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__年初识这个课题,心情就很激动,在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研讨会上的讲话。也许是这个课题与自己以前的一些做法和想法不谋而合的缘故。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是教育部、人事部“特级教师培养计划”语文课改实验项目,国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课题由当代著名教育家、国家督学、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主持。目前全国已有1800多所学校参与了此项实验。也是我在两年前就给大家推介的课题。
这个课题为什么有这么多学校参与,这个课题为什么好?为什么要稿这个实验?我的理解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原因:
这个实验符合语文学习规律和语言学习规律。
语文是学出来的,不是讲出来的。语文学习强调多读,要诵读,广泛的阅读。强调积累,积累语言、积累情感、积累写法。强调感悟,语文的习得是靠学生自身的感悟,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的感悟,悟其意,悟其情,悟其法,这是任何人不能替代的。
而我们过去的语文学习常常犯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用理科的学习方式来学习语文。我们理科的学习方式是举一反三,通过一个例子的学习,学生能解决与这个例子相类的问题。而语文的学习是是反三归一的,大量的阅读、大量的感悟之后有所得。举个例子:我们过去最典型的做法,比如学了插叙,马上就练习如何用插叙写文章。其实正确的做法应当是让学生多读含有插叙的文章,当学生悟出了插叙的妙用,自然在写作时,从自己的大脑里将插叙提取出来,跃然纸上了。
语文是“习得”的,必须以学生自己的读书、练习为主才有收效。说到底不外乎多读、多背、多写。语文学习不能走“先明理,后应用”的途径,恰恰相反它只能“先使用,后明理”。语文教学不能指望教一得一、一步到位,可能教十才得一,练十才会一。而且语文知识和能力是呈螺旋式上升的,教过语文的都有这样的感觉,学生的语文能力从初一至初三呈缓慢上升的趋势。在这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中,有些能力和知识是需要不断重复的,需要反复的历练。最终才能形成自己的语言能力。
过去我们的语文教学耗费了学生最多的学习时间,却培养也一批又一批不喜欢读书的孩子,同时,也造就了一批不读书的老师,是一个民族的悲哀。调查显示:我国国民每年人均阅读图书4.5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以色列的64本。我们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泱泱大国,人均阅读不到别国的九分之一。与美国小学生比较,美国一年级儿童平均每年读3万字,我国一年级儿童只有4900字。这样的阅读量是很难促成人形成感悟的,只有达到一定的量的积累才能形成质的飞跃。语文主题实验就是要让学生每学期的阅读量达到100万字。而且这100万字的阅读量要在课内实现。
我之所以推介这个实验,因为我觉得它是我们语文老师减负提质的最好办法。过去我们费了很大的劲,结果却令人尴尬:学生讨厌语文,甚至讨厌语文教师,讨厌读书,害怕表达,恐惧写作,考试结果也总是不如人意。我们也因此遭到诟病说我们“误尽苍生”“祸国殃民”。仔细反思一下,我们学生的语文能力有多少是我们课堂上教出来的?有多少是通过我们课堂上对课文的“肢解”得来的?有多少是学生在母语环境下自然生长的?有多少是在特定的家庭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下,学生自身获得的?我不是在否定语文教师的作用。有一年我带初三语文,刚开学不久我就病倒了。当时由于没有人接就临时把一个教劳技的老老师推了上去,当时很多人担心。我也不放心,因为那个老师连课文都读得错字连篇,实在是教不了语文。
而过去我们的语文之所以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烦。就是因为我们把一篇好端端的课文肢解的七零八落,使一个鲜活的艺术作品失去了应有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每一句话都要挖地三尺,每一个词都挖得火冒金星。甚至学生的每一个回答都要与标准答案与我们预设的答案吻合,有时那种概率不亚于彩卷中奖。这样让学生觉得语文学习深不可测,不得要领,望而却步。
语文主题学习就简单了,说得简单一点,就是读读,悟悟,品品。学生弄明白了,就学下篇了。让学生在用三分之一的课堂时间学完教材的基础上,其余三分之二的时间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自由阅读。这项实验,不仅说得简单,做起来也简单。而且没有繁琐的模式与流程,所以我觉得这是我们语文老师解放自己的一条出路。
这个实验没有起点。一般的学校、一般的师资、一般的条件,一般的生源都能够实现。核心就是围绕主题,拓展阅读。退一万步讲,我们就是不挂名搞这个实验,甚至我们就不搞这个实验,但我让学生把配套的语文主题学习材料都读了,都读懂了。我们也肯定会取得一个好的结果。但是,如果我们参与了实验,在别人的引领下前行,我们更容易达到我们想要的结果。
这个问题之所以说得多一点是因为取得这个认同,这我们启动实验的重要前提。没有这样的认同,你就不会去做,做起来也没有动力。而且这个实验的意见远非语文一科的改变,学生一旦走进书的世界,那么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他的做人与修行的问题、而且一切教育的难题都可迎刃而解了。所以我们搞这个实验是一个利己利他的积德工程。
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要思考和研究的重点问题,我们要有一个充分的估计。因为我也没有亲自搞过这个实验,只是早就对这个课题感兴趣,去年在北京校长培训上,有幸与课题组的一位专家在酒桌上有过一点交流。所以也只是点化一下。
这个实验最关键的地方在于,怎么样才能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完成对教材的阅读?
过去通过听课我们发现,许多课文至少要用两课时,第一课时几乎就是处理字词、文学常识、文体知识。如果这种做法不改变,我们课堂的时间从哪往出挤?我们怎样才能挤出三分之二的时间用于学生自主、自由阅读?
对于字词的处理,大家都觉得有必要。其实按课程标准要求,识字认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初中阶段的要求是随文识词,随文解义。强调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字词的含义。我们之所以把字词单提出来教授,其实是在给小学补课。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学生在读文的过程中遇到后,随机查字典就可以解决了。完全没有必要做为一个独立的教学环节来处理。我想语文主题实验,也没有更多的时间来处理这些。
文学常识及文体知识,新课标强调要淡化文体教学,淡化并不等于不要,但也不适宜在学生还没有理解文本之前就抽出来事先讲解,你比如《海燕》一文用到“象征写法,教学中就有人在课前先大讲特讲“象征”手法。因为学生对文体和写法的把握,也得靠感悟。过去由于我们淡化文体教学,所以我们发现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四不象,像散文、又像论说文、又象诗歌(象散文诗)。过分强调文体知识教学,单纯抽离出来讲,也不可取。我想,语文主题学习的课堂上也没有更多的时间来处理这些东西。
要想把学生学习教材的时间压缩在三分之一以内,最关关键的是:问题的设计。因为问题的预构是阅读教学的核心,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同一篇文章,我们在解读时,可以设计很多问题,每个问题需要思考、解答、更正、强调,这样就会浪费很多课堂时间,如何找准文本的切入点,直捣中心,不蔓不枝,设计出既能刺激学生深层思考,又能破解文本的问题,是课堂上节省时间的武器。所以在问题设计时一定要优选。比如前两天在天津听课,有一位老师讲《钱塘湖春行》,在导读时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文中所写的内容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作者都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景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应当说这些问题哪一个也没毛病,哪一个都紧扣诗意。但有没有更优化的问题设计?当时我就在想:钱塘湖春行,这个题目的关键词是 “春”,这也正是这首诗要表达的主旨,所以就在这个“春”字上做文章,从哪里看出是“春行”?进而追出是“早春”,让学生体会“早春”的特点“几处”“谁家”“新燕”“浅草”,完成对字词的品味和对诗的主旨的理解。其实,如果每一篇文章我们如果静下心来研究:都能找到一个更好的切入点,设计一个最优的问题。只是需要我们动脑子。
语文主题学习要求课堂三分之二的时间用于学生自主、自由阅读。我想这种自主自由阅读,并不是完全放任自流。而是尽可能地减少对学生的干扰和强制,组织学生围主题展开阅读,组织学生围绕主题进行交流。
因为只是通过外出学习和一些材料,了解的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也很片面,不尽正确。大家辩证地去听。
任何一项实验,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不外出三个方面的原因:方向正确,方法科学,再加上辛勤的汗水。语文主题学习虽然说起来简单,但在起步阶段,也肯定会遇到很多问题诸如学生原有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的问题,课上时间如何充分利用的问题,教材的整合与主题的把握问题等等。我们要有充分的估计。有问题我们共同思考探究,问题都解决了,我们的实验也就成功了。
我们期待着这项实验能带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新的面貌、新的变化。除初一语文老师必须参加实验外,我们希望有更多的老师能加入实验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