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家长给校长的一封信小学

家长给校长的一封信小学

2022-04-11 来源:乌哈旅游

家长给校长的一封信怎么写呢?不知道的小伙伴来看看小编今天的分享吧!

写信是最好的交流感情、心得、见解、的绝佳手段,人与人之间感情寄托的最好摇篮。

家长给校长的一封信书写格式:

1、称谓:要表达对校长的敬意。

2、正文:主体内容,将想要说的话用文字表述清楚就可以了。

3、结语:结语部分写上一句表达美好祝愿的话即可。

  家长给校长的一封信一

  尊敬的校长:

  您好!

  我是新场学校86级初中毕业生,现在无锡。尽管毕业多年,身处外地工作,母校从未离开过的我的视线。

  春节回家,了解到母校师资状况。我想到能否通过支教这种方式来对学校有所帮助呢?这种想法春节期间就和村上书记聊了这个事情。到无锡来了后就着手联系,知道了有很多人以及有机构从事支教活动,才请他来和您沟通支教之事。

  新场学校是一个有几十年历史的学校,除了走出较多的大中专生之外,更是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众多的合格的劳动者。学校的存在,也开阔了乡里众多乡亲的眼界,增长了见识,提升了文明素养,受益良多。

  记得学校在鼎盛时期,外乡子弟、铁路之弟、铜矿之弟都前来求学,学校也曾经被称为校长的摇篮。

  随着拆乡并镇以及国家教育政策的调整,母校经历了初中被裁,再恢复初中,又被裁的过程,经过这些折腾,学校元气大伤,每闻此事,甚是心痛。08地震,学校重建,今天学校的硬件设施已大为改善。但我们知道,评价一个学校的优劣,不是看她是否有高楼大厦,是否有先进的现代教学设备等硬件设施,而是看她是否有优秀师资、良好教学质量以及培养出众多优秀学子。

  和书记以及其他村民聊到母校的时候,有些忧虑。随着村民收入的提高,经济条件的好转,对子女的教育的重视,有些家庭子弟,已经不来就近的新场学校上学了,而是用脚来投票,选择认为教学质量较高的学校上学了,哪怕需要陪读,哪怕需要花费较多金钱。

  我在想,我们新场学校如果能成为区域一流学校,每逢考试都能超过周围的学校,甚至超过县里最好的学校,毫无疑问会有较多异乡子弟前来求学,就近村的子弟也不需要异地求学,毕竟新场学校有一个很好的读书环境,而这就需要校长您及您的众多同事的辛勤努力。

  我还在想,作为我这个从新场学校走出去的学生,除了发表言论,提点建议外,是否还能为母校做点什么呢?为此我想就以下事项和您沟通一下:

  1、 是否可以通过支教老师这种途径,来提高师资力量,并且不增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负担;

  2、 不知道学校成立多少年了,是否可以以举办一次多少周年校庆活动为契机,邀请众校友回来一同献策献力?并出一本纪念册子。费用在许可范围里我来筹集,不要学校花费,当然严格执行国家规定严禁大操大办;

  3、 是否可以设立一个奖学金,金额不在多少,在于对优秀老师和学生的激励。每年3-5千之内我可以考虑筹集。有点少,可以尽点微薄之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以上想法,不尽成熟。总之,有想法了,有行动了,才会有结果,未来结果可能不一定符合期望。

  “学校是乡村的中心,而教师则是学校和乡村的灵魂,乡村教育对启迪民智必不可少”,这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一些有识之士的看法。我认为今天仍有现实意义。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包括一个人在竞争中能否优先胜出,独占熬头,说到底是教育的竞争。就新场学校来说,正是有一大批老师长期的无私的奉献,我们乡、村才有今天在国家各个战线上工作的合格劳动者。

  衷心的希望母校在您的领导下越办越好!

  祝工作顺利、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家长给校长的一封信二

  韩校长钧鉴:

  海南师范大学每年所取得成就,身为海师学子,我们是有目共睹的,也由衷的开心而自豪。然而酷热难当,白天难以学习,晚上难以休息。这个现象已经困扰海师的学生们很多年了,多年来每到五六月份,学生闲谈间总少不了对酷热的咒骂以及对宿舍没有空调的抱怨。随着海口市的发展,热岛效应越来越明显,而海师以后也将会越来越热。所以我在这里,窃代表海师两万余名学生,郑重地请求韩校长,为我们的宿舍或教室装上空调,给我们一个更合适的宜居的休息环境和学习环境。我们爱海师,海师也爱我们。也许学校存在困难,但正如我们这些年来一直在克服这酷热天气一样,我们相信学校也能克服安装空调所存在的关于财政与管理上的困难。因为爱,可以成就一切。我们也愿意略尽绵力集资购买本宿舍的空调。我们选择了海师,海师也选择了我们。若干年后,我们相信,这件事将是海师学子永远铭记的关于爱关于海师的师生沟通共同成长的一段佳话。

  谨此。

  祝

  身体健康

  万事如意

  家长给校长的一封信三

  尊敬的朱校长:

  您好!

  我是一名普通的厦大学子。今天写一封匿名的信给您。

  请恕我直言。

  我觉得厦大转专业的制度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当然我很赞同像经院管院这种强势学院转专业的限制,因为我认为这是尊重经管院同学们高考努力成果的一种表现。但是不能忽视的是——兴趣。如果学生被桎梏在一个不感兴趣或者没有天赋的专业内,大学四年不过也是虚度。或许有的人想说,专业不等于就业,专业也不等于未来。但是我想说的是,在应试教育十二年后却仍然不能在进入社会前最后的四年校园时光学习一次自己想学的东西,实在是个让人感到悲凉的现实。不能排除有人抱着功利的心态去转专业,但也不能忽视抱着这种纯粹的热情去转专业的学生。厦大每年转专业的数量都严格限制,而且通过观察2014年转专业录取名单,我发现大部分的学生都是理转文,也许照顾理科生是厦大想最大程度上保持教学稳定的美好企望,是希望在理科实在学不下去的同学们能获得二次机会的美好企望。但是这对其它想转专业的同学也是不公平的。如果不是原专业兴趣不足,有谁会牺牲那么大去转专业呢?要知道转专业的学生都是下了很大的决心的,牺牲了现有平稳的学习生活。照顾一些学生是一种高大上的表现,但同时也牺牲了别的学生,这有可能就埋没了一个学生的才能。我建议应该公示参加转专业学生笔试、面试分数,并与没有转成功的学生沟通,适当扩充转专业的名额,这样也可以给所有同学一个交待,不至于让没成功转专业的同学质疑自己的选择,质疑自己的才能,从而感到疑惑和失望,受到伤害。有很多同学好好准备耽误了很久,最后不明不白没被录取,这样也不公平(就我知道,我有一个同学从大一第一学期就开始准备转专业,成绩也非常好,但是最后却没有转到自己喜欢的专业,我为她一年的付出而惋惜)。

  我觉得像厦大这种转专业制度太不自由,充分扼杀了学生的兴趣。为什么中国的高等教育和外国的高等教育不一样?又为什么中国大学生总是因为缺乏创新能力而遭人诟病?因为他们的兴趣在一开始就没有得到重视和发展。不知道因为这样,中国有多少有才能的大学生没被发掘出来,从而未成为祖国发展的中流砥柱。至少我不希望厦大是这样的,我希望厦大的学生能有多少有多少都能在大学美好的四年实现一次自己的梦想,毕竟进入社会后有太多的身不由己,大学这四年也许会成为实现自我最后的机会。这是一个爱厦大,千里到厦大来求学的学子的肺腑之言,在说出这些话的时候我也经不住热泪盈眶,心中感慨、惋惜、悲痛、希冀百感交集,却又不知道怎样用更详实更成熟的语言表达出来。

  在最后只能感谢校长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看一个普通厦大学子的信。深知言语力量有限,但是却最能表达深切的情感。我知道单单一个学生的心意并不能改变一个庞大的体制带来的结果,但是力量虽渺小,心意却真切。

  敬祝您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厦大学子

  二零一四年六月二十二日

  家长给校长的一封信四

  韩校长:

  您好!

  恕我冒昧地给您写这封信,别无它意,我只是想捐给学校壹万元(10000元)人民币,以表达我对贵校办学的敬意;如果不愿接受,能否代劳帮我找一位家境较贫寒的学生作为他(她)在贵校学习期间的费用?可在入学时给他(她)2000元,余每月给点生活补贴200元。且本人愿意(我家属也支持)自明年(因今年我已有一名资助学生)秋季开学起每届资助一名在贵校读书的学生:每年2000元,每月生活补贴200元,直到学生毕业,再资助第二位,第三位……直到我无力资助为止。资助的学生家境较贫寒,如果是淄博地区的更好,但不限于此。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企业员工(不是什么老板)。请相信这些钱是我们辛勤工作所得。或许您有些不解,看完我的一些琐碎感受您可能就会接受。

  前些天我也在为孩子报考哪个学校四处搜寻信息,其实对山东的一些大学很陌生,尤其是民办学校,因孩子考试成绩较差,就在有专科设置的学校里寻找。鼠校的网页吸引了我:清新、全面、想要找到信息都能看到。很多学校的网页太市场化,且更新较慢,还有的大学(包括官办的)已有好几年没有更换某些页面了,也有的有意无意隐蔽一些信息。我打过很多电话给各学校咨询台(其中有的在休息时间),很多学校有明显地招揽生意之嫌,而贵校的老师诚恳,实事求是。

  有了以上的感觉后,知道仅电话咨询是很难了解实情的,我只好就近逐个走访,青岛黄海学院、山东科技大学泰山学院、大连软件信息学院、潍坊科技学院、山东英才学院等。在黄岛的出租车上,我询问了司机,也问了学校周边的小卖部(这些是最好的一面镜子),他们对贵校的严谨治校还是比较肯定的。是一位宋老师(经核实是刘老师)接待了我,他坦诚的,甚至是站在家长和孩子的角度帮我分析了报考贵校或其它学校的可能性。应我的请求,又为我安排了一名学生带领我在校园内看看,这个学生(我记不清他的名字了),边走边向我讲解,在路边有参观者丢弃的一个雪糕纸,他随时拾了起来,其随意和自然,就像这院子是他家的一样,我知道了为什么校园内整洁的缘故(贵校的各幢楼外墙很少有脱落、污染,这在其它的学校还很难见到的,这是靠建设期的质量管理和后期维修管理的结果);其他学校每个自行车棚内都有成堆的锈蚀很久的费旧自行车(要把这些处理掉也不难吧);墙壁上、灯杆上张贴的小广告(“牛皮癣”也进了校园了)……我不是有意去攻击中国最著名的学府,在做教学科研的同时,是否更该管理好学校和教育好学生?他们会去影响社会的。心生感叹:是北大培养了优秀的学生还是优秀的学生进了北大?甚至对中国的教育心生凉意。

  “中国梦”、“和谐社会”这是多么美好的愿景啊!践行的人在哪里?

  “建青岛滨大,立民办清华、成百年名校”从我与贵校简短的交流和短暂的走访中,“滨大人”领导团队、教研团队、学生团队践行的脚步轰鸣声让我深深地感觉到了教学、育人、提高民族素质不是一朝一夕能成,去尽浮华,也许十年、二十年、百年或更长时间,我相信贵校一定能办成一所优秀的大学。

  我自己也曾在职业中专(地方官办)任教五年(由于各种原因自己放弃了这份工作),深知经费和生源对民办学院的困扰,但看看世界各国,许多百年名校都是来源于社会办学,国办的反而少些。

  另外,我们已准备和孩子商量把第一志愿填为“青岛滨海学院”。由于他的成绩很低,能否被录取,那就看他的机遇了。但请相信我的热情与孩子上学之事不会有任何关联,请把银行帐号告知于我。

  另,建议把学校门口招生咨询的牌子做得鲜亮些,这样容易看见。

  多有叨烦,请谅解!

  此致!

  李文斌

  2014年7月25日

  家长给校长的一封信五

  首先,在广州这个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城市,夏天多雨,且气温多在30度以上,天气炎热,空气湿度高。

  正当此时,我们学生在教室里,吹着风扇和窗外微弱的热风,汗流浃背地听着老师讲课。

  这是从周一到周五每日每刻的情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基本上家家都有一台空调,我们已经习惯了一回家就开空调,整天呆在空调房里,虽然这是不好的,但这是事实。当走到常温环境下就会不适应。作为一个学生,我深有体会,当坐在一个比外面温度高1度的教室时,心是根本静不下来的,也就不能做到“自然凉”,导致上课时专注度降低,老师的心情也不好,从而拉低上课质量。而现在也正是在紧张复习的阶段,课上内容巨大,导致复习不好。更何况,随着天气日渐炎热,我们心中的燥热无处释放,导致我们非常浮燥、厌烦,同学之间的矛盾也增加了不少。当然,炎热带来的后果还有很多。所以,降低教室温度是一件很重要的时。这时,空调就显得很重要了。

  我想学校已经考虑到了这些问题,所以上学期期末,学校运进来很多空调,并在最冷的那几月装上了。当时我们都很开心,心想下个学期可以不用那么热了。

  可是,结果是怎样的。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到现在六月中旬。这些空调还只是一个个摆设,一个个没用的塑料盒子。从外面看,好像所有的东西都以完备,可连最基本的插头都不能和插座匹配。每周一上学时,我们都幻想着进教室可以吹到凉爽的风。但这一切都是幻想。到现在,我们也只能借办公室门口的风凉快一下。

  虽然装空调要面对如何收费,或是如何保护空调,亦或是在哪个段开等一系列的规则问题。同时,还有怎么排线,怎么中央控制等很多的技术问题。虽然初三的中考可以是一个拖慢空调使用的一个因素,但我们坚信6个月对于装50台空调来说实在是太宽裕了,但为何现在空调还在积灰。每次问老师多久空调装的好,得到的答复都是一样的:”额,现在还不知道啊。“。每次,老师都说:”我还不是和你们一样热着。”,但换个角度想,就算每天上8节课,那还有课间老师们是在一个很凉爽的环境下工作的。但至于我们,就不用再多说了吧。再换个角度,既然老师和我们一样热着,为何不能我们和老师一样凉着呢。

  今天,我们找到您,是因为你是校长,受理和负责学校所有大事的人,而我们的要求也很简单,我们只是想要一个准确,清晰的答复,到底多久我们可以用上空调。我们真心希望校长可以给出一个和别的老师不同的答复。不然要校长这个职位何用。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