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水通波接武冈的下一句:送君不觉有离伤。诗词名称:《送柴侍御》。本名:王昌龄。所处时代:唐代。出生地: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去世时间:约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主要作品:《答武陵太守》《咏浣纱溪》《从军行》《出塞》《芙蓉楼送辛渐》等。主要成就:诗歌创作。
我们为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沅水通波接武冈”的详细介绍:
一、《送柴侍御》的全文 点此查看《送柴侍御》的详细内容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二、译文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沅江四处水路相通连接着武冈,送你远行不觉得有离别的伤感。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两地的青山同承云朵荫蔽、雨露润泽,同顶一轮明月又何曾身处两地呢?
三、赏析
这首诗通过想象来创造各种形象,以化“远”为“近”,使“两乡”为“一乡”。语意新颖,出人意料,然亦在情理之中,因为它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而这种情谊也是别后相思的种子。又何况那青山云雨、明月之夜,更能撩起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一面是对朋友的宽慰,另一面已将深挚不渝的友情和别后的思念,渗透在字里行间了。 前两句“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点出了友人要去的地方,语调流畅而轻快,“流水”与“通波”蝉联而下,显得江河相连,道无艰阻,再加上一个“接”字,更给人一种两地比邻相近之感,这是为下一句作势。龙标、武冈虽然两地相“接”,但毕竟是隔山隔水的“两乡”。人未必没有“离伤”,但是为了宽慰友人,也只有将“离伤”强压心底,不让自己的“离伤”感染对方。更可能是对方已经表现出“离伤”之情,才使得工于用意、善于言情的诗人用乐观开朗又深情婉转的语言,以减轻对方的离愁。这是更体贴、更感人的友情。正是如此,“送君不觉有离伤”,更能让人感到无比的亲切和难得的深情。这种“道是无情却有情”的抒情手法,比那一览无余的直说更加耐人寻味。 后两句“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运用灵巧的笔法,一句肯定,一句反诘,反复致意,恳切感人。也承接了一、二句,表达出了诗人的思念之情。如果说诗的第一句意在表现两地相近,那么这两句更是云雨相同,明月共睹,这种迁想妙得的诗句,既富有浓郁的抒情韵味,又有它鲜明的个性。 王昌龄是一位很重友情的诗人,单就他的绝句而论,写送别、留别的就不少,本首写得情文并茂,很有特色。
四、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被贬到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期间所作,具体创作时间不详。这位柴侍御将要从龙标前往武冈,诗人写下这首诗为他送行。
五、王昌龄其他诗词
《出塞》、《从军行》、《送张四》、《芙蓉楼送辛渐二首》、《芙蓉楼送辛渐》。六、注解
通波:四处水路相通。
接:连接。
武冈:县名,在湖南省西部。
离伤:离别的悲伤。
两乡:作者与柴侍御分处的两地。
相同朝代的诗歌
《三姑石》、《暖翠》、《赠别徐侃》、《幽恨诗》、《题贾岛墓》、《天台禅院联句》、《长恨歌》、《忆江南》、《钱塘湖春行》、《暮江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