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让古诗文教学美起来——《清平乐 村居》教学片段赏析 篇4

让古诗文教学美起来——《清平乐 村居》教学片段赏析 篇4

2024-07-18 来源:乌哈旅游

  国标苏教版《清平乐  村居》教案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76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借助朗读、想象、表演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3、理解这首词的意思,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重点难点:

  1、给画配文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

  2、给词配乐吟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解释题目。

  1、告别了都市的喧嚣繁华,告别了城市的高楼大厦,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到乡村,去感

  受一番美丽静谧的田园风光,好吗?用多媒体展示了一幅宁静、闲适的乡村风景图,静观片刻

  ,问:“来到乡村有怎样的感受?”

  2、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国标苏教版《清平乐  村居》描绘的就是一幅乡村生活的情景图

  。

  3、看到“村居”一词,你想到了什么?(引出清·高鼎写的古诗《村居》,请学生齐读)

  4、配乐朗诵,学生听、看,思考词与诗有什么不同?

  介绍“词”与“词牌名”(词是文体名称,诗歌的一种。古代的词,都可以配上音乐歌唱的

  ,故唐、五代时多称为“曲”、“杂曲”或“曲子词”。词体萌芽于隋唐之际,形成于唐代

  ,盛兴于宋代。句子长短不一,故也称长短句。词的曲调名称即词牌。本词的“清平乐”即

  为词牌名,又名“忆萝月”、“醉东风”等。而 “村居”是词的题目,与内容有关。

  大家发现了吗?这首词由两部分组成,上半部分叫上阕,下半部分叫下阕。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了解了有关“词”的知识,下面就让我们来读读国标苏教版《清平乐  村居》这首词吧。

  自由读,把词读正确、读流利了。

  2、出示词语,请学生读一读。

  3、指名读整首词,评议,齐读。

  三、想象画面,引导朗读。

  1、轻声读课文,读懂了哪些词句?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刚才读词的过程中读懂了什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自己不懂的地方?(交流讨论,解决疑

  难问题)

  3、不知不觉中我们就读了这么多遍,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再次听配乐诵

  读,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又仿佛听到了什么呢?

  引导交流,边想象情景,边朗读。

  读着           我仿佛看到(听到)了                       

  (1)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展现清新、秀丽的江南农村景象)

  (2)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相机提了这样两个问题:1、这里是谁在讲吴音?2、

  几杯酒下肚,老爷爷、老奶奶微微有点醉,心理高兴,他俩就闲聊起来。你想象一下他们在

  聊些什么呢? “相媚好”看图理解。(从他们亲热的样子,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的生活非

  常幸福)

  (3)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勤劳朴实)

  (4)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调皮可爱)

  四、走入意境,体会情感。

  1、一首诗词不但要读懂而且要读好,请同学们用心再读这首词,谈自己的感受。(提示:你

  感觉这户农村人家生活得怎样?)

  小结:是的,这一家人的生活恬静、安适,令人向往。

  2、再次齐读。

  3、所有的景物汇成了诗中的一个字,是哪个?(醉)

  谁“醉”了?为什么而“醉”?

  诗人醉了,说明了什么?(对乡村生活充满向往)为什么呢?介绍辛弃疾

  4、那我们就把这幅美景留在我们的心中。(背诵)

  五、欣赏唱“词”,总结全文。

  1、播放唱词。

  2、同学们,宋词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一颗闪亮的明珠,一朵艳丽的奇葩,每首宋词都仿佛

  是一副绚丽多彩的画,一曲委宛动听的歌。一段绵长不绝的情。相信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

  ,今后一定会在宋诗中尽情遨游,来感受我国古代文学的艺术魅力。

  3、作业:

  (1)请同学们把这首词背诵给亲人朋友听。

  (2)收集几首描写田园生活的诗词。

  (3)结合词的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书上的插图。

  (第一范文 www.diyifanwen.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村居)本

  文转载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