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母亲的恩情》教学实录谈 篇10

《母亲的恩情》教学实录谈 篇10

2024-07-18 来源:乌哈旅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曲,请同学们用心去听一听,听完后,告诉老师你从歌曲中知道了什么?

  2、是呀,母亲的黑发泛起了霜花,腰身累得已不再挺拔,明亮的双眼渐渐失去了光华,为了家庭,为了儿女,她付出了太多太多,请让我们记住母亲,读好这个词——出示词语:恩情,你是怎样记“恩”的,注意要与“思”区别开来,思的上面是“田”。

  知道“恩”的下面为何是“心”吗?这是要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让我们用心去感恩。再来读读这个词。

  3、的确,母爱是伟大的,母亲为我们做了那么多,让我们永远记住母亲的恩情

  4、板书:母亲的恩情

  齐读课题。

  二、学习诗歌

  1、在唐朝,有位诗人念念不忘自己的母亲,为此写了一首小诗。

  出示《游子吟》。通过预习,你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学习词语:孟郊)

  指名读诗,齐读,【注意示范停顿】

  三、自读课文

  同学们诗读得不错,不知道课文能不能读得也像诗那么好。老师留点时间让你们再来读一读。

  四、品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让孟郊念念不忘的老母亲(课件出示图一)。这就是孟郊的母亲,她正在干什么呢?(学习词语:缝补,指名读。大家看看“补”是什么偏旁?为什么?“缝”也很有意思,它是一个形声字,因为缝补衣服要用到丝线,所以呀是绞丝旁。齐读缝补)

  2、母亲怎样缝着衣服的?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画出有关的语句。

  (1)自由读 

  (2)指名读

  (3)指名说 

  (4)出示“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

  a(学习词语:一针针一线线   指名读,母亲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多仔细多认真呀,谁再来读一读这个词。)

  b母亲一针针一线线地缝补着衣服,而此刻夜已深了,这时人们应该在——?而母亲却在缝补衣服,可见母亲——指名说,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c是呀,母亲的年龄已经大了,眼睛也花了,可为了即将出门远行的儿子,此刻她还在油灯下缝补着衣服,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

  3、母亲的衣服缝得怎样呢?文章的后面有一个词谁能找出来。

  出示:又细又密的针脚   指名读

  出示图:师:衣服上两针之间的距离就是针脚。针脚之间的距离越小衣服越结实,穿起来也舒服。而孟郊衣服上的针脚是又细又密的,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去体会一下母亲对儿的一份情。

  师:古代,在有些地区流行着这样一种风俗,家里有人出远门,母亲或妻子要为出门人做衣服,做得针脚细密,人就会早早归来,反之回来得就晚。

  4、现在,你们知道母亲为什么要这样一针针一线线地缝了吧。母亲把针脚缝得细密,就是希望让儿子早日归来。母亲的这种想法在文中也表现了出来。

  出示“她想,孩儿这次外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指名读

  (1)多么的舍不得呀,女生读

  (2)多么的放心不下呀,男生读

  5、这节中还有一个关键的词语,出示:忙着   齐读

  谁能用“忙着”说一句话。

  6、孟郊就要出远门了,母亲很忙,忙着给儿子缝补衣服,一直忙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多么辛苦啊。母亲对儿子的慈爱都藏在“忙着”里了。让我们读好课文第一节。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第二天清早,熬了一夜的母亲把孟郊送到了村外,谁来当这位万分不舍的母亲?

  (1)出示:“郊儿,你可要早点儿回来呀!”指名读

  (一句话一颗心,这就是母亲的叮咛,谁再来读?我听出了母亲多想让儿子早些回家,这就是母亲的嘱托。)

  (2)女生读

  (3)男生读

  (4)多么的依依不舍呀,千言万语汇成了一句话,齐读

  (5)孟郊即将出远门了,难道母亲就真的只有这一句话吗?想想,母亲还会说些什么?真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呀,再读

  2、师:是呀,听着母亲的声声叮咛,孟郊已经说不出话来了,他怎么做的?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