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
教
材
本课是一篇童话,讲的是青蛙、小燕子、小蜜蜂一起商量过冬的事。告诉我们小燕子要避开严寒到温暖的南方,青蛙准备吃饱之后钻进泥土里冬眠,蜜蜂则储存了很多蜜在蜂巢里过冬。课文不仅生动地介绍了有关动物过冬的知识而且表现了小动物之间的相互关心。起因――-打算――相约,完全紧扣“过冬”展开,冬前商量,冬后再见,冬中怎么过?显然,各自打算是全文的主体,作者巧妙地安排小燕子自述打算,然后通过小燕子的探询带出青蛙和小蜜蜂的打算,情节上衔接自然,过渡有方,富有情趣 性。
说
教
法
学
法
在阅读课堂教学设计中,方法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教育是人类社会的特有现象,是“伟大事业,人的命运决定于教育。”(别林斯基语)无疑具有高度科学性和艺术性,自然也就更应该讲究方法。根据新课程推出基本理念,针对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我选择了一些个人认为比较合理的教学方法,以下作简略介绍。
(一) 诵读法设计。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运用多种形式的读来达到理解课文,提高阅读能力,进行语言训练的目的。
(二)直观法设计。
根据课文内容,借助现代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感性材料,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开展丰富的形象思维活动,加强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习兴趣。
(三)表演法设计。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分角色表演,充分从情感上熏陶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效地进行语言训练,培养表演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四)文本扩展法设计。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我们的教学活动就是借课文中的“例子”,提高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爱好,从而学生的思维。这篇课文显而易见,是让学生了解动物过冬的方式。因此,我在课后设计了学生搜集资料,进行续写。
说
教
学
过
程
一 复习导入:
每一次学习新的课文,课题其实早已被学生所熟知。所以虽然在设计时我也曾想过多种方式来揭题,最终我还是采用了直接揭题的方式,这样既节省了时间,直奔主题,又符合当时的情境,因为学生早就知道他们今天要学的课文题目。
1、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小动物过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小动物是――小燕子、青蛙、小蜜蜂。
(板出示小燕子、青蛙、小蜜蜂的图片。)
(屏示第一自然段)引读。
(用图片激发兴趣,回忆上节课内容,再次明确三只小动物的关系,简洁明了。)
二、新授
过渡:是啊,三个好朋友在一起的日子过得多快乐啊!你们瞧,这一天,他们又聚在了一起,在干什么啊?(屏示三个好朋友在一起商量的画面)
学习第二自然段
1、 为什么要商量过冬了呢?
(出示:秋风刮起来了,天气渐渐凉了。)
2、 你能把天气的变化读好吗?(理解渐渐,换个词)
指导读好。
3、 你能用因为……所以……来说说三个好朋友为什么要聚在一起商量过冬的事吗?
4、 齐读第二自然段。
(这一自然段主要是一个字词句的训练,说说近义词,用因为…….所以来说话,这都是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学习第3-7自然段
过渡:它们是怎么商量的呢?请小朋友自已读3-7自然段。看看他们是怎样过冬的?
谁想谈谈你的收获?
a燕子
1、 生:我知道了燕子到南方去过冬。
板书:飞到南方过冬
2、 那么,它们为什么要到南方过冬呢?
理解“暖和”“很多虫子 ”
3、 像燕子这样到了冬天飞到南方去过冬的鸟儿我们叫做候鸟。他们的这种行为叫做迁徙。(板书:迁徙)
4、 你能用因为……所以……来说说燕子为什么要飞到南方去过冬吗?
5、 说的好,你现在就是小燕子,谁能把你独特的过冬方式介绍给大家。
指名试读。齐读。
b青蛙
1、 燕子介绍完了自己的过冬方式,她呀――――接着问……(引读,出示文字)
2、 这只小燕子请你来问问吧。指名读。
刚才我听你称青蛙是――哥哥,为什么?
指名读。女生读。
3、 哪只小青蛙来回答燕子妹妹的问题啊?(出示文字)(板书:钻到泥土里)
指名读。
4、 师:哦,像青蛙这样身体没有毛和羽毛,它是变温动物,身体体温调节能力很差,天气一冷他就受不了,于是它就到了冬天不吃不喝大睡觉。他们这样的过冬方式我们叫做冬眠。冬眠时,它就降低新陈代谢,尽量用已有的养分来生活,不吃也不喝。到了春天再醒过来。
5、 所以在冬眠前青蛙要――――“吃得饱饱的”是什么样子?
指导。谁能再读一读。
6、 师:青蛙要睡多长时间?
“来年冬天”,相机理解“来年”
齐读第五段。
师生合作读。
男女生合作读。
c小蜜蜂
过渡:现在小燕子算是明白了青蛙哥哥的过冬方式。吔,还有小蜜蜂呢,于是她又―――
1、 指名问。注意理解小燕子的关心和有礼。
2、 哪只蜜蜂妹妹来回答啊?(板书:躲到蜂巢里)
3、 小蜜蜂为什么这样过冬呢?
结合一年级学的《蚂蚁和蝈蝈》这一课。蚂蚁也是储备食物过冬,我们还学过一个成语“有备无患,防范未然”,就是说这种情况的。
4、指名读第七段、分角色朗读。
(这个环节重在使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并把自己的理解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现出来。在阅读中让学生自主去了解小动物们的过冬方式,同时在教学中渗透了思想教育。)
学习第8自然段。
1、 他们商量好之后,还有了一个什么约定?
齐读第八段。
师:不要这一段行不行?为什么?
生:这样才说明它们是真正的好朋友。
(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能够前后联系课文,整体感知。也呼应了文章的开头。)
三、 针对课文特点,入情激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