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生活条件是越来越好,人的体质反而变得越来越差。各种各样的疾病开始侵袭着大家。比如小便失禁就是一种恼人又羞人的疾病。那么小便失禁的原因是什么,小便失禁常见的类型有哪几种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发病率
据统计,全球发病率:11%~57%,基本与我国人群的发病率一致,女性多于男性(46.5%Vs12.1%),在女性尿失禁人群中尤以50岁以上的妇女多见(大于60%)。在女性人群中约有23~45%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7%左右有明显的尿失禁症状,其中约50%为压力性尿失禁。
常见的类型
尿失禁包括:急迫性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充溢性尿失禁、真性尿失禁以及混合性尿失禁。
1、急迫性尿失禁:突然有强烈的排尿欲望(尿急)并伴尿液不自主地流出。是膀胱过度活动症(OAB, overactive bladder)最主要的临床症状。根据其发病机制不同可分为运动型急迫性尿失禁和感觉型急迫性尿失禁。
1)运动型急迫性尿失禁
是膀胱在充盈过程中,自发的或诱发的(如咳嗽等)出现逼尿肌收缩,可表现为充盈期逼尿肌不稳定收缩(非神经源性)或逼尿肌反射亢进(神经源性),使得膀胱内压力超过尿道压力而漏尿,称之为运动型急迫性尿失禁。
2)感觉型急迫性尿失禁
膀胱因局部因素(如炎症等)引起膀胱粘膜的感觉过度敏感,造成强烈排尿感,这种强烈刺激,使得脊髓上中枢无法抑制,从而引起膀胱收缩,出现尿失禁,称之为感觉型急迫性尿失禁。
2、压力性尿失禁
指无逼尿肌收缩,由腹压突然增加引起的尿液不自主的漏出。表现为咳嗽、喷嚏、大笑、走路、活动、跳跃等腹压突然增高情况下出现不自主的尿液流出。
这是由于膀胱颈尿道近端高度活动性尿道内括约肌缺陷,腹部压力增加,传导至膀胱和尿道的压力不一致,膀胱压力增高而尿道压力没有相应的增高。另外,也与尿道周围肌肉松弛有关,主要见于女性,特别是多次生育或有产伤的患者,偶见于未生育的女性。
3、充盈性尿失禁
又称为假性尿失禁,是指由于膀胱过度充盈,在没有肌肉收缩的情况下,由于膀胱内的压力增高超过最大尿道阻力而发生尿液不自主流出,常见于各种原因(如尿道狭窄、肿瘤或前列腺增生等)所导致的慢性尿潴留(膀胱内长期积有大量尿液而不能排出)等。
4、真性尿失禁
又称为完全性尿失禁,是指尿液不分昼夜地持续从膀胱内流出,膀胱始终保持空虚状态,患者几乎没有正常的排尿现象。常见原因有外伤、手术、先天性疾病,或因神经功能受损(如脊柱外伤导致截瘫、脑中风)导致膀胱丧失了控制排尿的能力,女性尿道口异位、膀胱阴道瘘等也可以引起真性尿失禁。
尿失禁的治疗方法
1、习识别并有意识地控制盆底肌。
2、取治疗遗尿症的药物,一贴贴于神阙穴。24小时更换一次。
3、收缩下部、臀部,但是要避免腹部的肌肉以及臀部的肌肉收缩。
4、根据盆底肌肉损伤情况,比如肌纤维受损的程度和类型,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5、循序渐进、适时适量、持之以恒。
6、锻炼要领是缓慢收缩下部及臀部达最大力持续3-5秒。
7、平时要多对下部与臀部进行锻炼,在大力锻炼之后进行立刻放松。这个锻炼要持续3-5次,放松时间为6-10秒。
尿失禁的注意事项
1、每天按照时间表来排尿,每次间隔3至4小时,不管这个时候是否需要小便。
2、如果正在服药,那么尽快与医生取得联系,问清楚你正服用的处方类和非处方类药物中哪些可能会引起你小便失禁。
2、可能多的进行"双重排尿",让自己轻松一阵子,然后接着排尿。
4、如果尿意很强而不能很好控制,那么你最好把你进洗手间的路清理干净,方便,同时,穿那些容易脱掉的衣服(比如带弹性束腰带的衣服),或者在你睡觉和坐着的地方放上便盆,以便及时排尿。
5、避免过量饮酒。
6、减少或者避免那些带咖啡因的饮料(如咖啡,茶,以及一些碳酸饮料)。
7、多做运动比如健身跑或者跳舞时候,在尿道放置小棉球给尿道一点压力暂时减慢或者阻止尿液外漏。
8、避免过多或过少补充液体。过多的液体增加排尿次数并且能增加尿失禁的可能性。而过少的液体导致肾脱水。每天大约饮水2.268升能较好的保持肾脏和膀胱的健康。
9、有其他的一些方法能减少或消除尿失禁,但是这些需要花费更长时间。
10、通过骨盆底部运动来增强骨盆肌肉,这需要有规则的运动计划。
11、你体重超重的话,可以减肥。记住有效的减肥方法是通过饮食和运动结合来实现的。
12、同时还有便秘的话,那么你日常饮食中需要增加纤维。这种办法简单易行,比如在你平时食物中添加少量麦麸(4.7g)或者多吃些水果,蔬菜,带皮的谷物类,豆类等。
13、如果你吸烟的话就很有必要戒烟。戒烟能减少咳嗽,这就能减少尿失禁问题。
结语:对于我们来说,很多疾病是可以预防的。对于尿失禁这样的疾病来说,也是可以预防的,只要我们加强锻炼身体,合理饮食都是可以让这样的疾病远离我们的。所以,大家平时的时候,要多锻炼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