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散落的红色记忆
寻找散落的红色记忆,让那份温暖与感动流传。
前往高山窝的道路泥泞不堪,坑坑洼洼。
山中溪流不断,环境幽静。
山中山货多,罗镜如随手就挖了两个竹笋。
龙门县龙潭镇石莲村的黄牛田村民小组,曾住在一个叫高山窝的山沟沟里,这个在一般地图上都难找到的小山村,在解放战争时期却因其交通四通八达,成为当时的广东人民解放军江北支队下属团队(下简称江北支队)的驻扎地,江北支队的队员们在这操练、开会、休整。小山村的村民担起了交通员、炊事员的责任,给江北支队的队员送信、煮饭、放哨。
近70年的风雨过去了,随着1998年该村民小组的村民从高山窝搬走后,这个曾经的革命活动地点,如今变成了什么模样?近日,当年江北支队在高山窝革命活动的见证者、75岁的罗镜如,及当年江北支队交通员的后人、60岁的罗月朋,带着记者翻山越岭来到了高山窝,寻找当年江北支队的活动轨迹。
地方偏远
高山窝有“五难”,后来村民集体搬迁
从名字上可以想象,高山窝就是一个在高山上的窝。
“不远。只是最近下雨了,不然越野车能开到高山窝。”罗月朋说。
车开不上去,只能步行。这是一条勉强能行四驱越野车的山道。这是在1980年时,一家采育公司为方便运送林木专门开辟的,之后,公司没运营了,道路也没维修。此前,村民走的都是羊肠小道。“播种时节挑化肥上山,收获季节挑稻谷去当时的左潭圩镇送公粮,都要步行走很远的山路。”罗月朋说。
因为高山窝太过偏僻,存在行车难、用电难、读书难、看病难及通信难五大难题。1998年初,该村民小组5户人家37人,集体告别高山窝,搬到在石莲村由省、市、县老建办和镇共同扶持建的新村定居。
耕地不多留有2200多亩山林
走了差不多两个小时,来到风门坳。“从前,我们村民下山走到这里,都要歇歇脚。”罗镜如说,在风门坳旁边有一个小山包,当时江北支队队员驻扎在高山窝,就有队员在这放哨。这里居高临下,四周有动静都能察觉到。一旦有人从山下上来,很快就会被发现。风门坳的确位置很好,就算是站在路边,也能看到远处龙潭圩镇的一些楼房,山下和沿途的情况,一目了然。
穿过风门坳,再行走近一公里,终于来到了高山窝。高山窝,四周都是山,山林茂盛。山窝中有一水潭,四周山上流淌下来的溪水,汇聚水潭中。溪水很浅,在沙滩上蜿蜒,与两边的山林,形成一幅幽静山水画。
山里空气很好,深呼吸一下,似乎带有一丝甜味。据说,曾经有部门来测试过这里的负离子,数量与南昆山差不多。这里目前有一户水电站的人员住,屋内已通电,山溪水煮开后泡茶,特别清香。
罗月朋说,原来的黄牛田村民小组,耕地不多,只有约60亩,但山林很多,有2200多亩。村民搬迁出去后,山窝口筑坝形成了一个可发电的水潭。
水潭边,就是原来罗镜如、罗月朋的家。
当年岁月
两兄弟一个当交通员,一个帮江北支队做饭
据罗月朋和罗镜如回忆,当时高山窝房屋不多,是一个方形类似围屋式的建筑群。四周都建有房屋,中间一个大天井。房屋分上洞、下洞两排,两侧还有走廊和房屋。当年住在这里的几户罗氏族人,是清代从新丰迁徙过来的,看到山窝里能开荒种农作物,就在此修建房屋落地生根。江北支队队员究竟是什么时候来到高山窝的,罗镜如已记不清。江北支队队员到他家时,他大约六七岁。
“这里是我父亲为江北支队队员做饭的地方,饭煮好后,就通过后门,送到山上给队员们吃。”罗镜如指着一个稍微平整的地方说。罗镜如的父亲罗裔莲,当年负责给江北支队的队员做饭送饭。
“前面有一块平地,可以坐10多个人,是江北支队队员开会、操练的地方。队员们有时在山里睡觉,有时会到屋子里面来睡。在屋里睡时,都是穿着衣服睡,怀里还抱着枪。”罗镜如回忆,每次江北支队队员来到高山窝,有需要时,都会叫他父亲帮忙做饭,他好奇地看着队员开会,摸摸队员手中的枪。
罗裔莲的兄弟罗裔恒,也就是罗月朋的父亲,则负责当交通员,给江北支队送信。高山窝虽地处偏僻,但其地理位置很好,可谓四通八达。“后面有一个山坳,有一条小路可通往铁岗(原来的龙门县铁岗镇,后与左潭镇合并为龙潭镇)、龙门县龙华镇。左边有一条小道,可通往从化、新丰。”罗月朋说,其父亲1994年去世,在世时,不时会说他当交通员的事。”当时送信都是走山路,再远的地方,也是走路去。只要有需要,不管路途多远,罗裔恒都会将信送到。
村民期盼
盼开发利用高山窝,增加收入
高山窝有革命武装队伍,罗裔恒当交通员,风声不知怎么传到了当时国民党乡公所里,乡公所派军队到高山窝抓人,罗裔恒也被抓了。虽然严刑拷打,但罗裔恒坚决不承认,当时罗裔恒只有10多岁,只是一个少年,最后乡公所的人对他家进行罚款,罚做了20顶竹帽子才被放出来。
罗月朋回忆,江北支队一直断断续续在高山窝驻扎到解放后才离开。当时江北支队其中一个负责人叫马达。解放后,马达还给他家寄来了一个笔记本和两支笔,其中一支是圆珠笔。
据原来左潭镇民政办主任罗旭浅说,解放后,当时的黄牛田生产队所在地高山窝,被认定为革命老区。由于高山窝地处偏僻,村民外出非常困难,加上山里没通电,也没电话,进山出山全靠步行,生病看病非常困难,孩子出外读书更是困难重重。黄牛田村民小组,作为广东省最早试点扶持搬迁的边远分散老区村庄,搬到山下新村定居。
作为黄牛田村民小组的小组长,罗月朋有着期盼,“高山窝的生态环境很好,如果能修好道路,高山窝也是一个养生、洗肺的好地方。”罗月朋盼着能利用高山窝现有资源,开发一些经济项目,增加村民收入。如果道路硬底化了,村民也可以上山收一些山货,运送出来卖,增加收入。
高山窝山清水秀
山里山货多,最多的是竹笋
高山窝山清水秀,山道边溪水潺潺,原生态林木树缠藤藤缠树随处可见。
“这种植物我们当地叫‘碗掉藤’(音),是一种可以做藤椅的植物。”罗月朋指着路边一个类似葵树的植物说,从前村民就砍这些长藤,背到广州等地销售,帮补家用。
靠山吃山,山里的宝贝还不少。“这种叫乌桕树木,4月花开时,蜂蜜可酿出很好的蜜;这种叫鸭脚木,是蜜蜂冬季酿蜜的主要花源。鸭脚木的蜜很好,可以保存很久。”在石莲村,很多村民都有养蜂酿蜜的传统,每年村里都要产出几千公斤蜂蜜。
山里最多的宝贝还是竹笋,几位村民眼睛都很尖,一下就能在竹林中发现竹笋。“从前我们在山里住,会挖很多笋,自己吃或是拿到山外卖。”
山里有多种颜色的山鸡,野山羊在岩石上奔跑
山里的植物多,动物也不少。
罗月朋说,随着这一片山区封山育林,山里的植物茂盛了,山里的动物也多了,山林中有多种颜色的山鸡。“有一种山鸡是白色的,长长的尾巴,很漂亮。”
“山上还有山羊,都是野生的。它们在山顶上的岩石上奔跑,见人跑得远远的。”罗月朋说,山中还有野猪,以及说不上名字的动物。
沿途一直听到哗哗的水流声。“山渊有一道溪水,水势很大。在溪水上游,有好几级的瀑布,很壮观。”罗月朋说。透过林木缝隙,可见溪水在岩石上流淌。水很清,溪水中有很多坑螺、小鱼。溪水清澈见底,用溪水洗个脸,行走的燥热一扫而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