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杂谈 篇9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杂谈 篇9

2024-07-18 来源:乌哈旅游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感受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的优美语句。

  3、丰富积累,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理解句子含义。

  教学难点: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并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课件出示词语    

  花团锦簇     应接不暇     姹紫嫣红    莞尔一笑     耐人寻味

  1、指名读  (纠正字音)       2、齐读         

  选词说一句话或一段话。

  二、谈话引入:

  德国是一个富有魅力的旅游城市,不仅风光无限美好,还有一道十分奇丽的景色。 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德国,共同来领略德国与众不同的文化、风光.(齐读题目)

  三、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欣赏德国的景色风光。

  导语:课文中有两句话表达了季羡林先生对这种异国风情的赞叹,就是——

  (课件出示)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你能用赞美的语气来读句子吗?(指名读、齐读)。

  (一)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1.出示学习提示: 1.默读课文,想想“奇丽”在哪里,“奇特”在何处。

  2. 用——线画出体现“奇丽”的语句,用~~线画出体现奇特的语句。

  3.找出你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2.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学习情况。

  (二)汇报学习结果,随机引导感悟。

  (一)品读“奇丽的景色”。

  学生汇报,随机出示句子引导理解。

  1.“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想象“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绚丽景色,体会“丽”。“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景色虽然值得赞叹,但“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这样,“任何一条街”都这样,就十分罕见,这就是“奇”。)

  2.“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生活中有哪些场面或事物让你“应接不暇”?课文中又是什么让 “我”感到“应接不暇”呢?作者把花比作海洋,谁来说说海洋的特点?(无边无际……)整条街道上的花就像海洋一样,前不见头,后不见尾,让人应接不暇,真是既美丽又奇特。难怪“我”禁不住发出赞叹:多么奇丽的景色!

  (二)体会“奇特的民族”。

  1.从哪些句段能体会到这个民族的奇特?

  “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2.如果你跟随作者第一次到德国,看到德国人这样养花,你的感受会是什么?(奇怪、不理解)

  3.课文中,作者用了两句简洁的话来概括自己看到的情景,请找出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课件出示句子。 

  理解:

  a.   耐人寻味是什么意思?(值得深思,好好地想一想当中的含义)

  b.   这一种境界是指什么境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

  板书: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c.结合上下文,谈谈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解?.     

  d.  联系生活实际例子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轮流值日搞卫生,捐书建立图书角,为贫困孩子献爱心捐款活动)

  指导朗读:同学们说得很深刻,当你把美把爱心奉献给别人的时候,你就会得到别人的赞美与敬佩了,谁能带着赞美与敬佩的感情来读这段话呢?

  导语:正是有了这样一种无私的境界,才让我们见识了德国这种奇特的民族,请全班同学再一次由衷地赞美它吧:

  (看板书齐读: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三)领悟做人的真谛。

  导语:四五十年前,季老先生看到的是这样的景象,四五十年后,季老先生看到的还是这样的景象,这时他又有什么样的感受呢?齐读第4自然段。

  (课件出示:“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1).说说“什么东西变了,什么还是没有改变”?

  (2)课件出示,学生进行选择,理解。

  (3)想像说话:季老先生故地重游,他做了一个梦。在梦里他看到了什么?(出示填空题: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梦见了_______;梦见了_______)

  (四)积累精彩语句。

  学生交流喜欢的语句并积累语句。

  四、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1.  这节课我们跟随作者欣赏了德国奇丽的景色,感受了这个奇特的民族风情,那么它的作者是谁呢?

  (介绍作者及作品)鼓励读书。 

  2、学生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板书:

  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景色奇丽      民族奇特

  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