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坐上秋千,轻轻一荡,就出了国

坐上秋千,轻轻一荡,就出了国

2024-08-13 来源:乌哈旅游
像是从春天开到了夏天。

阳光分明,温度一点点的升高,脱掉外套,穿上花裙子,看阳光在树梢间捉迷藏。

去瑞丽的路上,经过梁河,这里有一个土司衙门很有特色,顺路就拐一下吧。梁河县位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东北部,这个土司衙门,也称为南甸土司司署。

一开始以为一个土司衙门应该很小,一会儿就逛完了。谁知越往里走,越唏嘘,这衙门如此深宅大院啊。

怪不得说“层层院进八方通,幢幢殿阁殿中殿”。

航拍了下,从高空看看这个古代宫殿式的建筑。四方的屋顶,四方的院子,四方的天空,这里曾经上演了多少故事?

如此宏大的建筑在全国土司府中也不多见,是研究云南少数民族史、地方史、土司制度及建筑艺术等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

好奇宝宝查了下资料,这个土司衙门由一进四堂五院和南北厢房、10个旁院落、24个花园及戏楼、胭脂楼等共47幢、149间房组成。

想象着当年山高皇帝远的年代,一个土司的权利是有多大。史料记载,原南甸宣抚司辖地广阔,实力雄厚,世袭为官二十八代,历时五百余年,在云南边地土司中影响很大。

离开土司衙门,经过一个农家乐,坐在树荫下的矮桌上吃个午饭,点了三七根炖鸡,青笋拌猪皮,野菜和炸小鱼等,一边吃,一边看影子一点点的移动。

吃饱喝足伸个大懒腰,笑着对旅伴说,多好,又回到了夏天。

在瑞丽的第一站,去了很有意思的“一寨两国”。景点距离瑞丽市区约十余公里,位于有名的中缅边境71号界碑旁,是典型的“一个寨子两个国家”的地理奇观。

国境线将一个傣族村寨一分为二,中国的称为银井,缅甸的称为芒秀。

虽说是两个国家,可是寨子里的两国老百姓语言相通、习俗相同,他们同走一条路,共饮一井水,同赶一场集,和睦相处,世代相承。

想起孩提时的三八线,同一张桌子,因为一条线,分了性别。

买了票进去逛逛,经过一大片火龙果的种植园,再往里走,便是有趣的“一秋荡两国”。

一个长长的秋千坐落于国境线旁,对面就是缅甸的芒秀村。有一个年轻的妈妈,抱着孩子也去荡秋千,说让孩子也出个国。

我也凑热闹荡个秋千,让同伴推高一些,在嘻嘻哈哈中,笑声传过了国境线。

中缅瑞丽段的国境线很有意思,有时一条小沟渠或是一个田埂,就是两国的国界。

有提醒游客的木牌,上面写着“翻越国境线,罚款五百。”

阳光下的金塔,让我想起缅甸的大其力,那些为游客解说的当地孩子,黝黑的笑脸,也记得在大其力的街头,站在路边踢球的当地人。

总有一些相似的场景,让某一段记忆,在脑海里隐约的浮现。

隔了一条渠,对面骑摩托车的缅甸叔叔经过我,挥挥手,大声说一句你好,他竟害羞的笑了。

阳光耀眼,有雪白的云,湖水静的如一面镜子。

站在河边,看着红房子的倒影,想着这里一年四季都是夏天,听不到雪落下的声音,看不到秋天忧伤的落叶。

在“一寨两国”,有一个小小的布岛山庄,里面有几个布岛族的女人在售卖手工围巾。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布岛族。

布岛族,又称“长脖子民族”,是世界人口最少的民族,全世界仅存有约200人,缅甸现有不足50人。

她们的特点是,脖子里都戴着很多金属圈。

据说布岛族女人一生最大的心愿就是想方设法往自己的脖子上多套几个圈圈。这些金属的圈圈一旦套上,终生不能除下,演变成为布岛女保护生命的枷锁。

如若取下,她们的脖子就会因为没有依托而脆裂甚至扭断!太不可思议有没有?洗澡睡觉都得戴着啊?

“一寨两国”还有一座奇特的桥,这座桥又称中缅“玉桥”,横跨两国界沟,由中缅友好人士出资共建,桥面镶嵌7777块缅甸翡翠,堪称世上最豪华、最富有的“玉石桥”。

桥边一条提示语“严禁在桥上扣下翡翠”,让我们微笑了。

一井两国,一屋两国,一树二国,一塔佑两国...

这里的景点,什么都是二国。

在界碑这,很多人都会拍一张到此一游照。地上有一条线,跨过去便是缅甸。当地的人们都有边民证,可以自由的穿梭于两国之间。

“中国的瓜藤爬到缅甸的竹篱上去结瓜,缅甸的母鸡跑到中国居民家里生蛋便成了常有的事。”

一寨二国,让游客深切的体会,地球是一个家,我们都是地球人,那些分界线是人为的、虚空的。

傍晚的时候,去瑞丽口岸走了走,在地图上,我已经站在边境线上。

这些年总是在旅行,非洲亚洲欧洲...走过了很多国家,走得越远,看的越多,越觉得自己是如此的卑微。不同的人,他们以不同的方式生活着,有着不同的信仰。

人生苦短,去做你想做的事,趁一切都来得及。

显示全文
Copyright © 2019-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