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柱国的相关成语是:上医医国、擎天柱、台柱子。
上柱国的拼音是:shàng zhù guó。注音是:ㄕㄤˋㄓㄨˋㄍㄨㄛˊ。结构是:上(独体结构)柱(左右结构)国(全包围结构)。
上柱国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上柱国详细内容】
官名。战国楚制,凡立覆军斩将之功者,官封上柱国,位极尊宠。北魏置柱国大将军,北周增置上柱国大将军,唐宋也以上柱国为武官勋爵中的最高级,柱国次之。历代沿用,清废。上柱国[shàngzhùguó]⒈官名。战国楚制,凡立覆军斩将之功者,官封上柱国,位极尊宠。北魏置柱国大将军,北周增置上柱国大将军,唐宋也以上柱国为武官勋爵中的最高级,柱国次之。历代沿用,清废。
二、网络解释
上柱国上柱国原义为自春秋起为军事武装的高级统帅,引申义为功勋的荣誉称号,战国时楚、赵置,位令尹、相国下,甚尊。原为保卫国都之官。柱国原为国都之意。
三、汉语大词典
官名。战国楚制,凡立覆军斩将之功者,官封上柱国,位极尊宠。北魏置柱国大将军,北周增置上柱国大将军,唐宋也以上柱国为武官勋爵中的最高级,柱国次之。历代沿用,清废。《战国策·齐策二》:“﹝陈轸﹞见昭阳,再拜贺战胜,起而问:‘楚之法,覆军杀将,其官爵何也?’昭阳曰;:‘官为上柱国,爵为上执圭。’”《周书·齐炀王宇文宪传》:“宪攻拔武济,进围洛口,收其东西二城……是岁,初置上柱国官,以宪为之。”《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五》:“诏曰:‘上柱国,勋之极也……今后凡加勋,先自武骑尉,十二转方授上柱国。’”
四、其他解释
官名。起于战国。楚制,凡破军杀将者,官为上柱国,位极尊宠,历代无闻。至后魏孝庄帝时,有柱国大将军,后周增置上柱国大将军,隋有上柱国及柱国,以酬勳劳,并为散官。唐以后有勳官。唐宋制上柱国视正二品,柱国视从二品,元升为一品及从一品。明上柱国改称左右柱国,清废。《战国策·齐策》:「楚之法,覆军杀将者,官为上柱国。」;《史记·项羽本纪》:「拜梁为楚王上柱国。」;《隋书·百官志》:「上柱国郡王国公开国郡县公,为从一品。」;唐、杜佑《通典·职官典·勳官》:「上柱国、柱国,皆楚之宠官。楚怀王使柱国昭阳将兵攻齐,陈轸问楚国之法,破军杀将者,何以贵之。昭阳曰:『其官为上柱国,是也,历代无闻,云云,后周建德四年,增置上柱国大将军,隋置上柱国柱国,以酬勳劳,并为散官,实不理事,大唐改为上柱国,及柱国。』。」
五、关于上柱国的词语
六、关于上柱国的诗句