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提高记忆力的饮食

提高记忆力的饮食

2023-07-18 来源:乌哈旅游

一、提高记忆力的好方法是什么

1、注重饮食和睡眠

经常吃鸡蛋、鱼类、菠萝等可以提高大脑机能。不仅需要保证足够的营养物质摄入,而且要保证足够是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质量。

2、注重体育锻炼

在白天,大脑最好的休息调节方式是体育运动,强健的体魄保证了大脑养分的供给。研究表面,跑步可以降低记忆力的下降。

3、记忆曲线的利用

记忆曲线也叫遗忘曲线,由艾宾浩斯发现,人类在学习过程中的遗忘是存在一定的规律。简单来说:5分钟,30分钟,12小时,1天,2天,4天,7天,15天,进行重复记忆可以保持记忆的长久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5,30分钟后分别进行再次记忆,可以大幅度提高记忆效率。

4、回忆的技巧

某一个时刻,当你想回忆一件事的时候,怎么也想不起来,但是你可以通过联想回忆这件事发生之前和之后的事情,或者通过自己代入当时的情景,以此来回忆这件事。

5、对于记忆力不要过分在意

现在有很多年轻人都会说自己的记忆力很差,自己的记忆力下降很快。但是一般来说,只有人到老年后,才可能出现大脑机能上的下降,记忆力才会下降很快。所以说,人们对于自身记忆力的评价或许并不是非常准确的。你工作后的记忆力也无法和上学时专心记忆的知识点做比较。当你长时间认为自己的记忆力不行的话,你就会心安理得的觉得自己的记忆力很差了。

二、提高记忆力的日常保健

1、平心静气。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都保持一种让自己平心静气的心态。更多的时候是让自己的大脑安静。

2、调整自己大脑的工作和休息时间,让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疲劳会降低大脑的工作效率。

3、树立起自己记忆优良的信心,并时时提醒自己要记住必须记住的东西,必须坚信自己“一定能记住”!

4、要学习和找到一套适合提高自己记忆力的方法,加之必要而又经常的训练再训练,提高再提高。

5、要保持对世界充满强烈的爱好与兴趣,兴趣是记忆的第一推动力。对被记忆的对象要象对待自己的“情人”一样有足够的兴趣。

6、如果一个人具有强烈的愿望这样就可以刺激大脑的记忆。

7、要在自己的工作与生活中建立与愉快事情相联系的记忆。

8、让自己的心态永远年轻,保持年青人的刺激可以促使自己脑细胞变得敏锐和年轻。

9、记忆力的提高对于观察能力的要求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提高自己闵若度,这样就可以提高记忆力。

10、一般人用左脑思考,但是右脑的潜能更大,所以需要不断的开发自己的右脑,提升记忆力。

三、提高记忆力的水果

1、橘子

橘子含有大量维生素A、B1和C,属典型的碱性食物,可以消除大量酸性食物对神经系统造成的危害。考试期间适量常吃些橘子,能使人精力充沛。此外,柠檬、广柑、柚子等也有类似功效,可代替橘子。

2、玉米

玉米胚中富含亚油酸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有保护脑血管和降血脂作用。尤其是玉米中含水量谷氨酸较高,能帮助促进脑细胞代谢,常吃些玉米尤其是鲜玉米,具有健脑作用。

3、花生

花生富含卵磷脂和脑磷脂,它是神经系统所需要的重要物质,能延缓脑功能衰退,抑制血小板凝集,防止脑血栓形成。实验证实,常食花生可改善血液循环、增强记忆、延缓衰老,是名符其实的“长生果”。

4、鱼类

它们可以向大脑提供优质蛋白质和钙,淡水鱼所含的脂肪酸多为不饱和脂肪酸,不会引起血管硬化,对脑动脉血管无危害,相反,还能保护脑血管、对大脑细胞活动有促进作用。

5、菠萝

菠萝含有很多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锰,而且热量少,常吃有生津、提神的作用,有人称它是能够提高人记忆力的水果。菠萝常是一些音乐家、歌星和演员最喜欢的水果,因为他们要背诵大量的乐谱、歌词和台词。

四、提高记忆力的学习法

1、掌握规律。

著名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经过反复实验,绘出了一条记忆的遗忘曲线。从曲线可以看出,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第一天的遗忘速度最快、达66.3%,以后遗忘越来越慢。一个月后遗忘量为78.1%,以后就基本上不再遗忘了。所以要提高记忆力,必须在刚刚学过扛马上进行复习,才能增加记忆力。

同时,只记有意义的事物不容易遗忘,所以要尽量想办法去理解所要识记事物的意义。这也可帮助提高记忆力。总之掌握规律是提高记忆力的重要一环。

2、联想记忆法。

即在学习一种新内容时,运用联想,假借意义对记忆有很大的帮助。这里讲个故事。一个旅行团到了某个城市宾馆住宿,第二天外出游览后回到住所,大家忘了门牌号,正在着急,其中一位说是2449号,因为在住宿时,他听到了门牌号数,心里动了一下,2449恰好与86的平方根一样,只少了一个小数点。由于他留心了一下,在用到时根据这个线索回忆起来。这就是运用联想帮助了记忆。

一般说来,联想记忆有以下几点:

①接近联想。如由重力场联想到电场、磁场。

②相似联想,如由钢笔联想到铅笔、原子笔。

③对比联想,如由战争联想到和平,由严寒联想到酷热。

④关系联想,因果关系联想等。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