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童期应多摄取钙
由于人体中的钙有99%是存在于骨头及牙齿之中,一旦钙质不足,骨头就会变得易碎且不够坚固,极易产生骨折现象。骨质疏松症虽是成人疾病,但发生原因可远朔至童年及青少年期的钙质摄取不足。
所以,孩童期应多方摄取钙质,才能保存骨本,以备日后使用。
牙齿发育也需要钙
其实,宝宝的牙齿发育也需要钙质,足够的钙可保持牙齿及牙龈的健康,并减少日后蛀牙的机会。除了骨骼及牙齿外,还有剩余1%的钙质分散于各种软件组织和体液中,这些钙质在成人体内虽不超过10克,却在人体中扮演极重要的角色。它与神经传导、肌肉兴奋与收缩、血液凝固等作用息息相关。因此,人的生命中实在不能缺钙。
钙磷比例应均衡
正常情况下,宝宝体内的钙、磷两种矿物元素的比例是2:1,换句话说,钙是磷的2倍,如果宝宝的食谱恰恰是这个比例,那么钙的吸收利用率高。实际情况呢?由于爸妈大多迁就宝宝的口味,过多地摄入碳酸饮料、可乐、咖啡、汉堡包、比萨饼、小麦胚芽、炸薯条等食物,而这些食物都是磷的“富矿”,致使大量磷涌入体内,使钙与磷的比例高达1:10以上,磷一旦多了,会把体内的钙“赶”出体外,导致缺钙。
补钙要补镁
钙与镁如同一对好搭档,当两者的比例为2:1时,最利于钙的吸收与利用。遗憾的是家长往往注重补钙,却忘了补镁,导致体内镁元素不足,进而累及钙的吸收。镁在以下食物中较多,如坚果(杏仁、腰果和花生)、黄豆、瓜籽(向日葵籽、南瓜籽)、谷物(特别是黑麦、小米和大麦)、海产品(金枪鱼、鲭鱼、小虾、龙虾)等。
钙锌不同补
钙与锌,如果混合一起服用,虽然锌不会干扰钙的吸收,但钙能降低锌的吸收,故两者同用实际上只发挥了补钙的作用,补锌的功能因遭受抑制而无法发挥出来。奥妙在于两者会互争受体,造成了受体配比不合理,因而一种吸收多而另一种吸收少。
正确做法是将两种矿物元素分开服用,比如早晚服用钙剂,中午则吃锌制剂,两者间隔至少3小时以上。
蛋白质摄入过量也可“排挤”钙。实验显示:每天摄入80克蛋白质,将导致37毫克的钙流失掉;若将每天的蛋白质摄取量提升到240克,即使额外补充1400毫克钙,也会导致137毫克钙的流失,表明额外补钙也不能阻止高蛋白所引起的钙流失。因此,天天给宝宝安排大鱼大肉,打破了食物的酸碱平衡,无论怎么补钙也是于事无补。
严控盐量摄入
饮食中盐的摄入量是钙的排出量多与少的决定因素之一。也就是说,盐的摄入量越大,钙的吸收越差,尿中钙的排出量越多,减少盐的摄入等于补钙。特别是小宝宝,对盐的敏感度较高,不可按照成人口味给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