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文理学院
07届园林(景观设计)专业期末课程论文
从进入公园开始,便有道路在脚下延伸,对于多数道路而言,他们呈线性分布在公园中。人流汇集的地方道路便变宽、呈面状,形成或大或小的节点空间;然后道路继续延伸,当遇到高差时呈现坡或阶梯的形式,或在竖向上被中断,道路延伸到水边则形成驳岸。当道路可及,而用地性质不同时,道路被围栏或墙体所隔断。这是我们在公园中所体验的道路体系。道路设计过程中要涉及其布局、线形、转弯半径、密度、坡度等方面。
1、平面布局
公园道路平面布局需要根据公园的形式而分类。自然式公园常见的公园道路体系系统布局形式多为迂回曲折、曲径通幽、流畅自然的曲线形。主要要做到:园路的回环性、疏密适度、因景筑路、曲折性、多样性和装饰性。但寺庙公园或纪念性公园多采用规则式布局。具体有以下三种公园道路布局系统:
1.1套环式公园道路系统
其特征是由主要道路构成一个闭合的大型环路或一个8字形的双环路,再由很多的次要道路和游憩小径从主要道路上分出,相互穿插连接和闭合,构成又一些较小的环路。一般这种道路最能适应公园环境,实践应用也最广泛,使用的对象一般是面积比较大的空间环境。
1.2树枝式公园道路系统
主要道路只能布置在谷底,沿河沟从下往上延伸,两侧山坡上的多处景点,都是从主要道路上分出的次路。这种道路系统比较受地形限制,游人走回头路的时候很多,一般不用。
1.3条带是公园道路系统
该道路系统成条带状,始端和尽端各在一方,并不闭合成环;在主要道路的一侧或两侧可以穿插一些次要道路和游憩小径,次路和小路互相之间也可以局部闭合成环路。但是它不保证游人不走回头路,所以一般在地形狭长的公园绿地中,和林荫道、滨河公园等带状公园绿地中应用较广。
2、立面布局
公园道路的立面布局需要利用环境条件,通过人工手段和构成公园的各种要素如:植物、小品、休息设施等组成所需要的立面赏景空间;也可以根据功能需要放宽尺寸,采用变断面的形式设置一定的起伏路面,带来游览的乐趣。
如:南京栖霞XX沿蹬道攀登,转折处道路宽窄不同,中途有过路亭,设置高中低乔木配置,及坐凳、雕塑等,道路与小广场结合,达到了给游客提供最大便利的目的。
3、公园道路的线形
应与地形、水体、植物、建筑物、铺装场地及其他设施结合,形成完整的风景构图,创造连续展示园林景观的空间或欣赏前方景物的透视线。同时路的转折、衔接通顺,均要符合游人的行为规矩,在设计中遵循“符合功能需要,因地制宜,具有情趣美感,契合整体环境氛围”的原则。
3.1直线形
一般用于公园入口处,纪念性及寺庙园林之中,以给人开敞、大气、气势之感。道路从中部通过,达到从整体到局部到细部的赏景过程。如:南京雨花台烈士陵XX处道路设计,长度适合人们行进时的观赏距离和速度,道路两侧的景观做对称布置以衬托主景。
姓名:朱题目:公园中的道路规划
3.2曲线形
它公园中的应用相对比较灵活,以给人亲近自然之感,可分为规则式曲线与自然式曲线。规则式曲线是由圆弧组成,有一个圆心在,对景就设在圆心上,因此赏景者是等距离围着对景转,看到不同角度上的对景画面。自然式的曲线多呈S形,实际上是由几个长短不同的直线连续构成的,每段直线的视线终端要有一个对景。在一个空间里的自然曲线,有几个曲折就有几个相同数量的对景,这些对景组合组成改进、空间的主体景观。
例如:玄武XX主要道路规划布局方式为混合式布置,自然式和规则式交错组合的布置手法。湖岸线规划采用环形模式,以水面为中心,结合地形、湖水走向规划为自然式。道路以环湖路贯通与城市主干道相交,形成套环。
4、与其他道路规划的区别
4.1路口
路口是公园道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路口设计要遵循几个原则:1)当两条主干道相交时,交叉口应做扩大处理,做正交方式,形成小广场。2)小路应斜交,但不应交叉过多,避免导向不明。
3)两个交叉口不宜太近,主次分明,在宽度、铺装、走向上应有区别,相交角度不宜太小。4)“丁”字交叉口是视线的交点,可点缀风景。
4.2宽度
公园道路的宽度设计要僻设滞留空间,扩大道路面积,例如:路边设置地坪、座位、亭廊供人们停留。现在很多公园中常常不注意这个问题,常使流通的公园道路又作停留的空间。
其中主干道:路宽4-6米,纵坡8%以下,横坡1%-4%;次干道:公园各区内的主道;专用道:多为园务管理使用,与游览路分开,应减少交叉,以免干扰游览;游步道:宽1.2-2米。
4.3坡度
园路在山坡时,坡度≥6,要顺着等高线作盘山路状,考虑自行车时坡度≤8,汽车≤15;如果考虑人力三轮车,坡度还小,为≤3。人行坡度≥10%时,要考虑设计台阶。园路和等高线斜交,来回曲折,增加观赏点和观赏面,未尝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