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的日子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从一开始的度日如年到最后的依依不舍,在这两个星期里,我经历了许多,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
(一)游戏活动
游戏是儿童最主要的活动之一,儿童在游戏中体验快乐、经历社会经验、学得知识,它在学龄儿童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平时的观察,我经常看到小朋友们一有点大运动量的活动或者伙伴之间嬉戏性的吵闹如假装打架,老师就很紧张,有的老师为了便于管理,甚至很少让儿童进行伙伴游戏。管理是方便,教学目标是达到了,但儿童之间相互交流、互帮互助的机会就减少了。儿童游戏产生,是其生理和心理的共同需要。在游戏活动中,儿童能体验快乐,能扮演成人,完成现实中不能完成的事情,还可以想象各种他们想要的东西,满足他们现实中不能满足的愿望。
游戏让儿童体验了成功。老师应该要正确对待儿童的自由游戏,允许儿童游戏的自由发展,不应强加干涉。我和仇老师也曾上过一节游戏活动课,虽然只是短短的20分钟,但受益非浅,在游戏中,我们要以儿童为主体,设计适合这一年龄阶段儿童的游戏,我们还要在游戏中注意对儿童的正确引导,比如游戏规则、分组等,最重要的是让我学到了“一物多用”,本来还在想一天到晚就用那么些活动器材(绳子、毽子、报纸)是不是太单调了,可实践之后才发现原来一根绳子还能有那么多种玩法,这样不仅能节约资源,还可以大大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有的小朋友很快就会对一个游戏失去兴趣和激情,这时候就需要我们以合作者的身份加入到儿童的游戏中,以我们的知识引导儿童深入开展游戏活动,有效延长儿童游戏的时间,激发儿童探究游戏的兴趣,并尽可能让儿童的想象力得到发展。
(二)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其实在见习期间,我们没有看到很多的文化课,根据幼儿园的安排,每天时间的分配都是有一定规律的,留给儿童正式学习知识的时间大概只有2个小时。由于二期课改,老师的上课模式就趋于综合,不再是我们常见的分科课程了,其中往往包含着语言、绘画、游戏等等,当然,有时候老师还是会偏重某一方面技能的培养。
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我发现同一年龄阶段儿童的发展水平是很不同的。如生字的学习,有的儿童学一遍就会写了,但记忆的再现差,过不了一两天就忘记了;有的儿童学习起来很慢,记忆一个生字需要一两天,但是一旦记住就不会遗忘。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儿童的特点进行个别教育。学得慢的孩子多重复几遍,学得快的就注意不断的复习旧知识。在绘画能力上,就更能看出儿童之间的差距了,有的对于图形的构造、画面的整体感、颜色的协调等方面已经表现出了很高的才华,而有的则明显差了一个档次。
一堂课中老师不可能解决所有学生的问题,那么该如何合理安排老师个别指导的时间?实践中,我探究出在一堂课中,老师可以根据本堂课儿童的反应情况,重点解决一两个儿童的学习难题,让一两个儿童先掌握,然后再根据下堂课的反应情况,解决其他儿童的问题。如此持之以恒的个别教学,使每个儿童都能学到东西。当然也可以把个别儿童的问题汇总起来,然后在所有的儿童面前一一解决。每次学习,老师都会在最后通过练习来反馈小朋友的学习情况,我认为这样不仅能训练儿童的记忆力和思维思考能力,还能够增强儿童间的竞争,促进学习。
光靠这2个小时左右的教育当然是不够的,教育无处不在,教育无时无刻存在我们的身边,关键是我们怎样用敏锐的眼睛去发现教育素材。老师要善于观察儿童平时的一举一动,从他们的言语中发现问题,并抓住机会帮他巩固概念,更可以在这基础上提升经验。比如有次我们班的一个小朋友对火发生了兴趣,老师就说了一下火的用途和危害,后来还引申到了火灾发生后应该怎么办。其实我观察下来,儿童一天中通过各种途径接受的知识还是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