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文化 传统戏剧 传统曲艺 民间文学 民间文化 建筑文化 特色文化 宗教文化
石家庄市所辖区域,是人类文明开发较早、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的地区。如战国中山国文化,是石家庄历史文化脉络中的重要一环,也是继藁城台西商文化之后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文化。下面随51Dongshi编辑一起走进石家庄本地传统文化,通过了解石家庄的生活文化、特色文化、曲艺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等文化,感受石家庄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花会庙会众多的节庆文化、曲调高亢激昂的河北梆子戏曲等独具魅力的石家庄传统民俗文化。
石家庄生活文化
方言文化
石家庄话属官话冀鲁官话石济片赵深小片,与市区西、南部毗邻的获鹿县属晋语张呼片。由于历史的原因,石家庄的方言在现有的汉语方言区划上没有自己的特色。在市区,只有现有“城中村”的部分土著居民的语言在不同程度上还保留着原鹿泉方言中的晋语的语音特征。
短语/俗语:逆外——不待见,得劲儿——舒畅,夜里个儿——昨天,黑介——晚上,能带——鼻涕,赤妈糊——眼屎,哄得——也许吧,抬了——躲了,不沾——不行等等。
节日文化
河北省石家庄地区民间城乡热闹非凡的传统节日,大多数都是围绕中国传统节日,通过庙会、花会体现出来。如每年农历三月的苍岩山庙会、每年4月的赵县梨花节、每年10月的太行红叶节、每年四月的洪州庙会、正月二十五日的填仓节、农历六月六的姑姑节等。
嫁娶文化
石家庄结婚习俗:布置婚房,新娘离家大声哭泣,胸前挂镜寓意以“避“凶光,穿白衣服者忌进入洞房,两方有“姑不接,姨不送”之忌讳。
石家庄传统结婚流程:提亲、问名、换贴、过大礼、嫁妆、聘礼、婚服的准备、成婚、入洞房、闹洞房、新娘回门。
饮食文化
石家庄餐饮文化历史源远流长,蕴藏在石家庄民间地方特产、风味美食和小吃种类繁多也是非常多的。另外,石家庄作为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协同发展的重要城市,她的开放性、包容性,也吸纳了国内外各地的特色餐饮品牌,在饮食上也显示出海纳百川的阔大气派。
石家庄特色美食:正定马家卤鸡、金凤扒鸡、金毛狮子鱼、正定八大碗、正定崩肝、抓炒全鱼、辛集咸驴肉、石家庄缸炉烧饼、石家庄熏肉、无极饸饹、赵县石塔烧饼等【MORE+】
石家庄传统戏剧
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由流入河北的山陕梆子蜕变而成,形成于清道光年间。是至今仍然活跃在舞台上的中国古老戏曲剧种之一,至今约有两百多年历史。河北梆子唱腔集三地的民风音韵为一体,曲调高亢激昂,有“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的风范,适合演唱悲壮内容的戏剧。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MORE+】
石家庄传统曲艺
深泽坠子戏
深泽坠子戏起源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期,由传统的坠子书演变发展而成。深泽坠子戏的主奏乐器为坠琴,也叫坠胡,是由小三弦改制而成的拉弦乐器。演奏时,多用顿亏、滑奏等手法,音色婉转动听,表现力极强。其他伴奏还有二胡、二弦、笛、笙、唢呐等。深泽坠子戏深受中原文化和燕赵文化的滋养,既具有中原音乐的平整规范,又有燕赵音乐的慷慨绚丽,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石家庄丝弦
石家庄丝弦是河北省特有的较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全国稀有的地方剧种之一。石家庄丝弦又名弦腔,是在元人小令、明清俗曲的基础上衍变形成的,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石家庄丝弦唱腔独特,以真声唱字,然后旋律向上大跳翻高,再用假声拖腔,旋律顺级下行,因而激越悠扬、慷慨奔放。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MORE+】
石家庄民间文学
耿村民间 故事学
耿村民间故事,河北省藁城市传统民间文学,内容涉及社会学、伦理学、历史学、宗教学、哲学和文学等方面,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耿村故事表现出的审美观、价值观以及科学认识、道德教化和娱乐功能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素质、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石家庄民间文化
桃林坪 花脸社火
桃林坪花脸社火始建于600多年前,描述的是三国、梁山等历史时期的战斗场面,共有16个回子,每个回子都是一个优美的故事。桃林坪花脸社火脸谱精彩,刻面人物生动,架势优美,对打顺畅,武艺高超,曾在清代嘉靖年间被朝廷封为"皇纲护卫队"。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正定高照
高照又名“中幡”,起源于民国以前,是正定民间花会表演的一个有代表性的重要项目,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主要在传统节日或农闲之时表演,其动作灵活多变,主要套路有托塔、盘肘等。演出时有锣鼓伴奏,还有彩旗、竹幡助威,热闹非凡,具有很强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是正定民间花会艺术的优秀代表。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南张井老虎火
井陉县南张井村的作火技艺,相传为先祖于康熙初年在山西偷师而得,此后世代相传的“偷老杆”习俗,就是为了纪念这位烟火宗师。其火种品类繁多,约包括“起火”、“锅子火”、“伞火”、“老虎火”、“三国故事火”等120多种。世代传承的老虎火,为保留明清烟火本色、保护民间手工技艺做出了一定贡献,具有较大的社会价值。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辛集农民画
辛集农民画是河北辛集市的汉族民间传统艺术形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明清时期,这里的人们就有画、绣、剪、编等。改革开放以来,耿占雄、王小俊、胡双月、刘国英、赵新妞等一批农民画作者脱颖而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吸收融汇了现代绘画的艺术营养,作品时代特征鲜明,生活气息浓郁,富有河北淳厚、粗扩、稚拙、绚丽的地方特色。2007年被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井陉拉花
井陉拉花产生并流传于井陉县境内,类属北方秧歌,是一种当地特有的民间艺术形式。她源于民间节日、庙会、庆典、拜神之时的街头广场花会。井陉拉花的音乐为独立乐种,既有河北吹歌的韵味,又有寺庙音乐、宫廷音乐的色彩,刚而不野、柔而不糜、华而不浮、悲而不泣,与拉花舞蹈的深沉、含蓄、刚健、豪迈风格交相辉映,乐舞融合,浑然一体。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MORE+】
常山战鼓
常山战鼓,俗称架鼓,始于战国,盛于明代,在正定民间广为流传。河北正定在历史上称为“常山郡”(三国名将赵子龙故里),故称其为常山战鼓。现主要用于广场表演。常山战鼓曲牌繁多,大多由独立的锣鼓段子连缀组合而成,共9系72套之多。2008年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石家庄建筑文化
石家庄居民建筑
石家庄市西依太行山,地势起伏很大,因而形成了山区与平原各居半壁江山的地貌特征。在石家庄各地,以北正房为主体的四合院式民居格式,以及建房风格、材料和房间功能,都是持续到解放初期才逐渐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后期在发展过程中各地独具特色的传统居住程式大量消亡,趋同性极强的现代居住习俗逐步占据主导地位。石家庄各地的房屋结构,从古到今基本上经历了土木结构、砖木结构、钢筋水泥结构三个主要阶段。无论采用哪种结构建筑房屋,最基本的施工程序大都一样。
地标建筑
石家庄市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庄严的古建筑与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相结合,共同为石家庄这座城市展现着其独具特色的建筑美。而地标建筑也是一座城市的建筑的名片,在石家庄著名的地标建筑就有石家庄电视塔、赵州桥、石家庄站、河北省艺术中心、石家庄解放纪念碑、河北博物院等。【MORE+】
石家庄特色文化
酒文化
石家庄一带,在商代时就有了酒的酿造。平山县三汲乡中山国遗址出土的酒就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现在,石家庄市有自己的酒厂,藁城、无极、晋州、元氏等仍有烧酒的习俗,而且有宫酒、耿王酒、龙图醉、魏征酒、宋曹大曲等较有特点和影响的品种。在无极,现在仍有200多个民间家庭经营烧锅。现在人们生活水平高了,各种招待服务设施也多了,酒品成为日常生活中送往迎来不可缺少的重要食品。在人们的心理上,稍有一个场合,如果没有酒则会显得有些寒酸。
石家庄宗教文化
石家庄 宗教
石家庄市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5种宗教。全市信仰佛教的公民主要分布在赵县、正定县、藁城区、井陉县、赞皇县、鹿泉区。较著名的寺院有赵县柏林禅寺、正定县临济寺、鹿泉区龙泉寺、藁城区天台寺和市内谛音寺。而全市信仰道教的公民主要分布在藁城区、新乐市、鹿泉区、平山县、栾城区,较著名的道观有桥西区的关帝庙、鹿泉区的十方院和抱犊寨金阙宫,平山县天桂山的青龙观等,全市信仰伊斯兰教的公民主要分布在市内8区和无极县、新乐市、正定县。
庙会文化
石家庄的庙会,不仅由来已久,而且甚为普遍。全市城乡旧有庙会约1000处。据对2017年县(市)的199个主要集镇统计,就有庙会700多处。仅井陉一县,共有庙会118处。平山县92个村镇有庙会。地处平原的栾城县,民国时期,村村有庙宇,多者达十余座。有庙就有庙日,有的形成庙会,有的虽形不成庙会,但各村百姓也以不同的方式过庙日,全县有庙会达104处。当地群众把庙会称为“过庙”,非常看重。
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01石家庄旅游景点大全【石家庄景点】02石家庄GDP房价人口【石家庄大数据】03石家庄著名人物汇总【石家庄名人】04石家庄美食最全攻略【石家庄美食】05石家庄特色产业园区【产业地标】06石家庄旅游攻略大全【石家庄旅游】07石家庄著名品牌大全【石家庄品牌】08石家庄学校名单汇总【石家庄教育】09石家庄便民服务信息【石家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