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汉族,中共党员,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20xx年8月到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工作,先后任中文系专职教师、中文系教学秘书、现任文法学院专职教师。20xx年8月至今讲授《广告学概论》、《媒介经营与管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深度报道》、《新闻发言人》、《危机报道》等新闻专业课程。自执教以来,一直以勤奋踏实的工作作风,一步一个脚印地履行着教师的神圣职责。
一、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该教师始终注重自己的仪表仪态、言谈举止。尤其是刚参加工作时虽然刚好是追求时尚、个性、潮流的年纪,也从来不穿短裙、短裤等过于暴露的衣服,时刻注重教师的形象。此外,除了出色地完成了教学工作,该教师也认真完成领导所交代的其他工作。比如,为提高新闻系学生的就业率与考研率,担任19级新闻学学业导师,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在毕业之际选择好自己的学业方向、就业方向;在学校转设期间,负责学院教务资料的整理,包括近几年教师的工作量、社会实践、授课计划等与教务处对接一切教务工作并负责学校秘书组写稿工作等。该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始终不计较个人得失,用行动诠释师德,用行动来教书育人。
二、扎根一线,创新教学
对于教学,该教师始终秉承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她勤于学习,精于业务,除认真备课、上课外经常向丰富教学经验的领导、老师交流学习,向了解同学们的掌握情况,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恰逢深化教学改革时期,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工作之余,她多方收集材料,了解教改最新动态,探索课堂教学新途径。将建构式教学方法运用到新闻专业教学当中,一方面,通过“案例+情境”式教学,将学生带入新闻学理论的情境学习之中。比如在课堂上结合门户网、手机新闻客户端的内容,在每次课前都为学生提供最新的新闻资讯,并为学生有目的地呈现这些新闻资讯,在其《危机报道》的课堂她经常针对突发性新闻,选择一段时间内门户网、微博、手机客户端的新闻推送与刊登,带领学生分析不同的新媒体终端面对同一新闻议题的特征,用这种直观方式将学生带入新闻学的'情境之中。另一方面,鼓励“协作式”学习,开展研究性课题学习完成理论学习的意义建构,在其《新闻发言人》的课堂上,通过分组协助,模拟新闻发布会,从新闻发布会的主题选取、材料整理到正式模拟都鼓励同学们通力合作。正是不断的努力,曾荣获“文明教师“荣誉称号,并在最近的教学效果评选中获得优秀。
三、加强学习,科研育人
该教师深知有深度的教学内容和良好的教学效果,无不是以教师自己的科研成果和教师掌握学科的前沿研究动态为基础,只有将教学与科研深度融合,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基于此,她积极参与学术交流会议,曾先后到西安交通大学参与新媒体学科融合与卓越人才培养高峰论坛、到中央民族大学参与新媒体时代和合格发言人实训班、到复旦大学参与高校新闻传播院系骨干教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主题培训。并在教学中适时引入本学科学术前沿最新成果,使同学们的学术视野不断拓宽,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授课之余围绕教学内容搞科研,和同事、学生通力合作搞科研,自入职以来,公开发表CN论文两篇、主持厅级课题两项、参于省级课题一项、厅级课题两项、校级教改项目两项。一方面在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积极引导大学生在科研起步阶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恪守学术道德规范,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学风和诚实守信、独立思考的科学态度。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科研工作细致又繁锁,并不是一个人的工作,需要同心协力,合力攻坚克难。
四、品德高尚,关爱学生
德为立人之本,人无德不立。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该教师深知德育是大学生实现全面自由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基于此,她平时十分注意学习党的各项时事方针、政策,关心国家大事,并运用学到的政治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在课堂上,基于“三全育人”整体格局下推进课程思政,不仅仅将思政内容融入“隐形教育”,还注重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显现教育”相结合,依托专业课程,通过课程思政的创造性转化提升每位同学的思想政治素养。在课堂之余,时刻告诫自己为人师表注重修身、正己。与同事交往,谦虚谨慎、团结互助,尊重并理解每一位同事,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帮助每位需要帮助的同事,该教师在学校内居住交材料、监考等比较方便,当有老师不方便时经常主动帮忙。与学生相处,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用欣赏的目光关注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当其有问题或者犯错误时耐心细心的引导,对于考研学生负责到底考在前期主动为同学们提供考研指导,中期不断的鼓励,后期有的同学会出现焦虑、烦躁情绪,及时沟通交流帮助他们重拾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