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准备校观课《两只小狮子》的一个月里,无论是引导技巧、教师语言、教姿教态还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保证课堂的连贯紧凑等等方面,我都获益匪浅。在上完《两只小狮子》后,有很多感触,不仅发现了自己的进步,同时也意识到还有些许不足。
《两只小狮子》是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符合孩子心理年龄特征的有趣童话,主要讲述了两只小狮子小时候学习本领时的不同表现:一只小狮子非常勤奋,整天练习生活的本领;另一只却认为凭着父母的本领和地位就可以生活得很好,于是,整天懒洋洋地晒太阳,什么也不干。通过一懒一勤两只小狮子的对比,以及狮子妈妈和小树对懒狮子的教育,让学生明白,从小应该勤奋学习,学会生活的本领,不能依靠父母的本领和地位生活这个重要的道理。课文图文并茂,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告诉学生深刻的道理,这是学生易于接受的。文中存在着大量的对话,很适合于让学生表演、朗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为本,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感悟道理。
在教学中,做得较好的有以下几点:
一、教学设计思路清晰,结构完整。
首先用一首儿歌来让学生回顾第一课时学习过的生字,用古文字复习“将”和“靠”字,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和感受汉字之美。然后边读课文边找出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接着研读小狮子“勤勤”这一部分,通过说话、想象和四人小组讨论合作,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整天”“刻苦”的含义。接着顺势学写“练习”这两个生字。然后学习小狮子“懒懒”这一部分,通过看图和说话练习,感受“懒洋洋”的含义。再分角色来读懒狮子和小树的对话,通过表演读来体会句子的深刻含义和其中的思想感情。再重点指导小树和“懒懒”的语气。最后再让学生理解狮子妈妈对懒狮子说的话,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要学会的生活本领,通过两首儿歌的拓展让学生深刻明白要“靠自己”的道理。总之,教学环节是连贯紧凑,环环相扣的。
二、在教学中,能够以读为本,自读自悟。
朗读的形式多样化,有个别读、同桌分角色读、师生合作读等。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带着不同感受的朗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明白了,在教学时让学生多读,并进行有效的朗读指导。只有让学生充分地读,才能在读书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语文教学过程中加强朗读的指导和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三、挖掘说话训练点,让学生自由想象。
一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在教学中如果教师适时点拨引导,促其展开丰富的想象,就能让学生说出精彩的答案。我在本节课的教学时,抓住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如“刻苦”,我让孩子想象“勤勤”练习时可能会吃到哪些苦头?并在四人小组内讨论、互相补充、汇报,再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勤勤”,我来采访他们为什么练习这么苦还要坚持练?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精彩绝伦,既训练了表达能力又训练了思维。
四、不断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感悟思想。
在教学中,让学生在表演中去体验、去感受,不同角色不同个性,这一过程也是对课文进行再创造的过程。所以我让学生同桌表演小树和懒狮子,同时,设计两个采访环节,采访“勤勤”和“懒懒”。在这些情境中,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也激发了他们的朗读兴趣。
五、拓展阅读。
根据本课特点,延伸到课外阅读,通过一首关于“靠自己”的儿歌让学生补充说话,并朗读陶行知的《好汉歌》,在拓展中加深“靠自己”的理解。
但与此同时,也有些许不足和遗憾:
一)没有注意学生完整说话的训练。有的学生只说了几个词语或者只说了后半段,当时没有注意强调。
二)对狮子妈妈的话的理解还不够深入,有点到为止的感觉。
三)对课堂评价的能力还要加强,要注意对学生有针对性地点评,点评的语言要丰富多样,抓住学生回答的闪光点,注意课堂的生成性。
四)在课堂每个环节的时间把握上要加强,本节课显得前面太紧凑、快速,使得后面的时间剩余几分钟,我便让学生齐读课文和重点段落,也算是总体复习一遍课文吧。
五)对学生回答的引导技巧上、对学生书写姿势和书写习惯上的培养还要加强。
感谢年级里老师们的帮助和师父辛勤指导,感谢这次宝贵的机会让我知道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也让我有了继续前行的信心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