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其一,有的法院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单独做为被告,监护人作为法定监护人。其理由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虽无民事行为能力,但其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享有独立的民事权利,既可以当原告,亦可以做被告,而监护人是替代其承担责任,是一种代理,因此不能做被告。其二,只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做为被告。理由是:我国民法通则第133条明确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其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责任主体已经转移,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是承担责任的主体,故不负民事责任,亦不必成为被告,而监护人承担的是他自己的监护责任,因此单独做为被告亦属当然。其三,将无民事作为能力人列为被告,其监护人做为第三人。理由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虽然不承担责任,但其民事权利能力尚在,责任因其引起,理应做被告。监护人承担的责任,已经属于监护责任,监护人亦属于无独立请求的第三人,因此其应当以第三人身份出现,否则无法判决其承担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条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一条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