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爱宝惟(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说明书

爱宝惟(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说明书

2023-07-22 来源:乌哈旅游

【药品名称】

通用名: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

商品名:爱宝惟

【生产企业】

SANOFI PASTEUR S.A.

【成份】

本品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PV) 系采用脊髓灰质炎病毒I型(Mahoney株)、II型(MEF-1株)、Ⅲ型 (Saukett株) 分别接种于Vero细胞培养并收获病毒,经浓缩、纯化后用甲醛灭活,按比例混合后制成的3价液体疫苗。

本品每0.5ml单剂量含有:

主要活性成份:

脊髓灰质炎病毒Ⅰ型 (灭活) ...........40DU (D-抗原单位)

脊髓灰质炎病毒2型 (灭活) .......80DU(D-抗原单位)

脊髓灰质炎病毒3型 (灭活) ............32DU(D-抗原单位)

非活性物质:

2-苯氧乙醇、乙醇、甲醛、Hanks199培养基(含有氨基酸、矿物盐、维生素、葡萄糖、聚山梨酯80和注射用水)、用于调节pH值的盐酸或氢氧化钠、痕量的抗生素(新霉素、链霉素和多粘菌素B)。

【作用与适应症】

【接种对象】

本疫苗可用于婴幼儿、儿童和成人,主要用于2月龄以上(含2月龄)的婴幼儿。

【作用与用途】

接种本品可以诱导机体产生主动免疫,预防由脊髓灰质炎1型、2型和3型病毒导致的脊髓灰质炎。

【规格】

单剂量:0.5ml/支;多剂量: 5ml/瓶。

本品每1次人用剂量为0.5ml,含有脊髓灰质炎病毒Ⅰ型40DU、脊髓灰质炎病毒2型8DU、脊髓灰质炎病毒3型32DU。

【用法用量】

本疫苗须遵照国家免疫规划和相关免疫策略,在国家卫生计生行政

部门和疾病控制相关管理机构的指导下使用。

用法:

本品推荐最佳注射途径是肌肉注射。婴幼儿肌肉注射的最佳部位是大腿前外侧中部,儿童、青少年和成人则为三角肌。注射部位也可参考国家计划免疫程序的推荐意见。

用量:

根据本品在国内的临床试验结果,推荐常规免疫接种程序: 2、3、4月龄进行基础免疫,每次0. 5ml。18月龄加强免疫(即第1次加强),每次0.5ml。

国外批准的参考用量:

基础免疫:自出生2月龄起,应连续接种3次(间隔1~2个月),每次0.5ml。

对从未接种过本疫苗的成人,推荐连续接种2次(间隔1~2个月,建议2个月),每次0.5ml。

加强免疫:

对于1~2岁的儿童,第4次接种(即第1次加强)应在第3次接种后1年进行。

对于成人,第3次接种(即第1次加强)应在第2次接种后8~12个月进行。

儿童,青少年以及成人的再次加强免疫应遵循现行官方推荐。

本品在国内尚未进行免疫持久性的研究。

【副作用与不良反应】

针对本品所有临床试验中报告的或来自国外上市后使用的不良反应,根据MedDRA术语(按照系统器官分类)和发生率进行分类:十分常见(≥10%);常见(≥1%且<10%);偶见(≥0.1%且<1%);罕见(≥0.01%且<0.1%);十分罕见(<0.01%);未知(根据现有数据无法估计其发生率)。

根据自发报告,接种本品的某些不良事件报告十分罕见。由于不良事件来自于未知规模的人群的自发报告,很难准确估计其发生率或建立与疫苗接种的因果关系,因此这些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被定义为“未知”。

以下所列不良事件来源于临床试验或上市后的自发报告。

接种本品后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接种部位反应(疼痛、红斑、硬结)和超过38.1℃的发热。

1. 国外临床不良反应(包括上市后)

一般情况异常和注射部位反应:

十分常见:注射部位疼痛,超过38.1℃的发热

常见:注射部位红斑

偶见:注射部位硬结

未知:淋巴结病、注射部位局部反应,如水肿(可能发生于接种后48小时内,持续1~2天)。

*免疫系统异常: *

未知:疫苗成份引起的I型超敏反应,如荨麻疹、血管性水肿、过敏反应或过敏性休克。

精神异常:

未知:兴奋、嗜睡、易激惹等症状,出现于接种后最初几小时或几天,可迅速消失。

神经系统异常:

未知:在接种后几天内发生惊厥(伴或不伴发热),接种后两周内可能出现头痛以及中度的、一过性的感觉异常(主要位于下肢)。

*皮肤及皮下组织异常: *

未知:皮疹。

肌肉骨骼及结缔组织异常:

未知:有报告显示接种后几天内可能发生轻度的、一过性的关节痛和肌痛。

关于特定人群的信息补充:

极早早产儿发生呼吸暂停(胎龄不超过28周) (详见【注意事项】)。

2. 国内临床不良反应

在我国注册临床试验中共计有340名婴幼儿接种了本品,接种程序为2,3,4月龄时进行3剂基础免疫,18月龄时进行1剂加强免疫。在随机对照试验中纳入300例婴儿接种本品的安全性信息概括如下:

IPV组在3剂基础免疫的任一剂接种后,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按接种人次统计分析,最常见的全身不良反应依次为异常哭闹(46.1%)、呕吐(43. 7%)、易激惹(32.2%)、嗜睡(31.9%)、食欲下降(30.2%)和发热(25.9%),偶见体温>39℃的发热1例(0.3%);最常见的局部注射部位不良反应依次为触痛(36.7%)、红斑(14.8%)和肿胀(4.7%),偶见直径>3cm的红斑1例(0.3%) 。

按接种剂次分析,最常见的全身不良反应依次为异常哭闹(24.3%)、呕吐(23.8%)、易激惹(16.7%) 、食欲下降(15.7%)、嗜睡(14.6%) 和发热(10.6%);最常见的局部注射部位不良反应依次为触痛(20.8%)、红斑(7.6%)和肿胀(2.0%) 。

上述不良反应多为轻度、持续时间不超过3天、可自行缓解;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第1剂接种后最高,第2剂和第3剂接种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口服OPV对照组(297名婴儿)在3剂基础免疫的任一剂接种后,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按人次分析,最常见的全身不良反应依次为呕吐(39.7%)、异常哭闹(29.1%)、发热(25.0%)、食欲下降(21.9%)、嗜睡(19.5%)和易激惹(18.8%) ,偶见体温>39℃的发热2例(0.6%);按剂次分析,最常见的全身不良反应依次为呕吐(19.8%) 、异常哭闹(14.2%) 、食欲下降(11.0%) 、发热(10.3%)、易激惹(9.1%) 和嗜睡(8.5%) 。上述不良反应多为轻度、持续时间不超过3天、可自行缓解;除发热和食欲下降外,其它全身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随着接种次数的递增而降低。

以本品进行1剂加强免疫接种后(按照国家现行免疫程序,OPV对照组在18月龄时未进行加强免疫),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最常见的全身不良反应依次为发热(14.7%)、 异常哭闹(10.2%) 、易激若(9.8%)、食欲下降(8.6%) 、嗜睡(6.4%)和呕吐(3.4%),体温>39℃的发热有4例(1.5%),经药物治疗后缓解;最常见的注射部位不良反应依次为触痛(20.0%) 、红班(7.9%)和肿胀(2.3%),未出现直径>3cm的红斑和肿胀。 上述不良反应多为轻度、持续时间不超过3天、可自行缓解。

国内注册临床试验未发现国外说明书中未列出的不良反应,常见不良反应与国外说明书中的安全性信息基本一致。

若出现上述未提及的任何不良反应,应及时告知医师。

【禁忌】

下列情况应严禁使用本疫苗:

对本品中的话性物质、任何一种非活性物质或生产工艺中使用物质,如新霉素、链霉素和多粘菌素B过敏者,或以前接种本品时出现过敏者。

发热或急性疾病期患者,应推迟接种本品。

【注意事项】

本疫苗严禁血管内注射:应确保针头没有进入血管。

下列情况应慎重使用本疫苗:

患有血小板减少症或者出血性疾病者,肌肉注射本品后可能会引起出血。

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或免疫功能缺陷的患者,接种本疫苗后产生的免疫反应可能减弱。接种应推迟到治疗结束后或确保其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极早早产儿(胎龄不超过28周),特别是有呼吸不成熟的既往史的,进行基础免疫时可能有呼吸暂停的风险,应考虑进行48~72小时的呼吸监测。由于这类婴儿接种疫苗的益处大,因此不应取消或推迟接种。

同任何疫苗一样,预防接种本品有可能不能保护100%的个体。

本品需置于儿童不可触及处。一旦本疫苗出现雾状,请不要使用。对于多剂量包装,打开后请立即使用。

与其他注射用疫苗一样,由于注射后可能出现罕见的过敏反应,应提前准备好适当的治疗措施并南切观察。

以下人群建议按照说明书全程使用IPV:原发性免疫缺陷、胸腺疾病、有症状的HIV感染或CD4 T细胞计数低、正在接受化疗的恶性肿瘤、近期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正在使用具有免疫抑制或免投调节作用的药物(例如大剂量全身皮质类固醇激素,烷化剂、抗代谢药物、TNF-a 抑制剂、IL-1阻滞剂或其他免疫细胞靶向单克隆抗体治疗)、目前或近期性接受免疫细胞靶向放射治疗。

【药物相互作用】

国外尚无资料表明本品不能和其它常用疫苗同时接种。国内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本品可以与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和/或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联合使用(在不同部位接种)。

任何正在服用或近期服用的药物,包括非处方药,都应告知医师。

【包装】

单剂量:预填充注射器装,1支/盒。

多剂量:西林瓶,10瓶/盒。

【药物分类】

其它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用药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