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关于网络培训心得体会锦集 篇15

关于网络培训心得体会锦集 篇15

2024-07-17 来源:乌哈旅游

  《数学课程标准(20__)》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一、将生活经验转化为学习经验。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的实用性,从生活的角度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能够将生活经验转化为学习经验。如在学习“租船问题”时,很多学生很难较好的理解为什么车的座位应该比人多,但又不能多太多的问题。若我们从实际生活角度出发,让学生在生活情景模式中去考虑这个问题,那么学生将能很好的理解这些问题和条件。如我们可以用班级出游“租车问题”代替课本中的“租船问题”,那么学生便会提出车座数量应该大于或等于班级人数这一问题,并能够在车座空位较多的时候理解不划算、浪费等问题。如此一来我们也能较好的解决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差问题,更好的帮助学生加强对“租船问题”的理解,促进学生考虑问题能力的更好发展。与此同时学生也会受到启发,在未来的学习发展活动中也会更加的严谨,考虑问题时也会更加的注意细节,进而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估算”、“认识钟表”,“年月日”的知识,以及各种平面、立体图形的认识,学生在学习数学之前的思维并非一张白纸,他们有很多生活经验,我们要积极的引导他们将这些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学习,从而提升“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的能力。

  二、将单独的知识点转化为“知识串”。

  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点比较多,传统的数学观念更注重学生的数学考试成绩,总是将各个知识点一个个的加以落实,并辅以强化训练,这一切都是为了“考试分数”,所以学生学得很有压力,更不用说在数学中获得综合素养了。学习新课标之后,我们首先需要改变自身的错误教育观念,并能够结合“核心素养导向”更好的转化自身的教育理念,如结合科学化的教学观念实现学生的数学能力的综合发展。

  我们部分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重视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也不注重学生的学习感受,无法结合学生的学习发展特点、遵循知识的认知规律较好的设计数学教学活动,使得学生的学习理解速度很慢,学习效率差。如教学“分数”部分知识点时,觉得这部分知识不难,因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只讲表面现象,而对与分数的本质、分数与整数、小数之间的关系、分数运算法则与整数、小数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都轻描淡写,学生则可能因自身的理解能力较弱而出现较多的学习问题,慢慢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出现畏难心理,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数学素养也不会得到提升。

  三、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所谓主动学习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是从事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在教学中我们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推导、计算、验证等方法更好的理解数学问题,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

  预习就是一个变“我要学”的好方法:学生通过预习明确学习内容,了解重、难点在哪里,带着疑问上课。在不懂的地方画上记号;尝试地做习题,对那些存在疑惑的新知识进行探究、思考。学生在预习时没弄懂的地方,在课上就非常专心地听别人讲解。确实,不依靠老师自己也能独立思考学会知识,而且自己学会的知识是不容易忘记的。在预习过程中,学生掌握了一些新知识,有了一些成功感,这种成功感促使他想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因此,学生就愿意上课。在课堂上,当老师提问问题,他回答对了,会很有成就感。在预习中尝到了成功的快乐,会促使他更愉快地学习。

  其次,就是要在教学过程进行的“探究”学习也是“我要学”的表现。教育家布鲁纳指出“教一门学科,不是使他们把一些结果记下来,而是教他参与把知识建立起来的过程”,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就应让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教师教给学生不仅“知其然”更重要的是“知其所以然”,也就是要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我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