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薄的结构

薄的结构

2022-12-06 来源:乌哈旅游

薄的结构:上下

薄的笔顺是横、竖、竖、点、点、提、横、竖、横折、横、横、竖、点、横、竖钩、点。

薄字的笔顺图解

共十六画

1

横

2

竖

3

竖

4

点

5

点

6

提

7

横

8

竖

9

横折

横折

10

横

11

横

12

竖

13

点

14

横

15

竖钩

竖钩

16

点

薄字的笔顺分布演示图

薄的拼音为báo,部首为艹,结构为上下,注音为ㄅㄠˊ,ㄅㄛˊ,ㄅㄛˋ,笔顺编号为1224411251124124。

薄字的具体字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本解释 点此查看薄的详细内容

[ báo ]1. 厚度小的:薄片。薄饼。2. 冷淡,不热情:薄待。3. 味道淡:薄酒。4. 土地不肥沃:薄田。[ bó ]1. 义同(一),用于合成词或成语,如“厚薄”,“浅薄”,“尖嘴薄舌”等。2. 轻微,少:薄礼。薄产。薄命。薄寒。薄酬。菲薄。3. 不庄重,不厚道:薄夫。薄幸(负心)。薄情。轻薄。刻薄。4. 轻视:鄙薄。厚今薄古。5. 不充实,不坚强:薄弱。6. 迫近:薄近。薄暮(傍晚)。日薄西山。7. 古同“箔”,帘子。8. 姓。[ bò ]1. [薄荷],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和叶有清凉香味,可入药。

二、康熙字典

薄【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3画《唐韻》傍各切,音泊。林薄也。《楚辭註》林草不交錯曰薄。《揚雄·甘泉賦》列新雉于林薄。《註》草叢生曰薄。又簾也。《禮·曲禮》帷薄之外不趨。《史記·周勃世家》勃以織薄曲爲生。《索隱曰》織蠶薄也。又厚薄。又少也。《詩·周南》薄澣我衣。又聊也。《詩·周南》薄言采之。又輕也。《前漢·董仲舒傳》愍世俗之靡薄。又嫌也。《前漢·張安世傳》薄朕忘故。又《揚子·方言》勉也。秦晉曰釗,或曰薄。故其鄙語曰薄努,猶勉努也。又《博雅》薉也。又集也。《司馬相如·上林賦》奄薄水渚。又《史記·蘇秦傳》心搖搖如懸旌,而無所終薄。又被也。《書·益稷》外薄四海。又水名。《山海經》蟲尾之山,薄水出焉。又姓。《史記·外戚世家》薄太后父,吳人,姓薄氏。又亭名。《後漢·郡國志》滎陽有薄亭。又草名。薄荷,見荷字註。又通亳。《禮·郊特牲》薄社北牖。《註》殷社。《荀子·議兵篇》湯以薄,武以鎬。又迫各切,音博。廹也。《易·說卦傳》雷風相薄。《左傳·僖二十四年》薄而觀之。又迫晚曰薄暮。又侵也。《荀子·天論篇》寒暑未薄而疾。又匹各切,音粕。《詩·齊風》載驅薄薄。《傳》疾驅聲也。又薄革切,同欂。壁柱也。《爾雅·釋宮》屋上薄謂之筄。又《唐韻古音》讀蒲。《書》序:成王旣踐奄,將遷其君於蒲姑。《左傳》《史記》作薄姑。

三、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薄【卷一】【艸部】林薄也。一曰蠶薄。从艸溥聲。旁各切说文解字注(薄)林薄也。吳都賦。傾藪薄。劉注曰。薄、不入之叢也。按林木相迫不可入曰薄。引伸凡相迫皆曰薄。如外薄四海、日月薄蝕皆是。傍各補各二切同也。相迫則無閒可入。凡物之單薄不厚者亦無閒可入。故引伸爲厚薄之薄。曹憲云。必當作䙏。非也。一曰蠶薄。月令。季春、具曲植?匡。注。時所以養蠶器也。曲、薄也。植、槌也。方言云。宋魏陳楚江淮之閒謂之。或謂之麴。自關而西謂之薄。周勃傳。勃以織薄曲爲生。从艸。溥聲。㫄各切。五部。

四、百科解释

薄,属于常用字。“薄”是古入声字,现代汉语有三个读音。本意是指草木丛生的地方,挨得很近,读作bó。引申指迫近、接近;又引申为轻微、少、轻视、看不起;假借指厚度小,读作báo,此音多用于口语;bò仅用于薄荷。“薄”一般作实词中的形容词,在《诗经》中活用为虚词较多。例如《小雅·采芑》:“薄言采芑。”《正义》注:“薄,辞也。”即修饰之词。助词,又《周南·葛覃》:“薄污我私,薄浣我衣。”此“薄”字则作“乃”解。由于“薄”在古代读入声,因此“薄”在古代文献中普通话的音都为bó(“薄荷”、“蓾薄”除外)。

下面介绍下薄字的其他相关知识:

关于【薄】字的诗词有:

《续薄薄酒·薄薄酒,胜斋蔬》《轻薄行·薄薄身上衣》《薄薄酒·薄酒可成礼》《后薄薄酒·薄酒可以谋醉》《后薄薄酒·薄酒粗衣吾何悲》《再赋薄薄酒》《续薄薄酒》《孤鸿曲·秋阴薄薄天风凄》《鹧鸪天·淡淡梳栊薄薄妆》《薄命妾·薄命常恻恻》

关于【薄】字的组词有:

隘薄薄暗傍薄薄笨车鄙薄弊薄摈薄薄饼残薄蚩薄薄酬薄触醇薄藂薄脆薄薄脆悴薄薄待

关于【薄】字的英语有:

filmveneersliceclarolameprosciuttosheerbrittle

关于【薄】字的成语有:

薄唇轻言变贪厉薄薄暮冥冥薄情无义薄物细故薄技在身薄命佳人薄赋轻徭薄寒中人材薄质衰才疏学薄才薄智浅材轻德薄道微德薄德薄才疏得薄能鲜德薄才鲜德浅行薄德薄能鲜雕虫薄技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我字的详细信息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