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欺诈消费者需按要求赔偿其损失,赔偿金额为购买价款或服务费用的三倍,不足五百元则为五百元。欺诈行为包括掺假、虚假宣传、欺骗性价格等。对于造成人身伤害或死亡的情况,经营者还需支付医疗费、丧葬费、残疾赔偿金等费用,构成犯罪者将追究刑事责任。法定的惩罚性赔偿仅为最低限度,而非最高限度。
法律分析
一、消费者赔偿标准是怎样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如果有欺诈行为,要对消费者进行3倍赔偿,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新消法规定消费欺诈3倍赔偿是获赔的最低限度。从立法目的来看,法定惩罚性赔偿仅是消费者获得惩罚性赔偿的最低限度,而非消费者获得惩罚性赔偿的最高限度。
二、经营者的欺诈行为包括哪些
经营者在向消费者提供商品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
1、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的;
2、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份量不足的;
3、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谎称是正品的;
4、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的;
5、以虚假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的;
6、不以自己的真实名称和标记销售商品的;
7、采取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的;
8、作虚假的现场演示和说明的;
9、利用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商品作虚假宣传的;
10、骗取消费者预付款的;
11、利用邮购销售骗取价款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约定条件提供商品的;
12、以虚假的有奖销售、还本销售等方式销售商品的;
13、以其他虚假或者不正当手段欺诈消费者的行为。
三、欺诈消费者会面临哪些法律责任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伤害的,应当支付医疗费、治疗期间的护理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等费用,造成残疾的,还应当支付残疾者生活自助具费、生活补助费、残疾赔偿金以及由其扶养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费等费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的,应当支付丧葬费、死亡赔偿金以及由死者生前扶养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费等费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结语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服务过程中若有欺诈行为,应按消费者要求增加赔偿金额,最低为购买商品价款或接受服务费用的三倍,不足五百元则为五百元。欺诈行为包括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宣传等。对于造成人身伤害或死亡的情况,经营者还需承担医疗费、丧葬费、赔偿金等责任。经营者应当遵守法律规定,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甚至追究刑事责任。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旨在保护消费者权益,为消费者提供公平、安全的消费环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013修正):第二章 消费者的权利 第七条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013修正):第四章 国家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第三十五条 人民法院应当采取措施,方便消费者提起诉讼。对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起诉条件的消费者权益争议,必须受理,及时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013修正):第六章 争议的解决 第四十七条 对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中国消费者协会以及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消费者协会,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