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朱砂的基本介绍
1.朱砂:矿物名。又称“丹砂”、“朱砂”、“辰砂”。为古代方士炼丹的主要原料,也可制作颜料、药剂。晋葛洪《抱朴子·黄白》:“朱砂为金,服之升仙者上士也。”《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弘景既得神符秘诀,以为神丹可成,而苦无药物。帝给黄金、朱砂、曾青、雄黄等。”唐白居易《自咏》:“朱砂贱如土,不解烧为丹。”元张可久《天净沙·由德清道院来杭》曲:“丹炉好养朱砂,洞门长掩青霞。”
2.像朱砂样的红色。宋梅尧臣《记春水多红雀传云自新罗而至道损得之请余赋》:“举臆发朱砂,为瑞应火德。”
3.朱砂:亦作“朱沙”。矿物名。旧称丹砂。炼汞的主要原料。色鲜红。可作颜料,亦供药用。以湖南辰州产者为最佳,故又称辰砂。元无名氏《朱砂担》第二折:“苦奔波,枉生受。有谁人肯搭救。单只被几颗朱砂送了我头。”清昭连《啸亭杂录·尹文端公》:“公白晳少须眉,丰颐大口,声清扬远闻,著体红瘢如朱砂鲜,目秀而慈,长寸许。”清沉初《西清笔记·纪文献》:“上命踪迹得之,遂令祈雨,果验。上欲赏之,李言世外人无所须,乃赐朱沙一盒。”
4.道教用来画符驱邪的用品之一,道教(现在佛教也用)通常用朱砂,并配合朱砂笔,对黄纸(符纸),或者其他驱邪物品加以矜持,提到驱鬼辟邪的功效!最早见于《神龙度圣经》,《洞庭法源经》等均有描叙!
二、朱砂的作用
镇心安神,清热解毒,明目。通血脉,止烦满、消渴,益精神,悦泽人面,除中恶腹痛,毒气疥痿诸疮。可以治疗癫狂,惊悸,心烦,失眠症,眩晕,目昏,肿毒,疮疡,疥癣。养精神,安魂魄,益气,明目。
1、用于神志不安,心悸怔忡,失眠,惊痫等症朱砂能镇定心神,适用于各种神志不安的病症。
如心火亢盛、心烦不寐,可配合清心安神的黄连、磁石等药同用;如高热神昏,可配清热、开窍的牛黄、麝香等同用;如痰热惊痫,可配豁痰定惊的天竺黄、胆南星等同用;如血虚心悸、失眠,可配养血安神的丹参、地黄、当归、柏子仁等同用。由此可见,朱砂随不同配伍能用于实热血虚等病症,无不取其重镇安神的作用。
2、用于疮毒肿痛,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等症。
朱砂外用具有解毒功能,与雄黄、山慈菇、麝香、千金子等配伍,外涂治疮毒肿痛;与冰片、硼砂、玄明粉等吹喉,治疗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等症。朱砂能镇定心神,适用于各种神志不安的病症。如心火亢盛、心烦不寐,可配合清心安神的黄连、磁石等药同用;如高热神昏,可配清热、开窍的牛黄、麝香等同用;如痰热惊痫,可配豁痰定惊的天竺黄、胆南星等同用;如血虚心悸、失眠,可配养血安神的丹参、地黄、当归、柏子仁等同用。
三、朱砂的选方
1.朱砂安神丸(《医学发明》),镇心安神,泻火养心。主治心火偏亢,阴血不足所致心烦神乱,失眠,多梦,怔忡,惊悸,甚则欲吐不吐,胸中懊恼。
2.磁朱丸(《备急千金要方》),重镇安神,潜阳明目,主治水火不济之心悸失眠,耳鸣耳聋,视物昏花。
3.丹砂散(《圣济总录》),主治咽喉肿痛。
4.朱砂丸(《圣惠方》),主治眼昏暗。
5.丹砂丸(《圣济总录》),主治风邪诸痫,狂言妄走,精神恍惚,思虑迷乱,乍歌乍器,饮食失常,疾发扑地,口吐白沫,口噤戴眼,年发深远者。
6.朱粉散(《圣济总录》),主治诸般吐血。
7.安宫牛黄丸(《温病条辨》),主治邪入心包,舌蹇肢厥,或温毒神昏谵语者。
8.治小儿鹅口疮:朱砂、白枯矾各五钱牙硝五钱.共为细末.搽舌上.(《片玉心书》保命散)。
9.治面上粉刺:朱砂一两 麝香、牛黄各半两雄黄三分.上细研令匀 以面脂和为膏.匀敷面上避风经宿 粉刺自落.(《普济方》红膏)。
四、朱砂的毒性
祖国医药学对朱砂毒性的认识,经历了由“无毒”到“有毒”,到目前“限量”使用的过程。自《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以来,直至明清,对朱砂的毒性,特别是导致慢性中毒的弊端,基本上没有认识,几乎均认为朱砂“无毒”。虽然在唐代一些医家中,曾引起过较大的异议,如《药性论》言其“有大毒”,但并未引起后世医家的重视,仍以为其“无毒”。直到明清时期,诸医家才改变了对朱砂“无毒”的认识,如《本草经疏》中载:“若经伏火及一切烹炼,则毒等砒硇,服之必毙”,不仅指出了朱砂的毒副作用,而且还指出了火锻可使朱砂的毒性增强。目前中药学已将朱砂列为“有毒”中药,且忌火煅。
现代研究表明,朱砂内服过量可引起毒性。由于无机汞在人体内的吸收率为5%,甲基汞的吸收率可达100%。朱砂在厌氧有硫的条件下,PH7、温度37℃的暗环境中与带甲基的物质相遇均能产生甲基汞,而人体肠道正具备一条件,故内服朱砂制剂增加了中毒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