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句指懂得并使用字词,按照一定的句法规则造出字词通顺、意思完整、符合逻辑的句子。依据现代语文学科特征,可延伸为写段、作文的基础,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本功。造句来源清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八:“其用意,其造句,均以纤巧胜。” 夏丏尊叶圣陶《文心雕龙》 四:“造句也共同斟酌,由 乐华 用铅笔记录下来。”
下面为您提供关于【筑城造句】内容,供您参考。
1、加筑城墙工事的同时,王总工程师还在城头上加设了炮位机弩滚木垒石等等守城器械,他自豪地向朝廷宣示沈阳城足可守一年。
2、乌西雅在耶路撒冷的角门和谷门,并城墙转弯之处,建筑城楼,且甚坚固。
3、再就是提到匈奴城镇外部有双层木栅栏的防御结构,这是罗马人筑城的方式而匈奴人不会。筑城造句。
4、原来,戴鼎修筑城门时请人勘测风水,并按照金、木、水、火、土五行来确定辟门的方位,以九宫八卦之象来确定辟门的数量,以示“金城汤地”之意。
5、自东唐名将宋河自立,建都于此,更是极尽其能,修筑城墙五道,每道城墙的砖缝都用铁水浇注,便是西楚太祖复生至此,也只能望城兴叹。
6、太初三年,屯军其旁。
7、这里筑城的石头用的是贺兰山的云母石,亮蓝,坚硬,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8、若于此设将屯兵,筑城置营,且耕且守,据海洋之要害,断诸夷之往来,则尤为长驾远驭之策”。
9、光武帝年间修太庙,建社稷,修南宫殿,筑城墙和城门,建明堂、灵台和辟雍。
10、楚虽兵多将广,却远在三千里外,若要抗拒齐鲁,还需在夷方筑城屯守。
11、尔既归顺,此后毋擅筑城垣,毋擅收逃人,得步进步,又有两条苛令。
12、风一夫用马鞭扎验,如若扎进得一寸,就腰斩筑城人,城建成后垣宽墙坚如盘石屹立,刀劈斧削不动,“跋扈将军”。
13、据记载,因初次在这里筑城时挖出金子,故取名金城,还有一种说法是依据“金城汤池”的典故,喻其坚固。
14、茶峒地方凭水依山筑城,近山的一面,城墙如一条长蛇,缘山爬去。
15、为了防止异域星的袭击,他们又渐渐的筑土为城,带头筑城的人自封为王,称这里为“大理国”。
16、甲午菊月,阳光灿烂,秋高气爽,四海贵商喜聚筑城。
17、敕有司移箕山、公路二府于仓内,仍令筑城以备不虞。
18、磨石绘陶并渔猎耕纺,野处穴居到筑城立邦。
19、那是一双古老的眼睛,比临冬城本身还要古老,它们曾经目睹“筑城者”布兰登安下第一块基石,倘若传说属实,它们也见证了城堡的大理石墙在四周逐渐高筑。
20、吴磷曾在州北米仓山上筑城,并建仓积粮,以御会兵。
21、历史学者徐晓望描述,新任福建巡抚南居益命令福建水师在澎湖北部的吉贝屿登陆,突入镇海港,筑城防御,荷兰人不得已退守风柜城。
22、多年筑城、戌边,风餐露宿的艰苦生活,把他们磨练得如同铜铸铁浇,皮肤黝黑,铠甲破损,但仍然士气高昂,手中的武器闪闪发光。
23、以后又造屋室,筑城邑,使百姓不再巢居穴处。
24、如今看来那个严宽根本就是寿宁侯的人,张鹤龄连八达岭筑城的事都能给他揽下来,两人的关系可非比一般,根本就是官商一家。
25、从古至今,以方格网的方法构筑城市空间结构和布局所形成的方格网城市是城市形态的一种基本模式。
26、阆中,大坝平衍,山围水绕,兼有七关合护,据江涉险,靠山筑城,遂成金汤之固,蜀之门户。
27、湘北的原始族群曾筑城抵抗,又因受到神农族文化的冲击而形成大溪文化的南支。
28、第一,筑城计划首次公开,原本打算等基础资源的生产规模在扩大一些之后再做这一事情,现在一下成了第三大筹措的工程,优先度紧排在水泥厂之后。
29、商代的诸侯国也开始筑城,已发现的古城有湖北黄陂滠口乡叶店盘龙城,山西夏县埝掌乡东下冯古城和北京房山县琉璃河董家林古城。
30、在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中,构筑城市设计框架的目标将重点强调自然资源和建成环境的保持。这就需要采用有效的方法将建成区改造成更富有吸引力的生活和工作场所。可持续的城市设计原则将对现状建筑、基础设施的接受和再次利用以及可循环建材的再利用放在了首位。
31、筑城伪装营营长胡正华告诉记者,在全团面前认领了课目,大家都用“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的劲头备课,如今备一堂课花的心思,是过去的好几倍。
32、所幸洪笙及早查知敌情,众帅发令贮粮筑城,操练士卒,发布安民告示,提防元军来攻。
33、在海南筑城史上,指挥桑昭,厥功甚伟。
34、蕃兵配合正兵,在应对辽夏金的军事进攻、镇反平叛、修筑城寨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5、彦仙扩充守军,增筑城防,疏浚护城河,加紧战守准备。
36、凡木棚,因敌所逼,不及筑城垒;或因山河险势,多石少土,不任板筑,乃建木为棚,方圆高下,随事深埋,木根重复,弥缝其阙。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制止,表示某种感慨。它的句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或感叹号。造句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在分析并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加以说明。如用“瞻仰”造句,可以这样造:“我站在广场上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因为“瞻仰”是怀着敬意抬头向上看。
二、用形容词造句,可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或事物的形状进行具体的描写。如用“鸦雀无声”造句:“教室里鸦雀无声,再也没有人说笑嬉闹,再也没有人随意走动,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了。”这就把“鸦雀无声”写具体了。
三、有的形容词造句可以用一对反义词或用褒义词贬义词的组合来进行,强烈的对比能起到较好的表达作用。如用“光荣”造句:“讲卫生是光荣的,不讲卫生是可耻的。”用“光荣”与“可耻”作对比,强调了讲卫生是一种美德。
四、用比拟词造句,可以借助联想、想象使句子生动。如用“仿佛”造句:“今天冷极了,风刮在脸上仿佛刀割一样。”
五、用关联词造句,必须注意词语的合理搭配。比如用“尽管……可是……”造句:“尽管今天天气很糟,但是大家都没有迟到。” 这就需要在平时学习中,把关联词的几种类型分清并记住。
六、先把要造句的词扩展成词组,然后再把句子补充完整。如用“增添”造句,可以先把“增添”组成“增添设备”、“增添信心”或“增添力量”,然后再造句就方便多了。
随着信息新媒体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继报纸、收音机、电视之后的主流媒体,并有将其整合的趋势。网民数量的激增使得网络话题的热议和网络语言迅速成为流行语。出现了很多新现象:网络造句——当某一新闻事件在网络迅速流传之后,新闻事件中的某一具有代表性的词语,在网友们的推广下,成为造句的主体,并迅速在网络流行展开。比如李刚事件中,我爸叫李刚成为流行语,以它进行的造句活动在网络铺开。例如:窗前明月光,我爸是李刚;给我一个李刚,我能撑起整个地球等。而在360与腾讯的3Q网络大战之后,一句“我很艰难的做出决定”也迅速流行。这类造句的特征主要是将已有的诗句、文章等进行改变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