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我的“长生果”》课堂实录 篇9

《我的“长生果”》课堂实录 篇9

来源:乌哈旅游

  目的要求:

  1.根据标志性的词句理清文章思路.

  2.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体味字里行间流露的真情实感.

  3.理解文中阐述的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结合实际认识阅读和写作相辅相成的道理.

  4.领悟阅读与写作对于个人成长、社会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借以激发学生提升心智,丰富生命,完善自我.

  教学重难点:

  1.  感受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愉悦之情.

  2.发掘阅读和写作的意义.

  教学准备:

  “课件”准备

  教学方法:

  读写结合,听说并用.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大概一提起写作文,不少人就会叫苦,不愿写也不会写。怎样摆脱这种困境呢?只要认真阅读叶文玲的文章《我的“长生果”》,一定会受到很大启发。如果你按照作者说的办法去做,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出示课件页面1,板书课题)

  二.课前预习

  1.教师正音、释义.

  2.划分大致结构.(见课件页面2)

  三.正课:

  1.对几种书的情感各是怎样?

  (小结: 小画片  连球画   图书)

  2.作者学生时代的作文怎样?  (常居全班之冠)

  3.分析作者两次作文:

  (1)  观看图片,试说说<秋天来了>(见课件页面3)

  (2)  作者是怎样写<秋天来了>?

  (3)  齐读文中第10自然段(带轻音乐)

  (4)  再次出示图片, 引导学生写小片段<秋天来了>

  4.教师小结:  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

  5. 过渡语: 除了以上的写作方法外,作者还有写作方法吗?(找出)

  6.出示课件: 学生围绕<一件不愉快的往事>自由小写作.

  (提示相关词语,见课件页面4)

  7. 教师指名学生总结写作文的方法:

  (1)

  (2)

  (见课件页面5)

  8.结合学生学习实际:

  小谈书与写作之间的关系(学生分组讨论)

  9. 教师范读18­—19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1通过这两个自然段,你感悟到了些什么?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见课件页面6>

  2鼓励学生发奋读书,认真写作(趁着自己年轻干一番大的事业)

  10. 学生谈谈学习这一节课后的感想.

  四. 布置作业.

  1.积累本文中的好词好句佳段, 便于阅读与写作.

  2. 写两个小片段

  <秋天来了>

  <一件不愉快的往事>

  (见课件页面7)

  附:  板书设计

  16. 我的”长生果'

  愉悦

  我的”长生果”读书 充盈  写作

  创造

  上一篇:《我的“长生果”》教案1

  下一篇:河大版《我的“长生果”》教案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