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今天听到了褚长萍老师的一次讲课,一种久违的贴近心灵的亲切感由衷地涌了上来,弥散在我的身边,良久不能退去。诚然,这些年在商场上颠沛奔波,阅人多矣,但是,象今天这样认真的聆听,而又被听到的内容深深震撼的情况,是绝无仅有的。
这不仅仅是因为这个话题关系到自己的孩子,最主要的,是褚老师那连珠妙语中包藏着的智慧与阅历的精髓,深深地吸引了我。
对褚老师恭维的话就不多说了。在此,仅谈一下褚老师的建议对我来说感触最深的两点。
第一点,就是“再富也不能富孩子”。
我是深有感触啊。孩子降生的时候,我已经三十二岁了,经历了十多年的打拼,生意略有小成。在孩子不到一周岁的时候,我的母亲去世了。在感情上遭受沉重打击的情况下,孩子成了我几乎是唯一的情感寄托,我把郁积在心里的所有的情感一股脑倾泄在他的身上。再加上孩子确实也讨人喜欢,不但长得人见人爱,而且乖觉懂事,伶俐聪明。于是我的溺爱便一发而不可收拾。主要体现在买玩具上,大到两个小朋友可以并排坐下的电瓶吉普车,小到肯德基儿童套餐里的哆啦a梦,他喜欢的,我买;他多看两眼的,我买;别的小朋友有的,我买;他看不见而我看见了觉得他会喜欢的,我还买------于是乎,玩具开始泛滥成灾,整整堆满了一间屋子。一件玩具新鲜不到第三天,便被埋进了箱子底,而他呢,还是不停地要,不给买就闹情绪。
自打孩子上了小学,我便下决心要更正以前的做法,因为,我已经清楚地看到了它的恶果------因为他的玩具太多,长期以来导致了他干事没有常性的毛病,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注意力不集中。这是学之大忌,这是我最怕的呀!
第二点,我个人认为与第一点有连续性,就是孩子不能”专注”的问题。
尽管从科学上讲,孩子的专注是有局限性的,是由诸多因素造成的。但是,我痛苦地认为,罪魁祸首就是我。除了前面提到的玩具太多一个方面,还有一个方面也是我一手造成的。
我小的时候,性格较为内向,遇事多腼腆。后来在北京参加了工作,户口也转了过来,但是,因为自小在外地农村长大,在那些土生土长的北京同事面前,总觉得有些矮半截,虽然日后凭着自己的努力打拼出来一些成就,从而彻底驱散了隐藏在心底的自卑阴影,但是,却总怕孩子将来也会有自己同样的经历。于是,我不但给他取名淘淘,让他淘气,而且,也刻意地给他打造活泼甚至粗犷的性格。比如说鼓励甚至怂恿他,干一些他原本想都没想过的事情;不分时间、地点地与他打闹,过分的折腾;突发奇想地干一些异想天开的事情------总之,我把他的生活搞得“五彩斑斓”,生活更是“妙趣横生”。而我还没有从自得其乐的享受中清醒过来时,就尝到了自己种下的苦果------我几乎给他造成了多动症!
从孩子上学到现在,我一直为这两个问题困惑着,想解决,却无从下手。
现在好了,学校请来了专家,请来了给我指点迷津的高手,我如在迷雾中看到了嫩绿的柳丝,虽然若隐若现,虽然摇摇曳曳,但是,毕竟看到了,我很欣喜。
听了褚老师逻辑的推理,缜密的分析,系统的概括,我不但为她高深的专业知识而折服,而且更加惊叹于这门学问的高深莫测,从而更加追悔自己先前的轻率和幼稚。
感谢学校给了我一个认知的机会,这充分地体现了学校的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几乎令我们家长愧疚难当。希望学校在今后的日子里,更多地创造这样的机会,让我们的家长与学校紧密结合,共同努力,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