衣冠冢、八仙疙瘩、仰韶文化遗址、宋明石牌坊群等人文古迹,遐迩闻名的秦直道沿子午岭穿境而过,唐台晒烟、民间刺绣等民间文化灿烂绚丽。



在时任正宁县政协文史委主任张正英的带领下,我们驱车直奔正宁县最西端的周家乡,开始了在正宁县自西向东的采风活动。


周家乡地处正宁县西端,与宁县及陕西长武县相接。自东向西流经正宁县的西坡、山河、罗川、宫河、周家等乡镇。其沿途接纳的支流河水达九十多条,最后在长武县与彬县交界的雅店村汇入泾河。


周家乡曾出土了与合水黄河古象同一时期的黄河古象牙化石,牙长250厘米,大头一端直径16厘米。专家推测这头古象可能也是因喝水或食草时陷在沼泽中葬命的,不幸的是,这头古象被流水肢解了,只留下了这根象牙向人们证明它的存在。而它的存在也说明了这一地域远古时期的地貌和自然环境。经过几百万年的演变,当年的草原、森林已经变成今天丰富的煤炭、石油等矿产资源。如今,周家乡已建成了年产800万吨的核桃峪煤矿。目前还在进行大规模的石油勘探,与其配套在建的正宁电厂就处于正宁、宁县、长武、彬县两省四县交界的泾河畔。


陕甘两省在这里以泾河为界。泾河北岸是甘肃地界称为政平,泾河以南属陕西长武县芋元乡杨家沟村。两省由一条建于上世纪90年代末的杨家沟泾河大桥相通。望着桥头咸阳界牌,心中不由升起恋乡情结。站在靠近北岸的桥面上,扶栏东望平缓流淌的宽阔河水,源头清冽的泾河水到这已经变成浑黄了。



这个地方我太熟悉了,因为这座架在泾河之上、连通陕甘两省大桥当年的指挥部办公室主任,也就是项目具体实施者是我的父亲。那时,还在上学的我就经常随父亲在泾河畔,听父亲讲泾河这条母亲河的历史渊源及相关的传说故事。父亲是带着对母亲河的情感来修建大桥的,记得那时为了争取项目资金,父亲不知道多少次拖着多病的身体奔波在陕甘两省以及北京之间。那时的他,为了节省资金,他大都是吃着自带的长武锅盔喝白开水。而当时,他所争取的项目资金超过千万了。父亲对事业的执著,对家乡的热爱在我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记。就在大桥交付使用的那年,父亲终因劳累过度而离世,而我则一直以父亲的言行为自己的人生准则。策划此次活动也有自那时就已有的泾河情结吧。今天当我站在这座父亲为之付出心血甚至生命的大桥上,连日来奔波的劳累和疲惫也仿佛被洗刷了。


在参加泾河流域联席会的时候,三原云三可主席曾对我说“小李呀,你身上的乡土情结太重了,可也正是因为你的乡土情结才能做成泾河文化之旅。”站在桥上的我,希望自己承袭父亲对事业执著的信念。不辜负一路走来,所有支持和配合这项活动的人们的期望和希冀。本可以移步踏上故土,但我还是忍住了,因为连日来的奔波劳累,我怕太重的思乡之情在自己踏上故土的那一瞬间有所动摇。再次遥望故土,我毅然离去,驱车直奔下一站宫河镇。


金秋10月,正是收获的季节。公路两边田野里沉甸甸的谷穗随风摇曳,高粱绿衣衬着暗红色的穗子,煞是好看。走到王录村旱塬尽头时,感觉地形忽然低了下去。听介绍才知道,这里是宫河镇著名的自然风景区,叫做马鞍山,因其地形地势似一具马鞍而得名。这里现在是一个林场,满山遍野都是红绿相间的各种树木。张主任不无骄傲地说,这个林场可是由一群“穆桂英”整修成的。张主任对民俗文化等研究颇深,言谈幽默,说话喜欢用借代的方式,他这里用“穆桂英”一词应该是对整修这片林场的千万兵团妇女的褒扬。


1958年,成千上万的兵团妇女来到马鞍山,修渠打坝、挖坑育苗、栽树种草,才留下这芳草萋萋、绿树成荫的马鞍山林场。自1958年创办起,这里就实行封山治理,育苗造林,从未间断过。现在总经营面积3500多亩,有各种林木30多万株,育苗35万株。其中果类有杏、桃、梨、苹果、核桃、李子、枣树等,用材林以刺槐、中槐、钻天杨山杨、椿树、楸树、泡桐为主。


在马鞍山旁有一个村子叫王录村,整个村子布局整齐,其中有一排低矮的窑洞院落非常显眼。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院子,进入院门,迎面是一排五孔窑洞,如果不是窑洞门口墙壁上挂着的红色匾额和院中一块青碑石,没有人能想到,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这里曾驻扎过一支英勇的队伍——中国工农红军一军团。政治部主任邓小平和警卫员就住在这几孔窑洞中。为了弘扬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庆阳市按照“修旧如旧”、“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对这里进行了维修保护。五孔窑洞居中者为当年邓小平同志居所,这孔窑洞中还原了当时的摆设。


1936年11月,环县山城堡战役结束后,参战的红军各部在陕甘宁盐池、定边、环县等地休整待命。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为了策应西安事变,阻止内战,建立抗日统一战线,中国工农红军红一军团奉命由三边地区南下,协同东北军、西北军御敌。部队行至淳化、耀县、三原一带时,“西安事变”和平解决,部队又北上返回。1937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红一军团驻防宫河时,军团政治部驻扎王录村,村民王度家的窑洞比较宽敞,他主动把自己家的两孔窑洞腾出来让给红军住。从1937年2月到8月,军团政治部主任邓小平和他的警卫员就在这两孔窑洞里住了整整半年。



在驻扎王录村的半年时间中,红一军团政治部在这里举办了政训班。军团直属机关的干部在这里有计划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发展史。政治课由邓小平亲自讲授,他还教战士和当地群众唱《国际歌》等革命歌曲。今天在王录村,上了年纪的老人们大都会唱标准的《国际歌》,这都是当年跟邓小平同志学唱的。


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红一军团于当年8月奉命撤离正宁,开往陕西省泾阳县云阳镇参加改编,奔赴抗日前线。邓小平同志也被任命为中国工农红军前敌总政治部副主任,同时兼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离开了居住半年多的王录村。


正宁属于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由于自然原因,大部分地区是荒山秃岭,鲜有青山绿水。但大自然也是公平的,总是会在绿叶中间适时地点上几朵鲜花的红蕊。正如俗话所说,美是处处存在的,就看你有没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这一点,古人是强于今人的,因为那时的人们没有今天人们的浮躁,只有静心才能发现和享受大自然赠予人们的美景。


在明朝,正宁人就总结出了“正宁八景”。明嘉靖《庆阳府志》中据正宁旧志所录“八景”为泰山古洞、罗川兔穴、彭祖遗丘、乔山陵寝、灵湫古祠、阳周古城、果老幻目,而这八景都是围绕着位于正宁县西南的罗川古城而提出的。



罗川距现在的县城山河镇30公里。这里群峰南北耸立,如屏夹峙,川道自东向西,地势开阔,四郎河(古称罗水)贯穿其中,蜿蜒西去。自古河水向东流,但这里因地势等因素,造成河水自东向西流的现象,倒也算得上是一景。


我们从宫河镇逆四郎河东行至罗川。走进罗川,一条宽阔的川道豁然展现在眼前,沃土平畴,阡陌纵横。田间有牵驴犁地的农夫,不断有牵着毛驴,拉着架子车的男女从车旁闪过。川道临水,看得见地里的玉米、高粱、豆子等秋粮长得旺盛。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庄稼、农人相映相融,真是一派绝美的田园风光。


这里是先民最早开发的地区之一,在距罗川古城不远的宫家川出土了仰韶文化遗址,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国家一级文物、垂腹双耳黑彩人面纹葫芦口瓶。它是仰韶文化的遗珍,在全国唯有陕西临潼姜寨和甘肃正宁出土。葫芦瓶正面,颈至腹底依器形用黑彩绘成了一幅人面纹,黑彩的葫芦头部,恰如人戴的高冠,腹部的双耳经巧妙处理,恰成人面的双耳,表现出一副庄重和善的面容,让人赞叹不已。



据历史记载,北魏泰常五年(420年),朝廷就在此设置阳周县,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年)因“罗水出于川”遂改阳周县为罗川县,一直到民国18年(1929年)。期间县名虽然几多变更,但罗川作为本地政治、文化、经济活动中心的县治所在,时间长达1500多年。从客观的角度来说,罗川城实在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千年古城。罗川城见证、演绎着历史,悠久的历史也给今日的罗川留下了许多珍贵的人文景观。


进入罗川村,首先扑入眼帘的是一对傲然挺立的铁旗杆。这两根旗杆是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铸造的。每根约有16米高,这里是原本的城隍庙所在,庙宇已经不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今天的罗川小学,只有这一对铁旗杆被留存了下来。


仰视旗杆,它的顶端各有一只铁鹤,分别背负“日”、“月”二字,凌空展翅飞腾。铁鹤下有一呈梯形的小匾额,一面上书“七国保卫”,另一面书上“万代平藩”。再往下有两个方斗,之间相距约一米,方斗的四角各竖小旗,旗中有寓意“万德吉祥”的“卐”字饰,迎风飘扬。每根旗杆上都有一对上细下粗的双龙缠绕,旗杆下端插入铁狮背部,两尊铁狮双目圆瞪,炯炯有神。下面的青石底座,两侧均有雕刻,工艺细腻精湛。虽只是一对旗杆,但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元素何止七八。



铁旗杆旁边是最为著名的“罗川赵氏石坊”,清官坊、天官坊、恩宠坊三座石坊次第摆列,相互呼应,气势恢宏。据史料及石坊上的铭文记载,清官坊建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天官坊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是朝廷为表彰正宁籍、曾任山东滕县知县、吏部稽勋司郎中的“一代廉吏”赵邦清而建造的。恩宠坊建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是赵邦清为感念嫡母刘氏、生母高氏教养之恩建立的。还有一种说法说恩宠坊是乡里为赵邦清的母亲建立的。



石坊均以红砂岩凿磨镶砌而成,石坊明柱两侧都雕有石鼓,坊面上浮雕有人物、花卉、飞禽、走兽、山水、云木、房舍,大幅匾额分左、中、右三品,上、中、下三层高悬。三座石碑坊均刻有文字,图文雕作精细,造型优美,布局严谨,刀法细腻,匠心独运。从明至今越数百年,其雄姿依然可见,至今完整无损,傲然耸立,向世人诉说着一代廉吏赵邦清那感天动地的动人故事。这里现在已经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也被中共庆阳市委确定为爱国主义和廉政教育基地。



赵氏牌坊西南侧的赵氏祠堂建于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由于其即将修缮,我们未能进入参观。这里内墙壁镶着明万历皇帝为赵邦清题词的“坚持清白”碑刻,和南安国(今越南)正使冯克宽为赵邦清题,随从陈德懿书法“清清清”碑刻,这两块石碑现已被移至罗川村文化广场清廉石碑长廊。


在今天罗川村正宁县第二中学院内遗存有文庙大殿。据说,文庙初建于元代至正年间(1341~1368年),重修于洪武年间(1369年)。明代毁于兵乱,清顺治年间重修,康熙、雍正、乾隆年间都做过补修。现仅存坐南向北大成殿五间,保存基本完好,也是准备修葺,所以不予开放。文庙大殿前的两棵古柏据考证证实植于东汉时期,虽历经1700多年风蚀雨侵,仍枝叶繁茂、威武挺拔,与罗川古城相守相护着。


这里还流传着许多美妙的传说故事。据传,唐玄宗梦会群仙于“箩底”,便派使者于此“圆梦”,掘得27尊玉制真人像,因而改罗川县为真宁县。还传说唐肃宗驻跸罗川城,携爱妃张良娣在唐台品吸旱烟,从而使这里的特产“罗川晒烟”美名远扬。


晒烟是罗川自唐代就种植的作物。这里的成年男子,几乎人人手里都有一个大烟斗。罗川晒烟的特点是不需要烤制,直接挂晒后便可品吸,且香气浓烈、消困解乏提神。自唐肃宗品吸后,便被列为宫廷贡品,罗川晒烟也因此得名“唐台烟”,


这里的河流古称罗水,又称害河,每年水祸不断,因四郎兄弟带领百姓治理罗水,变害为利,自此罗水改名为四郎河,一直沿用至今。如今的罗川古城已经划归正宁县永和镇的罗川村,是正宁新农村建设的省级示范点。一座座古色古香的居民院落;一排排整齐开阔的蔬菜大棚;一张张精心描绘的文化故事宣传壁画,既散发着历史文化的浓厚气息,又展示出新农村建设的美好成果。



离开罗川古城,向正宁东北方向的子午岭行进。沿途伴着我们的是自东向西而流的支党河。


经过永和、湫头两乡镇后,来到了位于子午岭边缘区的五顷塬回族乡南邑村。70多年前,这里是中国共产党关中特区党政机关的驻地,是新正、新宁、赤水、淳耀、永红等县红色政权的“心脏”。


从南邑村的塬边上看去,能看到错落分布的几十孔窑洞。这些窑洞,就是70多年前关中特区党委、苏维埃政府机关和红军军委的办公地。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了5个多月时间。


1935年8月,中国共产党陕甘宁边区委员会和南区革命委员会划甘肃省正宁县与陕西省栒邑县、邠县接壤的地区各一部分设置新正县,并组建了中国共产党新正县委员会和新正县革命委员会,与国民党统治的正宁县并存。当时新正县辖湫头(辖9乡)、三嘉(辖5乡)、阳坡头(辖6乡)、湫坡头今属陕西省旬邑县(辖5乡)、长乐(辖7乡)、底庙(辖5乡)等6个区。


1935年9月,陕甘边南区革命委员会更名为陕甘边南区苏维埃政府,11月又更名为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1936年1月,新正县革命委员会更名为新正县苏维埃政府,隶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管辖。同年,中共中央改组了关中特委及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贾拓夫任特委书记,习仲勋同志任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当时关中特区的党政机关驻新正县南邑村,也就是今天的正宁县五顷塬回族乡南邑村。


1936年,习仲勋同志来到南邑。当时很多从白区到陕甘根据地或者由根据地到白区工作的党员干部,都要在当地武装人员的护送下经过关中特区。习仲勋将新宁、新正、赤水县的独立营改编为关中独立第一、二、三营,成立了关中军区司令部。在习仲勋和关中党政机关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地方武装夺回了许多被敌人占领的地区。


五顷塬一带是回汉两族聚居的地方,习仲勋到任后,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实行回汉平等、主张宗教信仰自由、尊重民族习惯、积极发动和领导回民群众参加革命活动,使回汉团结一致,互相支持、互相配合,共同为民族解放事业献力献策。


南邑习仲勋同志旧居,是同王录村邓小平同志旧居同期保护维修复原的。1936年,习仲勋同志亲手种在旧居门口的桑树,现今还枝繁叶茂,院内的窑洞已成为陈列室。旧居院门外,便是沟壑纵横的山体,抬头眺望,群山连绵、梯田次第排列,既方便撤退又隐蔽幽静。



在五顷塬和二顷塬结合的斜坡弯道的岘子处,有一座高大的古冢。古冢三面临谷,西边是现代修的约二十阶水平梯田,梯田上种植着上千棵核桃树,冢顶部呈椭圆形。我们将车停在路旁,在张主任的指引下来到古冢的石碑前,只见上面豁然刻着“黄帝冢”三个大字。


虽然之前在听取简介时有提到黄帝冢,可是到了眼前还是多少充满疑惑。因为几乎人人都知道,黄帝陵在陕西黄陵县,黄陵县因黄帝陵而得名,每年清明的黄帝祭祖大典更是让全球都知道了黄帝陵寝所在。



当地老年人说这里是上辈传下来的“先人坟”。除此之外,这里再没有这么老、这么大、这么高的坟了。原先坟上长满了又高又密的松树,都说有神灵没人敢动。经考证,松树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砍掉的。


关于黄帝冢的由来,正宁县是这样注释的:《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黄帝陵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子午山就是子午岭,又称桥山。也就是《史记》所说“黄帝崩,葬桥山”的桥山。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庆阳知府赵本植编撰的《庆阳府志》载:“黄帝陵在罗川县城东子午山旁。”民国14年(1925年),正宁县知事苏绍泉修纂的《正宁县志》记述得更清楚:“黄帝陵在县东南湫头镇东北西头村之桥山,当谷一峰耸起,草木葱蔚,上有荒冢,旁立一碑,镌字‘黄帝葬衣冠处’。”


原庆阳师专历史系教授、考古学家张耀民在其黄帝冢原址考(三论)中,就黄帝冢“在宁州罗川县东八里子午山”为题进行了论证。文中援引《史记》等多个篇章关于黄帝冢位置的语句,进行了详细论证。在其论文的总结陈词中,这位教授比较客观的就此做了结语,我也援引教授这段话,以表自己之观点:“黄帝祠、庙在河北、河南、山西等地都曾有过,有的至今尚存,都据‘黄帝崩、葬桥山’,但均未见力证。惟黄帝冢‘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有根有据,特为之论。笔者亦非常崇敬传说中的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轩辕黄帝,也高度评价我中华民族尊祖的感情,无论在何时何地见祀轩辕黄帝祀庙,都是崇高的,无可非议的,‘祭如在’嘛。但轩辕黄帝冢究竟在何处?弄清楚,还历史本来面目,也不是没有必要的。”

对此,如此资深的教授学者尚不能定论,我就更没资格和这个实力论证了。但就地势而言,正宁五顷塬与陕西黄陵县黄帝陵所在相距并不远,同在子午岭下,且黄帝陵也称为黄帝之衣冠陵。孰真孰假,还是留给专家学者们去考证吧。


子午岭在正宁县境内绵延40多公里。子午岭的美,不只是他雄壮而秀美的外表,更多的是这里动人的故事、美丽的传说。



子午岭腹地的雕翎关其海拔1775米,是子午岭的制高点,也是陕甘分界的“0公里”标志界碑处。分脚站在“0”界碑处,真是一脚在陕西一脚在甘肃了。


这里山峦叠峰,森林茂密。又有人将雕翎关叫做“调令关”,说法不一。关于“雕翎关”的由来,相传古时此地有一守将征战有功,被冠加雕翎予以褒奖,因此得名。又相传秦皇修筑直道后曾在这里调动兵马,因而得名“调令关”。


不管是“雕翎关”还是“调令关”,这二者名字由来都与军事相关,可见此地在过去军事战略地位非同一般。而与其同在的“秦直道”的“一号兵站”,更是进一步证明了这里曾经作为军事要地的史实。


在“雕翎关”前的丛林里,竖立着一块与合水所立的“秦直道”碑相似的石碑。这里的秦直道较合水的而言相对宽一些,在树木掩映中,一条一个车道宽的道路,蜿蜒舒展,奔向视野之外的远方。秦直道在正宁境内海拔1600米至1775米的山脊上进行,全长约80公里。


在雕翎关的南侧,秦直道旁有一块正宁县人民政府所立的标志碑——“一号兵站”,当地群众称这里是“四十亩”。这里三面临沟,一面依山,地势平坦宽阔,由南向北倾斜,南北长450米,东西宽150米。据说这里曾发现秦代倒塌的建筑物堆积层,出土有空心砖、几何纹方砖,里面拓有“好”、“上”等戳记的板瓦、筒瓦,还有秦代的大瓦和保存完整的瓦当。



出土文物的繁多、精美,可以想见兵站规模之宏大和建筑用料之考究,也反映出其建筑构件进行过严格的筛选,以及工程管理的精密性,进一步揭示了秦直道的驻兵情况。据考证,明初所置的巡司就在一号兵站的遗址上。站在最高点向下望去,能看见有规则排列的烽火墩(烽燧)完好的矗立着。


据说,这里还曾经有扶苏庙、蒙恬墓以及其动人凄美的传说。种种遗存向人们诉说着这里曾经的历史与辉煌。


暮色将至时,我们来到兵站的子午岭观景台。站在观景台上,远眺群山连绵、峰峦叠翠、谷壑幽深,此时确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之感。


深蓝的天空中,一抹晚霞由紫而红渐渐淡去,白云也扯成丝状抹在空中,面对莽莽林海,愈发显得深邃,耳边只有林海涛声。闭目深吸一口这天然氧吧的新鲜空气,身心完全融入大自然。这时才想明白为何修身养性之人多喜在远离喧嚣尘世的深山老林中了。



想起民国初年李继唐先生写的一首描绘子午岭雄伟气势极其深厚文化底蕴的律诗:


遥望桥山映太虚,混古重染一带绿。

秦皇驱车由斯过,帝子乘龙从此归。

古今多少回首事,历史几遭留青册?

尘寰瞬息沧桑变,唯君亦然正南北。


从源自环县的红歌《咱们的领袖毛泽东》,再到华池振奋人心的《军民大生产》,陇东民歌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正宁也有一首被传唱多年的经典歌曲,那就是被著名歌唱家郭兰英一唱而红的《绣金匾》。


这首歌我印象极深,2008年在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110周年晚会上,八十岁高龄的郭兰英在1976年周总理逝世时同一舞台上饱含深情地再唱《绣金匾》。当她唱到“三绣周总理,人民的好总理,鞠躬尽瘁为革命,我们热爱你”时,已是声泪俱下,台下也全是一双双湿润的眼睛。而在屏幕前的我,也随之动容泪下。一首歌曲所传达和蕴含的情感此刻发挥到了极致。


让我惊讶的是这首歌竟然出自陇东正宁。祖籍陕西商南。1918年,年幼的他随家人出外逃荒,受尽磨难。1936年,汪庭有流落至新正县,开荒种地,学做木匠活且小有名气。汪庭有没念过书,但很喜欢这里的民歌。受这里民歌的影响和熏陶,他能用歌曲表达各种情境和心境,他编的歌不是用文字写出来,而是由感情化作一串串声音唱出来,反映了穷苦农民翻身做主,自由生产、生活的心声。他的歌曾受到中央领导及当时文艺界的好评,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绣金匾》。这首歌最早叫《十绣金匾》,用《绣荷包》的调子歌颂边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翻身过上好日子的欣欣向荣景象。这首歌一经传唱,很快红遍了陕甘宁边区。抗战胜利后,将其精炼为“三绣”。1976年,经郭兰英在中央电视台演唱,随后便响彻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可以说,没有汪庭有这位解放区培养出的农民歌手,就没有这首艺术生命长青的优秀民歌。


在此我要为这首被大众误认为是陕北民歌的陇东民歌正名。一个没有历史的民族是可悲的,而一个遗忘和曲解历史的民族更为可悲。



在《绣金匾》的凄美旋律中离开正宁,祝愿这片历史的厚土,红色的土地,欣欣向荣,繁华如斯。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