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行政拘留是警察上门抓人还是自己前往?

行政拘留是警察上门抓人还是自己前往?

2024-07-27 来源:乌哈旅游

行政拘留是一种行政处罚,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人会被限制人身自由。执行拘留需要出示拘留证,至少两人执行,被拘留人应立即送看守所羁押,最长不超过24小时。除特殊情况外,应在24小时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并在不应拘留时立即释放。异地执行拘留时,应通知被拘留人所在地公安机关并得到配合。

法律分析

行政拘留是行政处罚种类中的一种,是指法定的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人,在短期内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种行政处罚。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法律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行政法规需要作出具体规定的,必须在法律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规定。

1、公安机关执行拘留必须出示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拘留证(持证);

2、执行拘留的人员不得少于两人;

3、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24小时;

4、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24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5、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6、公安机关在异地执行拘留的时候,应当通知被拘留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被拘留人所在地公安机关应当予以配合。

拓展延伸

行政拘留的执行方式:警察上门抓人还是个人自行前往的规定和程序是怎样的?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行政拘留的执行方式取决于具体情况。一般情况下,警察在行政拘留决定生效后会上门抓人,以确保被拘留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保障。警察在执行过程中应当出示有效的执法证件,并依法告知被拘留人拘留的原因和期限。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被拘留人可能会被要求自行前往指定地点接受拘留。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被拘留人与公安机关达成协议的情况下,例如在特定时间、地点自行到案。总之,行政拘留的执行方式应当严格遵循法律规定和程序,以确保合法权益的保护和公正执行的实现。

结语

行政拘留的执行方式应当遵循法律规定和程序,以保障被拘留人的合法权益。警察在执行过程中需出示有效执法证件,并告知拘留原因和期限。在特殊情况下,被拘留人可能需自行前往指定地点接受拘留,需与公安机关达成协议。总之,行政拘留的执行应严格遵守法律,确保权益保护和公正执行。

法律依据

《行政处罚法》第八条行政处罚的种类:

(一)警告;

(二)罚款;

(三)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四)责令停产停业;

(五)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

(六)行政拘留;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法》

第十条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法律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行政法规需要作出具体规定的,必须在法律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规定。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